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詹毅 《早期教育》2006,(1):24-24
德国幼稚园的美术教育,其内容有涂鸦、线描、象征性的符号,也有颜料的涂抹、各种材料的粘贴,让好奇而活波的孩子,执迷于美的造形活动,进而创造美。孩子们从小就置身于美妙的创作环境中,以天真纯洁的童心,去独立表现心中的世界。  相似文献   

2.
生活是鲜活的。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那么,孩子的作文表达不足也一定不是因为缺少美,而是不懂得感受美、表达美。对于生活中的美,我们该怎样引导孩子们去寻找,又如何让这种美进入孩子们的作文里呢?如何让孩子们去发  相似文献   

3.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可以愉悦人的身心;美,能发展和提高孩子的智力;美,能创造生活。美以它生动、具体的美感潜移默化地感染着孩子们的心灵。因而,  相似文献   

4.
音乐,是一种令人心旷神怡的艺术语言。它以其独特的魅力令人陶醉,更以其擅长表达情感的特点给人以精神美的享受。在音乐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追求和创造美的情境,不仅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能使学生在形象、活泼的音乐氛围中去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  相似文献   

5.
语文是一门充满美的魅力的学科.一套语文教材,几乎包含了美的各个领域,表现了美的各种形态,那一篇篇范文堪称经典美文.课堂上,我喜欢引领孩子们走进语文那美的殿堂,徜徉那美的殿堂,去发现美,欣赏美,感受美,继而创造美.  相似文献   

6.
舞蹈是一门艺术,也是培养孩子健康成长的一种有效方式。舞蹈是一种美的形式,它集形象美、动作美、旋律美、音乐美为一体,它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舞蹈对孩子们来说是本能的需要,几乎每一个健康的婴儿在他们还没有学会语言之前,都会在父母的怀抱中欢快的跳动,又有哪一个活泼的孩子看到别人歌舞时,能不跃跃欲试呢?  相似文献   

7.
在各类教学中,语文与审美教育的关系最直接、最密切,语文可以把学生引入美的殿堂。那么,如何将学生送进美的世界,如何让学生去感知语文教学中的形象美、音乐美、意境美,从而去感悟现实生活的美,也进而完善自己的人格,很值得我们去研究。笔者以为,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有三种境界,即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  相似文献   

8.
我希望孩子们能成为这个世界上的旅行、发现和创造。观察、思索、谈论、感受生活的欢乐,并为所创造的一切而自豪;为人们创造美和欢乐.并在这种创造活动中获得幸福;赞赏大自然、音乐和艺术的美.并以这种美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9.
刘娟 《今日教育》2007,(12):15-16
天气越来越冷了,金色的树叶漫天飞舞。孩子们到操场玩的时候捡了许多叶子,爱不释手,于是我就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利用树叶进行粘贴添画,在创作中感受美、创造美。  相似文献   

10.
审美教育是以美感人,以情动人,并激励着人们去行动,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美育不仅能让人感受美,而且能驱使人去追求美,去创造美。美育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并坚强其克服困难的意志,实现美的追求。  相似文献   

11.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处处都有美的存在,需要细心去发现美,用心去创造美。运用智慧在"美的富矿"中挖掘,把文学作品中的美感还给学生,赋予他们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权利。  相似文献   

12.
李清照的词以其独特、鲜明的语言艺术,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她的词语言雅致、简洁,尽显含蓄之美:清新、自然,尽显生活之美;生动、传神,尽显创造之美;和谐、明快,尽显音乐之美,具有很高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13.
太空     
太空,永远带着神秘的色彩,装着无穷的奥秘,也藏着孩子们的幻想,如罗里斯·马拉古兹所说:孩子,是由一百种组成的,一百种语文,一百双手,一百个想法,一百种思考,游戏,说话的方式。一百种世界,等着孩子们去创造; 一百种世界。等着孩子们去梦想……让我们一起走进孩子们梦想的世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学生的美术学习主要是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在每个角落中都能发现美,创造美,在美的生活中去享受美、欣赏美,阳光地面对自己的生活,促进美术和生活的融合沟通。  相似文献   

15.
裁判亮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文,大抵是思想深邃,情感丰赡,语言精美,结构谨严。读之,如饮甘霖,心旌为之摇荡;品之,如饮茗茶,其味邈远流长,余味不绝。面对一篇篇美文,匆匆浏览,走马观花,未免有负作者之匠心;如果能潜下心来,细细品读,慢慢咀嚼,感受美,发现美,品味美,探究美,进而创造美,那么作为美文的价值就能够得以充分体现,有助于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美文须美读,美读可按如下三步完成。  相似文献   

16.
快乐泥塑课     
朱本双 《教育》2012,(10):6-6
湖北省竹山县宝丰镇施洋小学五年级学生在泥塑课上通过揉、搓、粘等基本技法进行泥塑造型。孩子们在实践课中体会手能创造美、动手创造美的乐趣,通过泥塑造型使孩子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7.
欣赏美是大学生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大学生要注意培养欣赏美的能力,创造美是大学生应尽的义务,他们能够在许多领域里创造美,欣赏美与创造美是辩证的统一;欣赏美是创造美的前提,创造美是欣赏美的物化结果。  相似文献   

18.
韩崇祥 《师道》2005,(7):21-21
在充满艺术的氛围中,学生的心灵将得到净化,情感将得以升华,他们会用充满童真的心去感悟美,用充满童趣的眼去观察美,用充满童稚的手去创造美。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应极力营造一种艺术的氛围,通过语言的渲染,情景的设置和榜样的引导等多种方式,让孩子了解艺术、贴近艺术、拥抱艺术,让艺术美化我们的生活,让艺术装点我们的人生。  相似文献   

19.
蒋智芳 《小学生》2011,(6):19-20
音乐课在学校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以音乐的独特功能——乐谱的旋律美、歌词的语言美、音响的意境美、表演的形象美、演唱的情感美,来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那么,如何在音乐教学中让美得到塑造和升华呢?单凭音乐是不够的,还要由教师精心去设计美、创造美和发现美。  相似文献   

20.
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因素,教师应通过美的作品、美的语言引导学生去发现美、鉴赏美,进而创造美,成为真正具有审美能力的人,以实现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