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8 毫秒
1.
新新闻主义:另一种"真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欣  王凤 《青年记者》2007,(10):25-26
新新闻主义从产生到销声匿迹再到重生,一直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就是,一种融入了主观感受的报道方式是否违反了新闻的生命——真实性原则。事实上,并不是“新新闻主义”不讲真实性原则,而是他们所遵循的真实性原则是一种既新闻又学的真实性原则。他们试图在传统新闻的真实与学的真实中开辟另一种真实,以更完美地反映事实真正的“真实”。[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张珊珊 《青年记者》2007,(11):55-55
新闻专业主义是西方新闻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起源于19世纪末的美国,这一时期的美国处于独立报刊时期,记者成为了一种社会职业,并以尊重事实、客观报道为己任。20世纪初期的美国新闻媒体形成一种浪漫主义精神,在这种浪漫主义的指引下,许多编辑和记者都相信他们可以利用手中的舆论力量,来反映民众呼声,主持正义,打击社会黑暗现象,从而打开新闻专业主义的“美妙画卷”。到20世纪中期,新闻专业主义这一理念日渐成熟,成为“诠释和评判新闻事业的主导话语”。[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韩振亮 《新闻传播》2009,(9):108-108
“新新闻主义”这一词汇出现于19世纪初的美国新闻界,但其发展壮大却是在20世纪中叶,其出现的最初含义是“通过改进新闻写作和版面编排,使用大字标题和插图,以及内容的通俗化来迎合广大读者的兴趣。”新新闻主义,是实务新闻学中一种较为激进的报道方式。新新闻主义新闻报道。是以真人真事为写作基础,在新闻的写作中融入小说的写作技巧,比较注重对环境、人物内心世界、细节等的刻画.它强调“利用感知和采访技巧获取对某一事件内部的观点.而不是依靠一般采集信息和提出老一套的问题的手法。它还要求利用写小说的技巧,  相似文献   

4.
拜读贵刊2005年第9期夏雨禾先生的《透过“疫苗事件”看新闻报道的风险性》一文后,笔者觉得该文有夸大“疫苗事件”报道风险性之嫌。所谓“报道的风险性”,属于报道真实性的范畴。就“疫苗”报道个案而言,报道的风险性就是整个事件报道过程中,把疫苗作为“假疫苗”、“问题疫苗”、“夺命疫苗”报道而可能产生的不良传播效果。考察整个“疫苗事件”的报道过程,把新闻报道的风险性归结为新闻时效性俘虏客观性;媒介公正立场的缺失;(新闻媒体从业人员)急功近利、妄加猜测、不负责任报道行为;解决问题缺乏科学.对新闻事实过早的“盖棺定论”而使新闻报道缺乏深度等原因,都有失公允和简单,值得深入探讨。从新闻采访写作规律和认知规律看,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不仅涉及新闻事实与新闻真实的关系,还关系到如何把握新闻报道的过程和新闻的社会传播效果等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5.
张珊珊 《青年记者》2007,(11):55-55
新闻专业主义是西方新闻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起源于19世纪末的美国,这一时期的美国处于独立报刊时期,记者成为了一种社会职业,并以尊重事实、客观报道为己任。20世纪初期的美国新闻媒体形成一种浪漫主义精神,在这种浪漫主义的指引下,许多编辑和记者都相信他们可以利用手中的舆论力量,来反映民众呼声,主持正义,打击社会黑暗现象,从而打开新闻专业主义的“美妙画卷”。到20世纪中期,新闻专业主义这一理念日渐成熟,成为“诠释和评判新闻事业的主导话语”。  相似文献   

6.
电视新闻的故事化倾向有其理论基础,这就是盛行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的新新闻主义。新新闻主义是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它最显著的特点是将文学写作的手法应用于新闻报道,重视对话、场景和心理描写,不遗余力地刻画细节。新新闻主义被  相似文献   

7.
新新闻主义潮起潮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20世纪60-70年代出现的新闻学流派新新闻主义,在美国新闻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新新闻主义采访技巧独特,写作手法别致,它强调“利用感知和采访技巧获取对某一事件内部的观点,而不是依靠一般采集信息和提出老一套问题的手法。它还要求利用写小说的技巧,把重点放在写作风格和描写方面”。因此,新新闻主义在美国新闻界形成自己的门派。但是,在经历了短暂的辉煌之后,这一流派便基本上没有了市场,近年又受到进一步的清算。  相似文献   

8.
新新闻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新闻学领域的客观性原则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质疑与挑战,一种全新的新闻报道思潮——“新新闻主义”借机横空出世,它在报道观念和写作手法上,突破传统新闻学的陈规,给当时沉闷的新闻业注入了一股新鲜、异质的血液,在美国乃至西方各国引起震荡。所谓新新闻主义,  相似文献   

9.
胡丹  唐天啸 《新闻知识》2005,(11):70-71
网络“新闻专题”,指的是网络编辑基于对某一个新闻事件或某一新闻主题价值大小判断的基础上,将相关信息挑选出来以后将其组合、编排成为一个整体,使之作为一个特设栏目在线驻留,供网民浏览阅读。网络新闻专题通常是针对重要的、往往是正在发生和发展的新闻事件报道所做的一种报道。如此处理方法,网络媒介往往能方便受众参阅多方面的新闻及意见性信息,  相似文献   

