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以大部制改革为背景,通过对大部制改革概念、内容等的概述,探究了民办高职院校开展大部制改革的必要性,并就民办高职院校大部制改革实践工作的具体实施办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提出“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健全部门职责体系”。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国务院组成部门由原来的27个减至25个,正部级机构减少4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提出“探索建立符合学校特点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政策,逐步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近几年我国高考生源持续下降,高职院校将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危机。因此,在高职院校探索大部制改革,改革管理体制、精简管理机构、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对去“行政化”、增强核心竞争力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院校     
《教育》2012,(20):14
山东大学:继续推进大部制改革6月初,山东大学大部制改革涉及到的8个机构16位正处级和38位副处级干部正式走马上任,这标志着该校推进大部制改革的第二步顺利完成。据悉,山东大学是我国最早进行大部制改革的高校之一,早在2009年底该校就对大部制改  相似文献   

4.
大部制改革是行政改革,也是整个中国社会进一步良性发展的必然趋势。党的十八大提出,要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健全部门职责体系。当前,大部制改革面临诸多问题和难题,精简事权是大部制改革的重点,部门利益是大部制改革的难点。大部制改革应在"小政府、大社会、强服务"的取向下,走"从上到下、整体协调、分阶段实施"的进路,关键是要观念突破,树立"以人为本"的行政理念;三管齐下,有效遏制部门利益膨胀格局;统筹兼顾,形成大部制改革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5.
大部制改革是行政改革,也是整个中国社会进一步良性发展的必然趋势。党的十八大提出,要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健全部门职责体系。当前,大部制改革面临诸多问题和难题,精简事权是大部制改革的重点,部门利益是大部制改革的难点。大部制改革应在“小政府、大社会、强服务”的取向下,走“从上到下、整体协调、分阶段实施”的进路,关键是要观念突破,树立“以人为本”的行政理念;三管齐下,有效遏制部门利益膨胀格局;统筹兼顾,形成大部制改革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6.
地方政府大部制改革的实质是转变政府职能。大部制改革的基本思路是通过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实现政府职能结构优化和政府职能转变的改革目标。地方政府大部制改革的基本原则应该集中反映改革的实质和目标要求。因地制宜、职能适应、有机统一、社会协同等原则确立了对地方政府大部制改革实践的指导框架,引导并规范地方政府大部制改革的方向。在地方政府大部制改革中,尚存在某些认识上的误区和实施上的不足之处,需要加深对改革基本原则的认识与把握。  相似文献   

7.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核心环节,是提高办学质量、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本文以四川东北部地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例,探索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措施与路径,总结四川东北部地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经验措施,以期能为其他经济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对高职教育的重视以及高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英语教学的改革一直是高职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文章在分析当下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剖析了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存在问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笔者根据分层教学的理论和教学模式,分析了当下高职院校分层教学的路径取向,以期对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改革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高职院校学分制管理改革应基于当前中国的教育状况,结合高职院校自身的特点和外部环境,依据相关的教育学原理和现代管理理论进行。柔韧性的学年学分制是高职院校学分制管理改革的目标,科学的课程设置是高职院校学分制管理改革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项目课程改革是"十二五"期间我国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首要难题。高职院校图书馆工作与项目课程改革之间的供求失衡,对整体推进高职院校项目课程改革具有直接和间接的负面影响。本文通过解析高职院校图书馆工作与项目课程改革供求失衡的主要原因,论证了高职院校图书馆工作与项目课程改革动态均衡发展的理想模型和传导机制,提出了实现高职院校图书馆工作与项目课程改革动态均衡发展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社会学理论和组织学理论为分析框架,研究中国高职院校正在经历的组织变革。在宏观层面上,在全球新自由主义的思潮下,高职院校正从社会公共机构向企业转变,将就业能力作为新的使命。在微观层面上,在新使命的影响下,高校在培养目标、专业发展、课程开发、教学方式、教师发展和内部管理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既符合以就业能力为核心竞争力的观点,也符合组织变革的冲击-反馈模式。一个潜在的后果是高职高专院校有可能退化为职前就业培训机构。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蓬勃发展,高职院校教师管理问题已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对高职教师实行有效的无薪激励,是促进高职院校组织目标和教师个人目标共同实现的重要途径。同时,在进行高职院校无薪激励机制设计时,应当充分考虑到高职院校及其教师群体的特殊性,才能真正做到有效激励。  相似文献   

13.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随着高等教育的扩张而增大,提升高职生的就业竞争力就需要改变其人力资本构成和人力资本积累的方式,同时也需要改变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人力资本构成,改变并积累高职院校培养特定规格毕业生的能力。2006年,我国高职教育场域启动以培养模式改革为核心的示范校建设项目。本文考察了示范校的建设过程,认为组织学习是高职院校新能力生成与组织变革的重要机制,但该机制的作用效果受到高职院校领导与组织管理体制、资源获得与激励机制、既有知识和可能获得的知识等因素的影响,并指出项目制虽能促进组织学习,也会产生学习陷阱,影响场域内的知识创新。  相似文献   

14.
基于"辽宁省教育厅高教处2008年独立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情况调研统计"结果,分析了我省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设置现状,比较和研究了人才培养模式特点与实施效果,为我省建设特色高职院校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学徒制授业模式在职业教育中的新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传统学徒制授业模式回顾和总结基础上,提出大力发展现在学徒模式,并结合教改实例,进一步探讨学徒制教学在现代职业教育中的新应用。  相似文献   

16.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analyze the recent development of Chinese vocational colleges from two perspectives: the adoption of employability as a new institutional mission and organizational changes in six areas. The analysis is based on a multiple-case study. The analytical frameworks are developed from sociological theory and organizational theory. This study argues that vocational colleges in China are experiencing substantial transformations. At the macro level, they are transforming from a social institution to industry under the neoliberal argument for globalization. Colleges adopt employability as their new mission. At the micro level, there are considerable change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new mission, in terms of program goal, program development, curriculum development, dominant pedagogy, faculty development, and internal management. The changes fit the rhetoric of employability as a core competency. There is a tendency that Chinese voc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will degenerate into training organizations for employment.  相似文献   

17.
Implementing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s a complex, unpredictable and time‐consuming process, which, despite the introduction of cross‐curricular attainment targets, is often ignored in Flemish teacher training curricula. This article reports on implementing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two teacher training colleges using seven criteria: participant engagement, instructor credibility, intention, functionality, self‐efficacy, school climate and evaluation. One college has a long history of cross‐curricular education, whereas the other college has just started. It was found that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es in the two teacher training institutions stagnated owing to personal and organizational obstructions. To deal with these constraints, several recommendations are suggested.  相似文献   

18.
高校组织员制度建设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组织员制度是我们党总结自身建设的历史经验、为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所创建的一项独具特色的工作制度。本文回顾了高校组织员制度的历史发展,在分析新形势下建立组织员制度迫切性的基础上,提出高校加强组织员制度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开放式创新对高等技术院校组织创新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放式创新即同时结合内外部的创意导入组织的结构与系统之中。本文即试图将开放式创新导入技职学校创新的经营中,希望能藉此开放式创新的思维与作法,对当前日益竞争的教育环境注入一股新的泉源活水。结论指出,高等技术院校可透过五点来进行组织创新:(1)善用因特网征求创意构想;(2)建立开放式创新平台网站有效运用卸任主管或其它人才的智慧;(3)运用企业界或研究机构的资源;(4)举办或赞助学校创新经营竞赛活动;(5)与他校策略联盟等方式实践开放式创新,有效达成组织创新。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