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分腿腾越跳"山羊"是典型的支撑跳跃动作,它是一项技术要求较高、动作难度较大的跳上、跳下的体操教材。它包含了跑、跳、撑(推)、落等技术动作。实践证明:学生跳过并不难,但跳好很不容易。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的技术特点,进行针对性的专项练习、徒手练习、游戏练习和器械练习,就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排除学生对支撑跳跃的恐惧心理,进而  相似文献   

2.
一、基本部分分析 1.原地跳背练习。通过跳背练习消除学生恐惧心理,初步体验过“山羊”的感觉,练习方法为两人一组互相跳;一步踏跳,踏跳练习是本课的重点,通过几次的练习让学生初步掌握双脚踏跳技术,为学生尝试越过器械打下基础;本节课落实重难点的过程中进行了两次动态分层:一次在一步踏跳过山羊后根据组长评价情况实施组内分组,全过的同学可以尝试三步助跑;另一次实施组间分层练习,在拓展练习中学生根据自己完成动作的情况和自己的能力选择不同的助跑远度和调整跳板的远度,小组长对本组组员完成动作的情况进行评价,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  相似文献   

3.
跳箱的妙用     
跳箱是支撑跳跃的器械之一,一般有5~7层。层与层之间可自由装卸。可根据需要调整高度。它造价低,制作方便,一般的学校都能够配备。跳箱主要是用于支撑跳跃项目中的跳上、跳下练习和一些简单的腾越动作。除此以外,在实际教学时,在技巧、双杠、单杠等项目的众多技术的教学过程中,如果巧妙地运用跳箱进行一些辅助诱导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尽快找到动作感觉,缩短教学进程,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是笔在教学实践中巧妙运用跳箱的一些实例,现略做总结。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一、课前铺垫初学跳上成蹲(跪)撑时,由于学生是第一次接触该内容,对跳箱的认识较少,不知道原理和运用方法,对此,在实践课教学前,教师可以利用不同的课型,让学生了解、感知器材,减少由对器材的陌生感造成的恐惧和畏难情绪。1.掌握原理在单元教学之前,教师可利用投影仪介绍一下跳箱的结构、练习内容,让学生对器械有一个简单的理解;然后利用实物,让学生尝试将各种力量作用于跳箱,引导学生观察跳箱的变化,通过现场讲解,使学生了解跳跳箱  相似文献   

5.
1.讲解示范法。2.游戏法。3.观察法。4.发现法。5.讨论法。6.练习法。7.竞赛法。8.保护与帮助法。9.同伴学习法。教学内容创新设计活跃情绪启发兴趣保持活跃情绪发展运动能力1.跳上成跪撑 ——跪跳下2.套圈接力 (绿化西部)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90%以上的学生初步了解跳上成跪撑——跪跳下的动作要领和套圈接力的 方法规则。2.技能目标:a.初步学会跳上成跪撑一跪跳下的基本动作。b.发展学生灵敏、协调、柔韧等身体素质及奔跑能力。c.增强上、下肢力量。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团结互助,克服困难,热爱劳动,勇于拼搏的优良品质和环…  相似文献   

6.
<正>分腿腾越是五年级支撑跳跃单元的重要教学内容,其动作包括了跑、跳、推(撑)、落等动作环节,对发展学生的灵敏性、协调性等素质有积极的作用。但腾越动作对身体素质和动作技巧要求较高,练习时学生易产生恐惧和厌倦心理,对此,笔者认为,可以结合山羊分腿腾越动作的层次性,通过教学方式及教学方法的巧妙设计,有效予以解决。一、背景分析高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探究、分析能力,竞争意识强;他们在以往的学习中接触过跳上成蹲撑、跪撑的动作,已经初步掌握了助跑踏跳、支撑提臀的方法。同时,结合分腿腾越  相似文献   

