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岳清 《视听界》2007,(3):56-57
支撑一个频道的支柱是什么?答案会有很多。业界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频道拥有一个或几个品牌栏目必不可少。品牌栏目,具有吸引观众、突出竞争重围、拉动收视、增加前后时段节目价值。进而带动整个频道上升的功用。南京电视台十八频道十年前还是无甚名气的南京江浦县台。十年来,十八频道同仁锐意改革,大胆创新节目样式,从竞争酷烈的南京电视新闻大战中脱颖而出,在电视市场份额中分得了一杯麓。我们特地在此刊发一组十八频道同仁撰写的有关节目样式创新的文章。  相似文献   

2.
近两年来,江苏卫视从过去的落伍状况一下子跃升至国内省级卫视前列,其麾下两个王牌新闻栏目--曾获得"中国电视十佳栏目"称号的江苏卫视"江苏新时空"和城市频道"南京零距离"年广告盈利相继越过亿元大关,成为目前国内省级卫视身价最高的新闻栏目之一.而在整个南京电视市场上,江苏卫视"1860新闻眼"、南京新闻综合频道"直播南京"、江苏教育频道"服务到家"、南京教科频道"法治现场"、南京18频道"标点"等晚间十八点左右播出的栏目赢得了大量观众,这一现象被冠以"南京十八点现象"之名.  相似文献   

3.
频道包装之于频道宣传的重要作用已被业界广泛认同.在频道营销成为买方市场的今天,观众"眼球争夺战"越演越烈.树立频道形象,彰显频道特色,强调频道标识,突出频道卖点,吸引目标观众,成为频道经营者的第一要务.频道包装作为频道宣传的重要手段应运而生.短短几年频道包装便风生水起渐成气候,从概念到应用仅仅弹指一挥间.  相似文献   

4.
在不同类型的新闻节目中,我们既可以听到播,如以央视《新闻联播》为代表的“联播”类节目;也可以听到说,如新闻杂志类节目;还可以在同一个节目中听到说、念、播,如江苏城市频道的《南京零距离》、南京十八频道的《听我韶韶》。  相似文献   

5.
在多频道时代,一个频道能够被观众所记忆和选择,一方面取决于有好的节目,另一个方面,富有特色的频道包装也是不可或缺的。可以说,频道包装是凸显一个频道特色、展现频道定位及风格的重要手段。本文从频道包装的重要性,如何进行频道的整体包装以及频道包装的效果等方面探讨频道整体包装的艺术。  相似文献   

6.
2007年7月底的一天,《中国青年报》记者李润文给南京电视台十八频道打来电话询问:你们为什么要制作长达一分钟的公益广告来宣传、推广纪录片《南京》?为什么不惜代价地在黄金时间高频率地播放?  相似文献   

7.
十八频道新闻频播室是南京人民广播电台电视台节目制作部的技术人员自己设计安装的,面对广播电视事业的飞速发展,观众欣赏水平的日益提高,我们怎样从技术  相似文献   

8.
钟波 《记者摇篮》2004,(8):27-27
传统的包装是指商品,商品包装有两个含义:保护自己、取悦他人。电视包装是电视自身发展的需要,现在的观众每天要面对几十个频道,观众在选择频道时既有主动权、又有盲目性。如何让观众百里挑一,快速锁定你的频道。这时频道包装就应运而生,取悦观众、塑造易于识别的形象标志、彰显频道个性。  相似文献   

9.
我国目前有3000多个频道,按照频道的行政设置,可以分为国家级频道、省域频道、城市频道。这些频道都在谋求自身的发展。而据一份数据表明:我国电视观众收看时间平均每人每天为131分钟(两小时零十一分钟),从这个数据看观众注意力成了稀缺资源。吸引观众眼球能力的高低将决定节目和频道的生存。  相似文献   

10.
一、一个栏目吸引一座城市 2002年1月1日,江苏城市频道推出新闻栏目《南京零距离》,以直播60分钟的体量,镜头下沉,视角平移,注重对百姓生活环境,生存状态和精神需求的关注。和观众同感忧乐,冷暖与共,与时俱进。一时,博得全城瞩目。 城市频道前4年同时段的平均收视率为1.5%左右,推出《南京零距离》后,收视率一路飙升(图1)。  相似文献   

11.
刘臻 《视听纵横》2004,(5):87-88
电视频遁在播包装是指非节目、非广告的那部分电视播出片的设计与应用,是一种利用电视自有的资源进行的营销行为,决定着电视频道的主张、外观以及观众对电视节目的期待,在节目播出中起着三方面的功能:一是导视功能,用一些新创意、新技术将节目预告编排得有声有色;二是解读功能,主要是对频道内的栏目进行宣传和要,以吸引更多的观众来收看自己的节目;三是窗口功能,主要是播放频道形象宣传片,打造频道形象。  相似文献   

