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下简称"新基建")背景下,我国新基建发展面临巨大的人才缺口,尤其缺乏具备综合创新能力的学科交叉人才。当前学科交叉已经成为科技创新的主要路径、产业升级的重要驱动力以及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有力保证,通过分析国内外学科交叉人才培养现状,研究制约我国学科交叉人才培养的主要因素包括理念更新不足、培养模式机制不够灵活、需求牵引不够明确以及人才培养体系仍未完善等。分析高校科技智库具有跨学科专业的天然属性、跨机构领域的基本功能和跨培养环节的必然需求,基于西北工业大学建设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与技术交叉学科的实践,总结提出高校科技智库在学科交叉人才培养方面应注意发挥前瞻性与综合性、重视科学性与创新性、加强持续性与引领性等发展经验。  相似文献   

2.
仇笳熙  毛雪鸥 《科研管理》2019,40(7):285-288
加强科研国际合作是“双一流”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高校要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需求出发,加大国际合作的力度,把握科研领域的国际前沿。将高校建成为一流的培养基地。努力培养出国际学术大师和治国英才,建设高校成为国家人才智库和科技高地。本文拟以T大学的C院系为例,回顾近年来该系开展科研国际交流取得的成效,寻找问题及不足。在此基础上,对中国高校科研国际合作的推进提出思考,不断加强与国际知名大学的密切合作与交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推动中国科研成果向世界一流水平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济发展呈现新常态,地质调查工作面临新任务和新形势。文章阐述了现有地质系统现有人才队伍的年龄、学历、专业、机构、专业技术等方面的概况;探讨了当前地质人才队伍建设在实施人才强局战略、搭建人才培养平台等方面的自身优势;剖析了地质人才队伍建设与国家战略需要之间在总量规模、人才结构、科研创新力等方面的差距;并据此在以下四个方面提出加强地质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建设地质人才队伍;进一步优化人才队伍结构;构建成果转化和实施效果导向的地质人才评价机制;倡导以精神奖励与物质刺激相结合的人才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对知识产权人才的需求也逐年增加。传统高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结构单一、复合型人才不足的缺陷使人才产出和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矛盾。新文科建设适应全球新技术和新产业发展要求,重视文理学科交叉和融合,契合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需求,对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养在自主学科体系、学科交叉、维护国家利益和结合新技术等方面提出了新要求。高校知识产权人才应与新文科建设要求相适应,与社会需求相匹配,对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调整和优化。当前应用型高校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设置体系、专业师资、专业和新技术的融合等方面与新文科的要求存在差距。在新文科背景下,知识产权专业应探索学科交叉路径,课程设置应体现时代性和国际性,以培养企业管理需要的知识产权人才。  相似文献   

5.
科研人才队伍素质直接影响科研成果产出对社会经济贡献程度,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现科研育人,为国育才,回归科学研究的精神本质,服务经济社会建设发展,破除“唯论文”等科研人才评价顽瘴痼疾及高职院校单一的职称晋级科研机制,提高人才队伍建设质量及科研成果转化率,应从人岗相适的分类人才评价机制、注重成果转化导向的科研评价机制及科研人才队伍和管理队伍科研素养塑造方面,以“双师型”一线实践带动科研项目拓展,以问题发现和认领的科研合作形式,探索多机构科研协同合作模式,并建立系统的科研人才培养制度体系及全过程管理环境。  相似文献   

6.
王敏  王青峰  袁文才 《今日科苑》2013,(19):115-117
高校重大科研平台在培养创新人才中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本文将科研平台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有机结合起来,阐述通过合理布局、加强科研平台管理、开放科研平台、积极打造人才队伍等方面,以平台建设推动创新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7.
深入进行教学改革努力探索“基地”人才培养的新路子 面向21世纪,为国家培养高层次的跨世纪基础学科科研与教学人才,对于西北大学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学校来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学校决定以深化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努力探索人才培养新路子。 明确“基地”专业建设目标,大胆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学校提出要将四个“基地”作为学校的“特区”加以建设,使“基地”在创建一流学科方面起到示范和辐射作用,带动其它学科专业的发展,促进学校整体学科水平的提高。学校成立了以教务长为组长的“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基地”专业所在系成立了建设实施小组,制定“基地”建设长期目标和近期目标,明确了“力争经过5年至10年的努力,把四个基地专业点办成师资力量雄厚、设备完善、学术水平高,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中国西部地质学、物理学、化学和历史学教学与科研人才培养中心”的建设总目标。首先,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了大胆改革,在四个“基地”专业实行本科一硕士贯通培养,培养高层次、高质量的基础学科后备人才。为避免近亲繁殖,加强学校、学科、专业之间的横向联系、交叉与融合,先后与中科院西安光机所、北京大学等数十家单位达成了学生交流、协作培养的意向,加强相互联系,共同探索“基地”人才培养的新途  相似文献   

8.
陈保华  徐江利 《科研管理》1998,19(1):56-62,50
根据新疆地震局“八五”第一年(1991年)和“九五”第一年(1996年)地震事业综合统计资料,结合全国地震系统“八五”期间的综合统计资料,对新疆地震局人员结构,文化程度、专业技术水平、职工培训与教育;地震事业经费;仪器设备和车辆状况;国际科技合作和交流等问题,应用相对数比较法进行了分析研究,为地震科技、防震减灾、科研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高等学校科技发展若干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宏观角度对当前高等学校科技发展中的一些重要问题提出了看法:要加强宏观思考和战略研究,明确科研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正确处理科研与学科建设、科研与人才培养、科研与教师队伍建设的关系;关注国际科技、经济发展动态,研究国家科技、经济发展方针、战略及中长期发展规划,制定好学校发展战略与规划;积极参与编制“十一五”规划;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和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创新;加强创新团队和优秀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理性对待科技评价;地方高校要分析自己的学科特色优势、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在区域创新体系中发挥作用;原行业院校要继续保持和发展自己的特色学科,利用特色学科为行业服务,争取原行业主管部门和企业的支持;重视科技管理队伍建设,注意培养战略管理专家。  相似文献   

10.
《软科学》2021,(2):102-108
运用CiteSpace文献计量软件,采用文献共被引网络、关键词共现网络及突现词分析法,绘制人才政策研究领域的知识图谱,识别研究热点,分析其演变趋势并探索未来发展方向。结果表明:我国人才政策研究可分为人才政策效果评价、人才政策满意度影响因素、人才治理体制机制三大类别,主要包括人才培养、人才环境、科技人才和人才政策创新四类核心知识群,其中人才引进、人才资源开发、人才激励是该领域的热点;现有的人才政策主题间关联性弱,网络密度较低,研究分支较多,缺少完善的研究体系与有力的理论支撑。据此,未来的人才政策研究应加强学者合作与学科交叉,探索人才制度优势向治理效能转化的实施路径,促进区域间人才政策的协同共治与人才队伍共建共享,打造高质量的人才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