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8年中国民众对日感情明显发生积极的变化,而日本民众对华感情则改善得不明显,甚至还有所倒退,对日中关系的看法也比较严峻。  相似文献   

2.
弦乐的演奏应当是感情、理性和技巧的统一;在演奏的直接形式上,应当是体态和手势的统一。对于大提琴这种弦乐器来说,则应当是左、右手运动的高度合谐。一些演奏者对大提琴的左手技巧非常重视,而自觉不自觉地忽略了右手技巧。其实不然,右手的技巧与训练方法,同样很重要,以下谈谈右手技巧与坐姿在大提琴演奏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林惠恩 《职业圈》2012,(24):150-150
博物馆是知识的宝库,讲解是博物馆与观众实现思想交流、感情连接的桥梁。在博物馆讲解过程中,讲解员拥有高超的讲解技巧,是博物馆扩大影响力、提升观众满意度的重要依托。实践证明,丰富的展品必须借助讲解员的介绍,才能为观众所理解和接受:讲解员要想提升讲解技巧,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和改善:  相似文献   

4.
帕克在《美学原理》一书中以一章节的内容分析音乐与美学的关系,嵇康在《声无哀乐论》中以东野主人对话秦客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音乐的看法。帕克与嵇康的观点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不同之处在于,帕克提出"音乐美学",认为音乐具有感情色调,音乐所激发出来的感情是主客体的统一,音乐是模仿自然的;嵇康提出"声无哀乐论",认为音乐不具有感情色调,音乐所激发的感情是主体特有的,音乐是自然的。两者的相似之处在于,他们都认为音乐是客观的,主体在音乐审美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音乐具有客观规律,乐音能引起主体的感情,但有时只是一种直观的感受。  相似文献   

5.
写《老残游记》的刘鹗在书首写了一篇谈哭的自序,确是一篇好文章。大意谓,有一分灵性则有一分哭泣,盖灵性生感情,感情生哭泣。老残又分哭泣为无力及有力两种,前者乃日常所见的为小事而哭,后者则如孟姜女的哭长城,湘刀之泪染竹。  相似文献   

6.
刘建家 《职业圈》2014,(9):82-82
对于任何企业,就变革的探讨而言,永远会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因为变革本身就是一个永远没有结束的使命,甚至是阶段性方向与目标不明确的动态过程。但这并不等于在变革实施过程中,我们没有理由静下心来,排除意识形态的对立与学科偏见,对于我们已经经历的过程给与回顾和反思,然后明确今天对于我们迫切与棘手的问题,并对问题的解决,赋予理性的回答,甚至展开激烈辩论。  相似文献   

7.
邢小华  曾照利 《职业圈》2008,(17):125-125
工程投标中的报价技巧是指在工程投标中为达到中标目的所采用的策略或技能。在现实的工程投标中,适当地运用报价技巧,对于施工单位能否中标并取得合理的利润,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苏丹 《职业圈》2012,(30):54-54
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需要亲和力的背景原因在过去。思想政治工作以严肃为不二法则。通过强行灌输“施压”于员工。或多或少地令这项工作蒙上了专制的色彩。“亲和力”一词也较多应用于服务行业。看似与思想政治工作毫无牵连。然而随着社会环境的发展变革,在大力提倡以人为本理念的当今社会。亲和力越来越多地成为一种执政理念.一种管理技巧,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树的情结     
人的一生中,因为职业关系,会与许多事物结下不解之缘。譬如我,从前与路,现在与树,就结下了极其深厚的情缘。作为武警森林部队的一员,以保护国家森林资源为使命,经常从事着护树、爱树、种树之类的工作,连续不断地增加着感情的积累,到时候就会冲破忙碌生活的堤岸,在记忆的原野上寻找属于自己的那片绿洲。当我参加植树造林时,当我扑救森林火灾时,当我面对树端详其长势、揣摩其年轮时,脑海里常常浮现出儿时爱树、种树的情景。  相似文献   