12.
以1999年1月2日央视《今日说法》诞生为发端,短短两三年时间,全国许多省市电视台都相继开办了法制频道,它以其贴近市民生活、宣传社会主义法制的专业特色,迅速赢得了观众的喜爱。法制频道在全国如此红火的发展趋势,标志着中国的法制节目正在从栏目时代向专业频道转型,这说明中国的电视法制宣传已经跃上一个较高的平台,并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那么如何才能在诸多专业频道的崛起中独树一帜,这正是我们面临和研究的问题。对于一个电视专业频道而言,品牌意味着观众的信任感、忠诚度和收视习惯的养成。换言之,当观众对某一个电视频道产生了浓厚兴…  相似文献   

13.
从2014年石家庄永昌球队冲超成功后,河北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以下简称河北都市频道)的《赛场风云》栏目开始每赛季进行现场直播。作为地面频道,河北都市频道整合了频道的资源,以专业化、精确化的直播过程,经典娱乐的足球点评,在将近三个小时的直播中给观众带来了一次次足球的视觉盛宴。同时,在融媒体的时代背景下,栏目注意利用新媒体的平台进行线上线下的各种互动活动,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增强了频道的品牌效应。在今后的发展中,频道应该在推动相关社会活动与足球产业上进行探索,以扩大频道自身的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随着受众分众化趋势的日趋明显,中国电视已经处于频道竞争的时代,并出现了大量的专业化频道。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电视经济生活频道就是这种情况下逐步崛起的一个专业化频道,它坚持经济特色,通过开展大型活动,营造"民生经济"、"老板经济"、"美丽经济"、"旅游经济"的概念,从而吸引观众的眼球,有效地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打造专业经济频道的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15.
电视民生新闻主持人的语言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薇 《新闻世界》2010,(9):13-14
随着江苏台城市频道的《南京零距离》、安徽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第一时间》、湖南经视频道《都市1时间》受到观众喜爱,收视率表现很好以后,民生新闻节目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而作为民生新闻节目的核心和形象代表,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人,特别是主持人的语言风格更是大家讨论的焦点。  相似文献   

16.
曹伟峰 《视听界》2009,(4):35-36
如今的新闻节目中,SNG连线呈现常态化趋势。作为一种节目形态,一项技术手段,凭借最为突出的现场感、悬念感和真实感,以其迅速快捷、形式新颖、大信息量,以及充分调动观众积极性等特点,受到观众喜爱。《南京零距离》升级为《零距离》后,江苏城市频道SNG工作也基本完或了升级。  相似文献   

17.
2001年7月1日,吉林电视台乡村频道正式播出,伴随着《乡村四季》、《乡村生活》、《乡村戏苑》、《乡村综艺》及稍后推出的《为人民服务》、《村长办事处》栏目的播出,使吉林省的广大农村观众终于有了自己的电视频道。纯朴的农民朋友告诉记者,从看到这个频道的那一天起,就有很多农户开始锁定吉视乡村频道,寻找对自己有所助益的信息。绝大多数的观众并不知道,这个频道诞生的背后,有着一个艰难的思考与决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王瑞英 《视听界》2002,(2):53-53
一个收视率高的专业频道,必然有它的名栏目、名主持。观众对频道的忠诚,是由栏目和主持人培养起来的,称职的主持人是栏目、频道吸引观众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我国节目主持人的现状正如北京广播学院教授朱羽君曾在《时代造  相似文献   

19.
全方位感受《南京零距离》编者按:《南京零距离》是江苏广播电视总台城市频道的一个栏目。它由社会新闻、生活资讯,孟非读报,观众热线和现场调查等节目构成,播出时长60分钟。此栏目自2002年元旦开播后,收视率不断攀升,特别可贵的是,从播出第36周到现在,收视率一直名列南京地区所有电视节目排行榜之首。栏目的内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从市民的视角出发,关心国计民生,报道与百姓息息相关的事件,及时向市民提供相关资讯,成为改进新闻报道工作中值得关注的现象。如何解读这一现象?请读者仔细品味本栏目的7篇文章。  相似文献   

20.
何唯  杨洪 《新闻前哨》2007,(5):73-74
2002年,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推出电视民生新闻《南京零距离》,一炮走红。此后,各地电视台纷纷效仿。在经过四、五年的发展后,观众当初对民生新闻的新鲜感已经消失了,产生了审美疲劳。在这种形势下,电视民生新闻如何挽留住观众?襄樊电视台的经验或许能给大家一个借鉴。[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