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比较教育学是从教育学中分化出来的一门最年轻的学科。但是,作为教育学分支的年轻的学科,近三十年出现的有教育经济学、教育社会学、教育未来学等等。所以,这个定义还不能准确表示比较教育。为了进一步了解什么是比较教育,我们必须研究一下比较教育的特点。比较教育的特点是什么,日本认为,比较教育特点有四:用比较研究法来研究教育是比较教育学的最大特点。研究对象是整个教育领域,这是比较教育学的第二特点。以现在为中心是比较教育的第三个特点。以国家为单位进行比较是比较教育的第四个特点。  相似文献   

2.
闫启鹏 《考试周刊》2012,(40):161-161
教育洞察法是比较教育研究的一种独特的方法,是英国比较教育专家埃德蒙·金关于教育的独创之举,是智慧思想和理性教育的结晶。教育洞察法丰富了比较教育研究方法的内容,推动了比较教育研究的长足进步,对后世比较教育研究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3.
再谈比较教育学的危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们要认识和走出比较教育学科危机,就有必要重新认识比较教育学科存在的基本理性:比较教育研究是教育科学知识的源泉;比较教育研究是思想的实验室;比较教育研究是批判的利器;比较教育研究是提供前沿服务的平台;比较教育研究是国际教育交流的论坛.  相似文献   

4.
比较教育研究的学术制度化和规范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比较教育研究的学术规范化受比较教育研究的学术制度化的制约,学术制度化涉及的重要问题是比较教育研究的知识资源利用,因此学科内的知识资源利用是比较教育研究的学术实质规范的前提;之所以出现比较教育研究的学术不规范,是因为比较教育研究中主体性自我意识的失却,因此确定和认同比较教育研究的主体,是比较教育研究的学术规范化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教育中的"比较"研究,是在一定条件下的命题。而"比较"命题要真正成立,就必须有一定的标准,并在一定的限度内提出。根据"比较"的命题条件,可以考量出教育比较研究在教育和比较教育学科中的位置以及与比较教育研究之间的关系,同时明确教育之"比较"是横跨于比较教育研究和教育比较研究中的一个领域。它的存在一方面可保持比较教育学科的独立性和专业性,另一方面还可保持学科的开放性。  相似文献   

6.
论比较教育研究的跨学科性——比较教育亚学科群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学科性是比较教育学的基本属性,在比较教育研究中存在着学科性质的争论,并出现了领域论、学科论、领域和学科双重论、跨学科论等观点.跨学科性是科学研究所具有的一种普适性,比较教育研究跨学科研究是由教育的复杂性因素决定的,体现出方法多元性、全面性、区域差异性等特征.比较教育研究的跨学科性的具体表现应该是比较教育亚学科群的建构,如比较教育社会学、比较教育政治学、比较教育经济学、比较教育政治经济学、比较教育文化人类学等.  相似文献   

7.
国别教育比较研究是比较教育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划分国别教育比较研究的类型对促进比较教育研究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基于"比较"概念的理解和马克思人类社会发展学说,可将国别教育比较研究的类型划分为单一民族国家教育比较研究、国别间教育比较研究、国际教育比较研究、发展教育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8.
《比较教育研究》是由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编辑的学术刊物,是比较教育研究学界的权威期刊。其前身是《外国教育动态》,创刊于1964年,“文革”期间停刊,1980年复刊,1992年起使用《比较教育研究》刊名。它除了介绍各国教育动态外,还对各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教育政策与改革、教育内容与方法等重点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9.
顾明远是当代中国著名的比较教育学家。他辛勤耕耘,开拓创新,建构了以比较教育的目的与方法、比较教育与文化研究、比较教育与知识经济、比较教育与国际理解以及国别教育研究为主要内容的比较教育体系。他首创中国比较教育学科点,拓展了比较教育的研究对象,创新了比较教育的研究方法,为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教育学做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为什么中小学教师和管理工作者要学点比较教育,这是比较教育的作用所决定的。怎样看待比较教育的作用,国外有两种观点:一种是“无价值论”。是以威巴(1864——1920)为代表的。他认为比较教育只是说明是什么,而不叫人们应当做什么。他们说,比较教育象航海学,航海学并不向船长说你应当往哪里去,它只是告诉你风向、潮流情况、暗礁与浅滩等知识,而决定前进方向的是船长。断定某种教育比另一种教育好不是比较教育学的责任。比较教育不对某国家的教育好与坏和作用做出评价或价值判断。“无价值论”者认为,作为实证科学的比较教育,必须保持其客观性,而否认比较教  相似文献   

