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阐述了校园隐性文化的内涵和作用。通过社会调查,初步整理出校园隐性文化对纯农村背景的广大贫困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完成学业的经济压力、环境和人际关系的不适应,以及由此产生的种种心理压力;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推进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进程的必要手段,同时也是大学生习得政治文化,提高政治能力的必要途径。高校管理者要高度重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进程中的作用,有计划、有目的的利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积极推进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化学和社会学的基本理论,以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为背景,对校园体育文化在大学生社会化进程中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认为,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重要阶段,校园体育文化作为最具活力的校园文化之一,对大学生社会化进程中产生的影响是积极而深刻的。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用体育文化的核心——“体育精神文化”感染和熏陶大学生,使其在社会化过程中消除认同危机,形成一定的价值体系、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提高社会适应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青年大学生的社会化是大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我们理解人的社会化是指一个从出生,从一无所知的生物个体的人,在成长过程中通过不断地学习知识、技能和社会规范,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社会需要,发展自己的社会性.把自己一体化到社会群体之中去.从而使社会不断延续和发展下去的基本过程.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校园文化是青年大学生社会化的"中介",也是桥梁和扭带,校园文化是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活动文化的总和.社会对高职大学生的要求,就主要是通过高职校园文化来实现的.所以,高职校园文化在青年大学生的社会化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如何加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促进青年大学生的社会化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反学校文化是当前客观存在的校园亚文化现象,既是大学生社会化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也可能对大学生社会化带来一定的积极影响。消除大学生反学校文化的不良现象、合理建构学生亚文化,是促进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校园体育文化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利于大学生社会道德水准和审美意识的提高,还有利于大学生群体社会化。构建校园体育文化的途径有:强化校园体育精神文化建设,为健康教育确立指导思想;推进校园体育制度文化建设,为健康教育提供保障;加强校园体育行为文化建设,为健康教育营造实践环境;注重特色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为健康教育增添新内涵;加大校园体育物质文化建设,为健康教育奠定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7.
农村中小学的隐性伤害主要表现为体罚、变相体罚、心理惩罚和校园欺侮,而落后的教育观念、教师素质低下、学生自身的素质、学校教育中的"过度社会化"等是造成隐性伤害的主要原因。为了减少农村中小学隐性伤害事件的发生,必须要改变落后的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保护特殊群体学生的身心健康、实施人性化管理、重视家庭教育,以加深对农村中小学隐性伤害的认识,促进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8.
校园墙壁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影响和促进学生社会化发展的隐性课程。苏霍姆林斯基曾说:“隐性课程乃是一种真正的道德教育课程,是一种比其他任何正式课程更有影响的课程。”因此,校园这一空间内的墙壁作为一个巨大的“信息场”,  相似文献   

9.
肖秋芳 《教育探索》2011,(7):128-129
高校校园文化具有导向、激励、调节、规范和社会化功能.这些功能决定了校园文化是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载体.为此,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发挥校园精神文化的隐性载体作用,发挥校园物质文化的显性载体作用,发挥校园文化活动的实践载体作用,发挥校园网络文化的信息载体作用,发挥校园学术文化的科技载体作用.  相似文献   

10.
校园文化是一种重要的隐性德育资源,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具体可分为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行为文化,对大学生德性的成长分别具有感染作用、熏陶作用、导向作用和体验作用.校园文化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以其特有的魅力向大学生潜在地灌输着体现教育者要求的思想、规范和道德标准.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把握校园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向性;重视开发利用校园形象资源、校园精神文化资源、校园文化活动资源和校园制度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1.
校园文化与大学生社会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校园是大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因此校园文化与大学生社会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不仅会对大学生社会化产生积极影响,同时也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应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优势,克服其消极因素,促进大学生社会化的完成,引导大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  相似文献   

12.
李玉雄 《高教论坛》2008,(1):144-146,154
大学生社会参与度是判断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依据,要教育和引导好大学生社会参与,应抓好日常思想道德教育,深化教学改革,构建科学合理的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体系,加强以危机意识、竞争意识为核心的社会化教育。  相似文献   

13.
大学时期是学生进入社会的最后阶段,如何培养出顺利融入社会的大学生,是高校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影响大学生社会化的高校因素主要有社会实践、学生社团和班委、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教育、高校校园文化等。应认真做好社会实践工作,加强社团实践活动;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学生政治社会化;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促进大学生心理的社会化;加强建设和谐校园文化,重视营造优良宿舍文化;推动大学课程教学改革,促进课程教学社会化;认真做好就业指导工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和就业观。  相似文献   

14.
作为大学生毕业前的“准社会化阶段”,高校应关注学生的社会化发展。不同类型学生,在自我认知与发展、人际交往与沟通、社会认知与理解等方面差异显著。大学生的社会化发展受到很多因素影响。学生性别、校园地位、家庭背景等个体特征,高校提供的学术性和非学术性教育活动以及学生的校园人际互动投入,都对大学生的社会化发展产生不同程度影响。高校加强学生分类指导、引导学生明确发展目标有助于促进学生社会化发展。高校应提供各类教育活动,促进校园人际互动,构建“学生中心”的学生发展服务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15.
学生社团是建设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平台,对丰富高校校园文化和培育人才均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各种事物都加速了社会化的进程,各高校的学生社团也不例外,逐步迈向了社会化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社会化的目标实际上是由人格形成、专业知识与技能形成和社会技能形成三个方面构成的统一体。目前,校园文化工作存在着重物质文化建设和知识传授,轻内涵建设;娱乐性活动过多、心理卫生工作不足;校园文化工作缺乏足够的适应能力等问题。有鉴于此.校园文化通过教育与引导的规范与约束和凝聚与稳定与陶冶与激励两条途径实现其功能,主要对应于思想政治教育、校园德育、专业知识技能教学和校园文化娱乐活动、校园心理卫生工作等方面的校园文化工作。  相似文献   

17.
当前大学生社会化与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社会化的关键时期。本文从社会、高校及大学生自我等方面入手,深入分析了当前大学生社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同时提出要促进大学生社会化,确保大学生健康成长,就必须加强大学阶段的教育和引导,特别要根据大学生社会化在新形势下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重点在教育方向的把握、观念的更新、方法的运用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8.
公寓党建的重要性意义在于能够进一步推进公寓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学生党建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公寓党建的必要性意义在于其是解决高校后勤社会化造成的公寓教育弱化,解决高校教育改革带来的大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变化的必要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