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档案修裱是选择适宜的纸张、纺织品和黏合剂对破损的纸质(绵帛)档案载体进行的修补、托裱,以恢复或增强其强度和耐久性的一种修复技术.其目的是延长档案的寿命,便于档案长期保存和利用.我国传统的修裱技术源远流长、优点众多,对保存档案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档案修裱机的产生 1991年底,《机械化修裱档案试验》作为国家档案局"八五"重点课题下达给安徽省档案局(馆)承担试验研究.该课题组根据《中国档案修裱技术研究》领导小组1992年2月15日《会议纪要》中的指导思想确立了该项研究的总体思路:(1)最大限度地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档案修裱技术优点;(2)充分发挥机器修裱档案速度快等特点;(3)严格遵守档案文献在修裱过程中的特殊要求(温度、可逆性、字迹扩散等);(4)通过对比试验的方法,重点解决机械修裱档案质量方面的技术难题,逐步实现机器代替手工而又保留和发扬手工特长的各个修裱工艺环节.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系统总结、研究、提高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档案修裱技术,1991年国家档案局科研项目中确定了《中国档案修裱技术研究》这一重要科研立项,拨了一定的专项经费,并组成课题项目领导小组,以加强对该项目的领导协调和统筹规划工作。任务下达后,大家积极参与,这项专题研究工作,第一批共有七个子课题被批准立项。为进一步抓紧做好这项科研工作,汇报交流各子课题组工作进展情况,安排下步工作,课题领导小组于10月18~20日,在安徽省芜湖市召开了《中国档案修裱技术》课题研究工作交流会。中国档案学会代理事长王明哲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全文另发),中国档案修裱技术课题项目领导小组成员和七个子  相似文献   

3.
所谓中国传统档案修裱技术,就是使用纸张与粘合剂等材料,运用托裱和修补等技法,对破损纸质档案文件进行修复的技术。我国档案修裱技术已有1500年以上历史,它是伴随着修复纸质档案、图籍、书画而产生,从古代装潢、裱褙技术发展而来的。  相似文献   

4.
所谓中国传统档案修裱技术,就是使用纸张与粘合剂等材料,运用托裱和修补等技法,对破损纸质档案文件进行修复的技术。我国档案修裱技术已有1500年以上历史,它是伴随着修复纸质档案、图籍、书画而产生,从古代装潢、裱褙技术发展而来的。  相似文献   

5.
影响档案修裱质量的主要因素及解决办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档案修裱在档案保护工作中具有重要地位 ,修裱质量受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在整个修裱过程中 ,浆糊的制作与运用、纸张绫绢等原材料的质量以及修裱环境温湿度条件都会对修裱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本文结合作者多年档案修裱实践经验分析了影响档案修裱质量的主要因素 ,并提出相关的技术措施与方法 ,供大家在工作中参考。  相似文献   

6.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纸质 (缣帛 )档案手工修裱的要求和技术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档案馆、档案室 ,其他文献保管机构可参照使用。2 总则2 1 目的档案修裱是选择适宜的纸张、纺织品和粘结剂对破损的纸质 (缣帛 )档案载体进行修补、托裱 ,以恢复或增强其强度和耐久性的一种修复技术。其目的是延长档案寿命 ,便于档案长期保存和利用。2 2 修裱原则2 2 1 适宜性原则修裱所用材料应具有最适宜延长档案寿命的强度和特性 ,修裱材料和技术方法不得对档案制成材料产生副作用或损害。2 2 2 相似性原则修裱所用材料应与被修裱档案载体…  相似文献   

7.
目前,采用现代技术加固纸张,保护档案的方法很多,如:丝网加固、施胶加固、纸浆补洞等。它们在档案保护方面都有着各自的特殊功能,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手工修裱的不足。但手工修裱方法也有着其它方法不可替代的优势,如:修裱的适用范围广泛、设备简单、材料充足、成本低廉、可逆性好等特点,成为我国档案部门修裱残破档案的主要手段。由于手工修裱自由性、伸缩性比较大,所以也存在着五花八门的修裱方式,修裱后的档案效果各异、差别较大。下面就存在问题较多的三个修裱环节谈一谈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的体会。  相似文献   