7.
双杠分腿坐前进动作是初二年级双杠项目中规定的基本教材,教学中利用跳箱代替双杠进行辅助教学,效果很好,现介绍如下:第一课次(?)跳箱上分腿骑坐练习(图1)双杠上跳上成支撑以及摆动练习第二课次(?)跳箱上完成难点动作:挺身展髋动作(图2)双杠上完成分腿骑坐动作第三课次(?)跳箱上完成难点动作:挺身展髋后前倒直压腿弹杠(图3)双杠完成跳上支撑摆动成分腿坐动作  相似文献   

8.
<正>《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课程总目标明确指出:学生将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方法,增强体能。在技术技能教学中,相关体能的提升可以有效提高技术动作质量和技战术水平。可是在现实教学中,有些教师为了提升整节课的运动强度,进行单一的跑、跳练习,或者在课课练环节简单地做一些俯卧撑、平板支撑等练习,虽然也起到了提升体能的效果,却忽视了  相似文献   

9.
支撑跳跃动作丰富多采,富有挑战性,深得学生喜爱,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我在教学实践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通过一些简单辅助练习,循序渐进,锻炼学生上、下肢的协调配合。l、单踏双落游戏是建立踏跳技术的有效手段之一支撑跳跃踏跳技术较为重要,如果踏跳动作不果断,容易使腿部或腹部碰、撞在器械上而致伤。要解决好此技术的教学,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可利用单、双圈游戏建立单踏双落的动作概念,然后再进一步提高踏跳、上板动作质量,要求动作短(上板距离)、平(上板高度)、快(并腿快、踏跳快),脚前掌搓板(地)有力…  相似文献   

10.
<正>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要使学习富有成效,那就需要给学生自由时间”。这同样适用于体育教学。最近几年来,我在体育教学中常常给学生几分钟的自由时间,让学生进行各种自由练习。 1.自由消化练习。针对新授课中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有几分钟的独立思考,琢磨教师的示范动作和讲述的动作要领,自己进行动作练习。 2.自由组合练习。如武术、基本体操,在教师对集体进行教学后,让学生有几分钟自由结伴、配对、互帮互学练习。 3.自由提高练习。如体操(技巧、低单杠、支撑跳跃等)教学后,允许一部分学生在掌握了所教动作  相似文献   

11.
“尝试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尝试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模式和流程尝试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并把两者辩证地统一起来,在教学程序上体现学科特点附表1。传统教学过程中着重强调教师主导作用,教师讲解动作要领,学生再练习或边讲解学生边练,在教学程序上与尝试教学有所不同附表2。二、尝试教学与传统教学的特点尝试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让学生大胆去探索,从中体现出教师的引导作用。1主体性首先尊重学生,注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其次依靠学生,注重引导学生直接参与完成一系列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12.
在学习单杠跳上成支撑接前翻下时,学生对于跳上成支撑这个动作基本能完成,但接着做前翻下时,常出现学生上体前倒后,身体挂于杠上翻不过去的错误动作。经过教学实践发现,出现错误动作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在做前翻下动作时,由于过早地屈肘,造成身体重心下降至杠面以下,减少了前翻下的动力,导致前翻以后,整个身体挂于杠上,翻不过去。一、过早屈肘的原因1.学生的手臂支撑力量弱,特别是肥胖学生和力量素质差的学生,在跳上成支撑时,就出现了明显的曲肘,支撑时间稍长就会吃不消,如果给他们一定助力,自然能做好支撑动作。2.学生产生害怕心理,有些…  相似文献   

13.
在支撑跳跃练习中,通过手在器械上的“支撑”,使学生顺利完成跳跃动作。“支撑”作用发挥得是否良好,直接影响学生支撑跳跃动作的质量。因此,如何提高学生“支撑能力”,是支撑跳跃教学的主要任务。在教学或练习中,提高支撑跳跃“支撑”的方法有很多种,而对墙壁做推撑练习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其动作过程如下:  相似文献   