10.
一九一七年开始的文学革命,为中国小说创作、小说理论带来了根本性的变革,小说观念、小说内容、小说形式、小说技巧得以全面革新。戊戌变法时期由“新小说”开始的量变,到五四时期终于演发而为质变,实现了从古典小说到现代小说的飞跃。郁达夫曾将这一变化称为“中国小说的世界化”,我们则称之为“中国小说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1.
李梅 《职业圈》2008,(12):175-176
正确理解形体语言在语言教学中的意义,掌握形体语言的特点,并善于运用它,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化繁为简,扩大信息量,而且还能沟通师生间”的感情,最终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王丽 《职业圈》2008,(9):28-29
在人类社会即将由工业经济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过渡中,必将给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及经济发展方式带来剧烈而深刻的变革。在这场变革中,财会人员如何提高自身的素质,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已成为一个待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谭小琴 《职业圈》2007,(5X):68-70
“逻辑阵地”是辩论中立论的基本策略,在辩论中起着进攻和退守“据点”的作用。构建“逻辑阵地”要做到知己知彼、合乎逻辑和事理,坚持利益最大化,讲究新意。“逻辑阵地”主要通过对辩题概念的定位、概念问关系的定位、审题视角的定位、衍生概念或判断等方式来构建。要在辩论中立于不败之地,除了建立有效的逻辑阵地,还须注意运用“逻辑阵地”的技巧,以便充分发挥它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诗歌创作杂谈吴天明中国的诗歌,多数是抒情诗。诗人的感情,大体可以分为两种。其一是感情强烈型的,如特别高兴、愤怒、悲哀、沉重等。其二是感情委婉型的,只是心灵的海洋上略略起了一点涟漪,或者在平静的海面之下涌动着感情的暗流。与此相对诗人们作诗的方法,大体上...  相似文献   

15.
悠悠山水情     
我从小在川黔滇三省交界的山区里长大,对山水有着特殊的感情。在我们山民祖祖辈辈的心目中,人与山水是一个整体,山离不开水,水也离不开山,人更离不开山水。  相似文献   

16.
文学作品集《感情三林》,是由吉林省三岔子林业局局长、党委书记刘力,副书记张星亮任主编,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回增莅任责任编辑,编辑出版的一部装帧精美、印制精良的一部文学作品集。  相似文献   

17.
音乐是体现情感的艺术,感情体验在音乐欣赏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音乐欣赏的过程其实就是感情体验的过程.文章结合音乐欣赏的全过程,从音乐演奏者自身、音乐欣赏者等不同角度,详细说明了感情体验在音乐欣赏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模式及其变迁——史学史视野中的唐宋变革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唐宋变革”问题自 1910年由日本学者内藤湖南氏正式提出后 ,逐步成为唐宋史领域内吸引众多学者关注的一个问题 ,时至今日依然如此。近年来 ,对“唐宋变革”问题研究史的回顾也在进行。美国方面 ,包弼德 (PeterBol)先生的《唐宋转型的反思———以思想史的变化为主》一文对美国学者的研究情况做了比较详尽的说明。① 发表在《中国史研究动态》上的日本学者宫泽知之的《唐宋社会变革论》一文简要介绍了战后日本学界有关唐宋变革论中涉及经济关系层面问题的研究情况。②日本学者丸桥充拓的《唐宋变革史研究近况》一文对最近的日本学者唐宋变…  相似文献   

19.
郭红艺 《职业圈》2008,(11):62-63
人力资本是企业乃至国家发展崛起的重要因素。我国部分企业高级管理和技术人才流失是一个重要问题。为此。应研究企业人力资本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发挥激励和约束功能,理解和包容企业人才,用感情留人。  相似文献   

20.
姚羊 《职业圈》2008,(16):56-59
优秀的经理对部属不是操作控制中发号施令,而是领导着他们共同努力。作为一个优秀的经理,要懂得关心员工。如果经理喜欢和员工一起并尊重他们的感情,那样的工作将比以“事”决定一切的上司有效得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