10.
席文举  薛洪 《传媒》2002,(4):27-28
“新闻活动”就是在对新闻事件进行报道,发掘新闻事件社会效益的同时,利用新闻事件潜在所涉及的经济领域或经济事件,对某一个新闻事件进行追踪报道,以期在取得社会效益的同时,对该事件所涉及的经济效益进行挖掘,最终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现就报纸在从事“新闻活动”时,如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名电视新闻记者,在第一时间出现在新闻现场,对新闻事件做出报道,应该是一种永恒的追求。但是,由于种种客观因素的限制,谁都不能保证永远在第一时间得到新闻线索。那么当事件已然变为“过去时”,我们就不仅要重视新闻的第一落点,而且要追踪新闻的第二、第三落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预告性新闻是指报道“已经决定、即将发生的事件”(任晓云《时代呼唤预测性报道》)。这种新闻形式成为当前市民化报纸显现信息量、体现服务性的重要产品。大量刊登预告性新闻,是对“只有事件才构成新闻”的传统新闻理念的巨大冲击。  相似文献   

13.
介入式报道的"负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魏超 《青年记者》2003,(11):16-17
什么是介入式报道? 介入,即进入事件之中进行干预。介入式报道是指报道者对所报道的新闻事实表现出明显的主观参与意识,通过对某一新闻事件或问题进行报道,有意识地对事件的发展态势施以一定的影响,最终促进问题的解决,或达到某种效果而采用的新闻报道方式。介入式报道作为一种报道方式,可以追溯到西方19世纪末20世纪初黄色新闻盛行的时候。具有代表性的,是1898年赫斯特《纽约  相似文献   

14.
深度报道在20世纪20年代末于美国出现时,指的是解释性报道。记在报道新闻的同时也用事实来解释新闻的意义,反映主观力量。后来,深度报道演化为一种新闻理念和独特的报道要求。从体划分来说,它包括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预测性报道、系列报道、连续报道和组合报道。这些种类繁多的报道形式,已经成为纸质媒介和电子媒介的“常规武器”。尤其对于主流报纸来说,深度报道的分量和比重越来越占优势。仅以解释性报道为例,在美国,“一些名的大报,像《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等,解释性报道占了70%以上的版面”,“而西方其他国家,英国、法国、日本,一般都占据50%左右的版面。”(1)再如调查性报道,以“揭丑”称,在美国影响甚大,尼克松政府的水门事件、里根政府的伊朗门事件、克林顿的拉链门事件、小布什政府的情报门事件,都是调查性报道的杰作。  相似文献   

15.
法 拉奇是20世纪意大利著名的记者和女作家 ,她以新闻报道和文学创作蜚声世界文坛 ,是国际新闻界一颗耀眼的明星。曾两次获得意大利最高新闻奖———“圣·文森特”新闻奖 ,有关海湾战争的报道获得麦西纳最佳新闻报道奖。她的《风云人物采访记》一书被美国的教授们作为讲解采访技巧的典范作品。解读法拉奇的新闻作品 ,可看出丰厚的文学底蕴为其拓展了广阔的艺术表现空间 ,文学的视点使其新闻作品更具穿透力 ,更善于多层次、多角度地审视和剥离事物 ,展现出了许多记者“看不到”的东西。法拉奇的新闻作品深受新新闻主义的影响。新新闻主义是2…  相似文献   

16.
朱天香 《新闻前哨》2005,(12):45-45
非事件性新闻是相对于事件性新闻而言的。事实表明,非事件性新闻中,其实是有新闻事件的。我们探索非事件性新闻的事件化报道,其要领就是将非事件性新闻中的事件“拎”出来。 把问题“拎”出来 有些非事件性新闻在一个时期内处于平静的状态,就像平静的湖水中有危机,有问题。这些问题是长期形成的,有时反映在多个地方,多个事件上。把问题“拧”出来,就会一石击起千重浪,就会成为读者关注的“事件”。  相似文献   

17.
深度报道重要的特点是对事物的本质作理性的揭示。深度报道作为一种报道方式,起源于美国20世纪30年代兴起的解释性新闻,进入20世纪80年代,深度报道在我国迅速崛起。改革开放年代,新事物、新问题、新矛盾层出不穷,我国的深度报道顺应这一趋势,进入一个不断探索和实践的过程。 深度报道的特点1、重要性。重要性指题材重大,是重要的社会问题与新闻事件;意义重大,富有时代感,满足实际工作与广大群众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新新闻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流行于美国的一种将文学写作的手法引入新闻报道的新闻理念。由于与传统新闻学存在分歧,使其在世界新闻史上"昙花一现",但新新闻主义的合理成分仍被保留下来。本文以《南方周末》特稿为例,对其经典稿件进行文本分析,展示新新闻主义典型写作手法在南周特稿中的呈现,并分析新新闻主义在当今媒体新闻语态转变背景下对新闻文本革新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三度反复”是消息特有的一种叙述方式。指的是,从标题至导语,再到主体,三次重复叙述同一新闻事件。标题第一次用一句话报道新闻事实,起索引作用;导语第二次叙述同一新闻事实,补充标题,吸引读;主体第三次叙述同一新闻事实,补充导语,完全打开包袱。  相似文献   

20.
张萍 《新闻世界》2009,(3):59-60
新新闻报道是西方非常标新立异的报道类型。它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强调以小说笔法写新闻,由于兼具文学与新闻两种元素,因此它既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也被新闻界视为反传统的新闻流派,故有“新闻小说”、“非虚构小说”、“文学新闻”等别名。新新闻报道传人中国并影响新闻界与文学界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