8.
论中国档案修裱技术之起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文化是世界仅见的绵延不绝、高峰迭起的文化系统,它以卓异的风格、多方面的成就使世人叹为观止。中国档案修裱技术就是中国文化园地中一朵盛开的奇葩。这一专门技艺,已为世界各国档案工作者所重视。然而,中国档案修裱技术究竟产生于何时,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却很少有人研究,现笔者不揣浅陋,将研习所得写出,以就教于大家。一、中国档案、字画、图书之修裱同出一源。中国档案修裱技术源远流长,它和中国字画、图书的修裱基本上是同时出现的。在印刷术产生之前,字画、图书、档案三者虽然在功用上有所不同,但在形制和内容上,基本上是一致的。字…  相似文献   

9.
《历史图牒档案修裱技术规范》(DA/T37—2008)(以下简称《规范》)作为一项全国性标准,经全国档案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查通过,从2008年7月1日起实施。作为档案行业修裱标准之一,该标准的颁布与实施将使历史图牒档案修裱工作有所遵循,并将档案修复与修裱标准化工作向前推进一大步。  相似文献   

10.
纸张吸水性与修裱用淀粉浆糊浓度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纸张吸水性与修裱用淀粉浆糊浓度相关性研究陶琴刘小敏王海峰王建库陈菲我国传统的修裱技术是档案部门用来保护与抢救破损档案的一项重要技术。国外许多国家高度赞赏这一技术。尽管我国传统修裱技术具有许多优点,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局限性和不足之处。如随着科学技...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α-淀粉酶成功应用于书画揭裱和档案砖的揭粘,但使用后是否对书画、档案造成影响及其残留对今后书画重裱和保存是否有影响是应用此项技术所需考量的重要安全因素。文章针对α-淀粉酶揭粘的安全性问题,通过对比传统水揭法,探讨α-淀粉酶对纸张机械性能和光学性能的影响。通过模拟旧画托裱试验研究,发现α-淀粉酶对重新托裱无明显不利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紫外荧光法,论证了α-淀粉酶残留的存在,并通过对比水清洗、乙醇溶液清洗和高温灭活等处理手段,发现水洗和乙醇溶液清洗具有较好的去除α-淀粉酶残留效果。  相似文献   

15.
档案修复工作是一项针对档案实体开展的抢救性保护工作,操作方法不妥时会对档案造成直接的破坏。机器修裱技术发展的时间不长,机器修裱档案还没有统一的规范和要求,各单位在开展机器修裱工作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认真研究和总结。本文根据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开展机器修裱档案的情况,总结了机器修裱档案工作的流程,指出了机器修裱档案工作中常见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16.
17.
18.
ABSTRACT

The article examines the most important periodicals of ethnic minorities in Poland. After 1989, many ethnic groups (e.g., Germans and Romanies) were allowed to publish journals and newspapers for the first time since the end of World War II. The publications examined show the rich cultural life of the various ethnic groups as well as their current status in Poland. In addition to popular titles, some scholarly publications a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9.
The author answers a reference question on bibliographic sources for the Ukrainian periodical press 1840–1850. Helpful publications include bibliographies, guides, and library catalogs. These potentially make mention of revolutionary developments in Hungary (such as the Twelve Points paragraph of the Demands of the Hungarian Nation in March 1848, the subsequent April Laws, and Hungary's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in April 1949), and elsewhere in the Hapsburg Empire.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In today's current political environment raising support for millage renewals, bond campaigns or even millage continuations for public libraries is affected by national politics, and a tendency towards tax aversion on principle across the country. The lessons we can learn from the governing boards of small and rural public libraries are worth raising up to a greater national consciousness. Board governance, community consciousness, and facilities management are clear and logical tools that elected boards of public libraries can use to politick for support of librar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