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论中国传统教化的理论基础与组织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书光 《教育学报》2005,1(4):21-27
儒家教化思想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教化思想。探讨这一主流教化思想的复杂人性依据,剖析其独特的伦理政治诉求,感悟其严密的组织运行系统,对于当代道德教化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无启发。  相似文献   

2.
早期儒家人文精神贵仁重德、重视人性道德教化和人格修为,以求臻于圣贤,其人文精神中渗透出了浓郁的人道主义和仁爱主义色彩,这对于现世的道德危机、人性沦丧和社会问题有突出的医治效果。  相似文献   

3.
儿童的德性品质只能在愉快、欢乐、积极向上的教化体验中获得,他们的道德在自我价值的肯定和对生活的热爱中获得发展。只有尊重人性、尊重自由、热爱生活的教育才能真正地培养人的德性品质,因为这种教化是最合人性、最自然的,是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  相似文献   

4.
学衡派把中国近代危机归结于道德危机,提倡“道德教化”以挽救民族。“道德教化”思想的产生有其现实基础——功利主义盛行;亦有理论依据——人性二元论。“道德教化”思想呈现出明显的道德理想主义特征,却又点出了自我约束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教化哲学是董仲舒思想体系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秉承《中庸》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的思想路径,董仲舒教化理论可分为天道教化、人性教化和王道教化三个不同的思想向度.天是董仲舒思想的最高范畴,是宇宙的主宰和最高权威,是社会道德教化、政治教化的终极价值根源.在人性教化方面,董仲舒主要提出了"教化成性"说,它充分论证了道德教化和政治教化的可能性与必要性.王道教化是董仲舒教化思想的现实归宿,它集中体现了董仲舒的时代关切.  相似文献   

6.
德性培育与制度教化--论道德失范时期的道德教育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道德教育实效低下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失范。使既有的道德教育内容受到现实行为方式与观念的冲击,另一方面是道德教育忽略了制度教化这一道德教育的本源形式。我们从人性出发,指出道德与制度的共通与互补,认为在道德失范时期道德教育需要采取德性培育与制度教化相结合的途径,并对制度教化的条件与合理性进行分析,认为制度教化最重要的前提就是制度公正。  相似文献   

7.
早期儒家人文精神贵仁重德、重视人性道德教化和人格修为 ,以求臻于圣贤 ,其人文精神中渗透出了浓郁的人道主义和仁爱主义色彩 ,这对于现世的道德危机、人性沦丧和社会问题有突出的医治效果。  相似文献   

8.
对罪犯实行人性化管理的合理性何在?考察古代文献,我国传统法强调法以礼为灵魂,礼法统一,强调教化对培育人性的作用。人性何可教化?因为人各有其本心,有其真情实感。尽管人往往会蒙蔽本心放纵私欲而犯罪,但源自本心的真情实感并没有消失。当我们对这种真挚的情感做出积极的道德价值判断时,在理论上我们便有了对罪犯实行人性化管理的合理性依据。因为道德情感是我们教育改化人的根基。人性化管理的本质就在于对人类本有的权利的深切关注。  相似文献   

9.
善恶与教化     
人性善恶的价值预设,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教育实践中人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人性善或恶的价值预设,各有利弊。就今天而言,我们主张,在善恶观上,宁取人性无善无恶论,消解人性本身的善与恶在教化中的预设,从而消解人性本身作为个体道德生成的根本依据,消解拿人性作为个体道德蓝图设计的依据,甚至在一定限度内弱化传统泛道德主义社会中道德及其教育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为当代社会走向理知的澄明、为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的普遍深入提供足够的空间。  相似文献   

10.
孟子性善说的阐发及其道德教化涵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子的性善说是对人性的探讨,更是对人的自身价值、人格、道德以及人的精神境界的探讨。透过孟子性善说的理论体系,可以看出其蕴藏的人格道德教化涵义  相似文献   