11.
比较教育学     
比较教育学是从教育学中分化出来的一门最年轻的学科。它以比较研究法作为研究方法,对教育的整个领域,即对教育制度、教育行政、教育课程、学科教育以至教育思想、教育哲学等进行比较研究;而且这种研究主要是对现代的两国以上的教育作横断面的水平比较;它的比较是以国为单位、并把外国教育学看作是比较教育学第一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的。  相似文献   

12.
王广霞  赵青  赵子辰 《文教资料》2011,(35):125-127
为了能更好地理解教育技术的定义,作者分别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阐述了对教育技术的理解。横向比较是指在教育技术领域里一些相关的定义与教育技术定义做比较。纵向比较是指按年代顺序比较AECT的几个有重要影响力的概念。既然是比较,就必须有个标准,本文横纵向比较的标准分别是教育技术学与AECT94定义。  相似文献   

13.
王承绪、朱勃、顾明远主编的《比较教育》一书,是我国解放后第一本供师范院校使用的比较教育教材。它是我国从事比较教育研究和教学工作的同志经过三年(1980—1982) 辛勤劳动、多次讨论、反复修改而成的。它总结了我国前一阶段比较教育研究的成果,使这些研究成果更加系统化、理论化,是一本初步具有我国特色的比较教育著作,是对我国比较教育研究的一大贡献。  相似文献   

14.
价值问题是比较教育学科建设中的一个重大问题,研究比较教育的价值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实践意义和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本文从认识比较教育自身、明确比较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增强比较教育的学科凝聚力,以及有助于比较教育自身理论的构建等五个方面,分析了比较教育价值问题研究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5.
比较教育学科作为教育学科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在我国发展十分迅速。从哲学角度看,比较教育学科如同其它事物一样,其价值的性质与大小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其一是比较教育学科的性质,这是其自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其二是人们对比较教育学科的认识水平及自己对其需求的认识,这反映了人们对比较教育学科价值的认识水平;其三是比较教育学科的外部环境,这是比较教育学科价值实现的外部要件。因此,比较教育学科除了其自身健康发展之外,还必须为社会所了解和认识,并逐渐形成其所需的外部环境,只有这  相似文献   

16.
比较教育学始建于200年前欧洲民族国家初步形成时期,在其奠基者朱利安的著作中孕育了比较教育学的三个基本矛盾:比较教育研究的出发点是国际主义的,还是民族主义的;比较教育研究的目标是寻找教育的规律还是学习借用其他国家的教育经验;比较教育研究的对象是测量众多民族国家的教育成就,还是讲好他国的教育故事.比较教育学伴随着民族国家的发展而发展,直至20世纪末,比较教育研究的基本特点是"借",借用他国教育经验,借用其他社会科学的研究范式.在全球化的时代,比较教育研究的基本特点是多元,研究目的多元,研究单位多元,研究选题多元,研究范式多元.比较教育学科进入了"革命科学阶段".  相似文献   

17.
一、关于比较教育学的定义、特征 1817年,法国的朱利安首次使用了“比较教育”的概念。战后、特别是六十年代以来,由于形成了一些比较教育学派,人们对于究竟什么是比较教育,又产生了一些分歧或争议。目前,各种比较教育学著作或译著对此仍是说法不一。现行教材(王承绪、朱勃、顾明远主编)定义为“比较教育是用比较分析的方法,研究当代外国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找出教育发展的共同规律和发展趋势以作为改革本国教育的借鉴。”仔细琢磨,这一定义明显存在着值得商榷之处:其一“作为改革本国教育的借鉴”是研究比较教育学的目的,将它纳入定义中显然不必要。其二、比较法是该门学科的主要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8.
比较教育价值以及价值取向问题,是比较教育研究的一个中心主题。文章阐述比较教育价值的意义,以及从促进民族与文化融合、教育借鉴、国家和民族发展三个层面上来分析比较教育的价值取向,旨在使比较教育学者进一步明确比较教育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9.
方法论问题一直是比较教育学界十分关注的问题,这是由于比较教育学科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借鉴主义方法论、民族主义方法论、实证主义方法论是为比较教育方法论的历史传统,20世纪70年代以后则是比较教育方法论的现代变革时期,主要有人文主义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后现代主义方法论。基于方法论问题在比较教育学科的重要性,比较教育学界仍需关注此一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世界比较教育学会联合会,是当今比较教育学界一个极为重要的全球性组织机构。它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个附属非政府组织,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出席国际活动。世界比较教育学会联合会在促进比较教育学术研究、推动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促进国际教育和文化理解以及推动全球教育平等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