14.
单杠翻身上成支撑是以身体绕杠为轴的最简单的一种动作技术。它不需要绝对力量,但需要全身协调用力,在技巧上多下功夫。过去,教翻身上成支撑动作时,费时费力,教师需要反复做示范,特别是繁重的保护与帮助,一天3~4节课下来,累得老师腿麻、腰痛、两臂酸,而学生收效很小,单元结束,学生翻身上成支撑学会的竟廖廖无几,甚至到高中毕业能完成此动作者也屈指可数。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翻身上成支撑的倒教法,经反复实验,既省时又省力。在同等时间内,学生掌握动作快,特别是老师能够从繁重的保护与帮助的劳动中解脱出来。用倒教法,每个动作只需做1~2遍示范,再布置好学生练习任务,学生就能很快学会。在此与同行们交流一下。具体方法顺序如下:1.跳上跳下练习。主要是让学生锻炼胆量,熟悉杠性,不要求有很好看的动作。  相似文献   

15.
赵君 《体育教学》2012,32(12):71
在中学支撑跳跃教学中,学生在上板与踏跳时,一般会忽视双臂后引及前摆动作,易造成上板时上体快于下肢而不能积极主动踏板、下肢踏跳时不充分迅速、身体制动不够等现象,影响了第一腾空的动作质量.为此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加强学生双臂后引及前摆制动的动作练习.  相似文献   

16.
教学特色 自我尝试、体验运动,从而找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是本节课教学方法的主线,采用分散式教学形式可以增加学生的练习密度。在学习的过程中,着重于学生对排球垫球技术动作的学习,逐步解决排球垫球技术的各个要点——手型、击球点、锁肩、发力,引导学生在自我练习中发现问题,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从而在探究的过程中掌握动作要领。  相似文献   

17.
后蹬跑教学中,学生很容易出现如下错误现象:   1.似跑似跳地跳着跑; 2.后蹬腿蹬伸不直,蹋腰易做成后踢腿跑; 3.摆动腿大小腿折叠不充分,易做成踢小腿跑,难以形成摆动腿和支撑腿短暂的空中停滞交换; 4.上、下肢配合不好,动作不协调易形成提肩、弓背的动作; 5.学生做练习时放不开,总有一种难为情的感觉。如何纠正学生在练习时存在的问题,使教学达到应有的效果,我们在教学中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尝试,效果较好。   一、首先让学生明白练习后蹬跑的作用,决定跑的成绩好坏的直接因素有两个,即:步幅和步频,要想最大限度地增大…  相似文献   

18.
<正>一、情境创设要有目的性体育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任何情境的创设都是为学生的学习目标服务,一个巧妙的情景创设一定是紧紧围绕技能的学习与练习展开,并在情境中不断地提高练习的难度,促进技能水平的提高,让学生在情境中获得快乐的练习体验,从而达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如,水平一(二年级)《原地支撑跳上、跳下》一课,执教教师创设了"小青蛙"学本领的情境,通过"搭房子",让学生体会推手动作,预防运动损伤;通过"粉刷匠",2人一  相似文献   

19.
跳远是一个速度性项目,快速助跑、快速起跳是跳远的一个主要的技术要求。因此,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快速起跳能力,也是跳远技术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然而,在跳远技术教学的实践过程中,中学生往往出现“跑得快,跳不起”的毛病。目前在中学的跳远技术教学中,教师们普遍采用让学生在较短距离内进行反复练习,以掌握半程助跑起跳的技术动作,直到任务基本完成,再逐渐加长助跑距离来练习的方法。可以看出,采用这种练习方法指导学生进行练习,学生进行快速练习的时间明显减少,这不利于发展快速起跳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片段呈现1.垫上滚动练习(1)在海浪声音的伴奏下,学生跑着跳着来到自己的小垫子上;(2)在教师引导下练习前后滚动;(3)先在教师口令的引导下练习前后滚动。后听音乐练习。2.情境模仿小浪花,掀起“波浪”3.尝试探究(1)小组合作,积极创想模仿浪花的动作并小组练习。(2)反馈,展示学生所创编的动作;(3)学生(小组)选择其中的动作练习;(4)反馈,说说练习是要注意的地方。4.接另一项练习内容障碍(情景设计为过海礁)接力背景说明这是一次小学体育公开课上的一节课,执教老师在上二年级“垫上练习”中的一个片段。整节课上得还是比较精彩,围绕快乐的小浪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