11.
Contract research,the university,and the academic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ith the decline in the funding of university research activities from traditional sources, many universities are instigating contract research programs as a means of funding research. This article examines some of the implications of university-based contract research, drawing largely on the author's own experiences. The problems which are examined include the moral and ethical implications, the legal aspects, problems over ownership of research results, the implications for staff rights, the status of contract researchers, the implications for publication, problems of authority, responsibility and social justice, and the conflicts between teaching and research. The article concludes with eleven points for successful university-based contract research.  相似文献   

12.
我国刑法和英美刑法关于教唆罪的理论相差极大,既有渊源、性质的差异,也有处罚、法律形式、系统的不同,本文在比较两者差异的基础上,对现存的争议问题,如教唆的性质、教唆未遂、教唆犯的处罚等展开探讨,力求对我国的刑法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论教唆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唆犯问题是刑法学理论研究的难点与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就教唆犯概念和成立要件、教唆犯性质及其负刑事责任根据、教唆犯种类、教唆犯犯罪停止形态诸方面结合中外刑事立法规定和刑法学理论各主要学术流派观点作一论述,并对现行立法中关于教唆犯规定存在的若干问题及由此导致的理论研究错位问题提出了完善初步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4.
教唆犯是以教唆他人犯罪这种独特的方式参加共同犯罪活动的。以往对教唆犯的研究大多停留在注释刑法学的层面上。本文立足共同犯罪,着重对教唆犯的概念和成立要件从应然的角度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根据我国司法实践,故意杀人罪中"情节较轻的"情形是指义愤杀人,因不堪被害人长期迫害或虐待的杀人,基于被害人请求或得其承诺的杀人,生母杀害亲生婴儿的行为,教唆、帮助自杀,"大义灭亲"杀人,不作为杀人等情形。  相似文献   

16.
According to the view of several experts which have been reported in part I, (Streefland, 1984) ratio requires a long term learning process. In the present part features and tools to outline and shape the longer term learning process for ratio are exhibited and elucidated by examples. Particularly instigating ratio-anticipating activities and creating visual models and schemes. The search for sources of the concept of ratio results in what might be called germs for a theory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ratio.  相似文献   

17.
辛亥革命的动力是由革命党、立宪派、统治集团内部改革派等多种力量组成的反清阵营,立宪派压抑党人,袁世凯迫孙让位应视为阵营内部的斗争,不能作为失败的依据。立宪派"保路"引发武昌起义,策动"独立"促进清朝统治的瓦解,袁氏集团拥护"共和"迫使清廷退位,革命阵营扩大恰与胜利同行。辛亥革命的目标可以理解为"主体预设"和"后人规定"等多层任务,要求彻底完成后人规定的反帝反封建任务,违背了历史主义原则,据此不足以证明其失败。辛亥革命基本完成了主体预设的三民主义,也参与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表明了胜利。辛亥革命付出代价决定于专制的顽固与满汉之间的对峙,革命后的割据根源在于封建经济与列强干预,代价与混战也不能证明失败。革命促进了政治体制、经济基础与文化意识的进步,受益大于成本,再次印证胜利。  相似文献   

18.
农村社区教育的课程开发和资源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社区教育的课程开发要结合农民需要和地方实际,讲求实用性、科学性、实践性,重在提高农民的技术操作水平。要建立社区内外的课程评价机制,各类学校资源应尽量向社区开放,实现共享。同时,要调动各方力量投资兴办社区教育,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强化政府统筹、协调作用,并着力构建以兼职人员和志愿者为主体的社区教育师资队伍。  相似文献   

19.
文章探讨的问题是除了革命党人的打入和策反外,促成湖北新军辛亥首义的其他外部条件是.晚清政局的变化及相关之财政状况、波澜壮阔的革命风暴与报界的宣传、党人的革命策略及宝善里事件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在延安文学的经典叙事中,"穷人恨"叙事与解放区土地改革有紧密的关系。"穷人恨"的出现与土地改革中的阶级教育有直接的联系,而因为很多"穷人恨"叙事作品出现在诸如"斗争会"等场合,形成了其独特的文学形式。为了实现"穷人恨"的效果,"穷人恨"叙事利用群众私怨、通过暴力手段、制造仇富心理等手段,既形成其叙事的自身特色,也对当代大众审美产生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