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兴趣是人认识需要的情绪表现,它是积极探索某种事物的优先认识倾向。有人把兴趣比作成功的桥梁,说它是教师点燃学生智慧火花的引火点。有了兴趣,学习就有了动力,思维就会活跃起来,学生就能克服困难,不断进取。学习英语也是一样。有了兴趣它就能促进学生对词、句、语法、段落、篇章含义的理解,能使学生在听课、阅读中享受到艺术的感觉。学习兴趣是在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教师要善于发现、引导、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兴趣的培育途径和方法很多,本文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尤为重要。1.注意通过阅读与欣赏,运用材料中…  相似文献   

2.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成功的基础,兴趣是点燃智慧的火花,兴趣是学习知识的动力。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教师的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也是搞好英语教学的基础。兴趣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关键,它使学生学习英语具有持久的动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重在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3.
著名教育家顾泠沅说:“在课堂教学范围里对教师最有意义的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也就是要使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感兴趣,对有了兴趣的事学生就会认真地把它学好.”这句话表明,兴趣是最强大的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然后主动地进行学习.  相似文献   

4.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光靠学生的自觉自悟是不能奏效的,光靠教师的说教、规劝也是不能完成的。我们知道,习惯是一种定型性行为,它必须经过长期、反复的训练才能形成。因此,在习惯养成的过程中,外部要有一种动力,推动学生持之以恒地进行反复强化的训练,这种动力就是兴趣。也就是说,教师要找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突破口,才能为习惯的养成奠定基础。突破口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5.
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与生俱来,也不会自发产生,它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加以培养。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可通过精心设计导语,创设乐学情境,强化成功体验,拓展学习空间,来激发、培养、发展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以兴趣为切入点,以兴趣激发动力,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兴趣是人们爱好某种活动或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本质的思想倾向和意识行动,它可以直接转化为动机,成为人们进行某种活动的动力.学习有了兴趣,就会有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反之则没有动力和积极性.正如宋代程颐所说:"未见意趣,必不乐学."正因为如此,我认为: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只要在语文教学中注意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能激活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使他们有一种高涨的波动的情绪从事语文学习,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师也能从中轻松地从事语文教学.学生乐学了,对语文科感兴趣了,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也就不是空话了.  相似文献   

7.
一、创设教学情境,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1.激发学生求知欲。动机是一切学习的原动力,它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主观因素,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前提。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其求知兴趣,才能使学生的学习具有持久的动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所以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就不会感到学习是  相似文献   

8.
兴趣是我们最好的教师,它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的最原始动力,它可以有效地点燃一个人学习的欲望,同时也可以帮助一个人建立对学习的信心。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定要重视兴趣教学。初中语文教学有几个兴趣点,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9.
李剑平 《师道》2010,(1):42-43
兴趣,在学习上叫做求知欲,它是重要的学习心理,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学科学习,首先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才能更主动、更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是教师的一项首要工作。很难想象,一个对语文学习毫无兴趣,感觉味同嚼蜡的学生,语文成绩能够有效地提高。那么,作为语文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呢?我以为,可以从以下一些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0.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凡富有兴趣的东西都能引起学生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学习、探究。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它直接影响到教师教学效果的好坏。学生学习兴趣的来源是多方面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笔者谈谈本人在生物实验教学中是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  相似文献   

11.
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说过:"兴趣是学好语言的前提,是学习的挚友,是发展智力的原动力,有了它才能使学生的智力开足马力;有了它才能使学生的智慧放射出夺目的光辉."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因为,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最有效的内部动力,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和教学成绩.  相似文献   

12.
小学作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通过几年实践,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1.作文兴趣要激活。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形成写作技能技巧,开发智力的动力源泉。它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兴趣是成功的动力,因此,教师在写作活动中,必须遵守教学兴趣性原则。  相似文献   

13.
兴趣是推动学生自觉学习的内在动力。兴趣在外语教学中占有特殊而重要的地位,它有助于教学目的的实现,有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这就要求作为一名英语教师要有过硬的业务素质、关爱每一位学生、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相似文献   

14.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贯穿于教师教学全部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它具体表现在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上,主要通过教学使学生将潜在或低水平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激活起来,成为有效动力,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多种学习的动力,如学生的态度、观念、兴趣,教师的授课艺术,对待学生的态度,关爱的多少,家长的期望,家庭的温暖,社会就业的压力等等,而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渴求获得知识、探索某种事物或参与某种活动的积极倾向,可以说,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中最直接、最活跃的推动力,如何激发学生这种内在动力,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5.
兴趣是行动的基础、是求知的动力,有了兴趣才有行为的主动。教师只有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作文氛围,扩大生活体验,积累作文素材,树立作文信心,才能解决学生作文的难题,学生的作文才会充满生机。  相似文献   

16.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一切有成效的工作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导条件.兴趣是思维的导火线,是学习的内动力,它可以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化为激活状态。因此教师有目的的创设生动活泼的情景,引起学生认知结构的不平衡,造成学生心理上的悬念,从而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做起.  相似文献   

17.
田青 《学周刊C版》2011,(12):142-142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源泉.是求知的起点,它能激发情感、培养意志、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学中,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兴趣在学习中是最活跃的因素,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诱思教学对教师主导作用的定向就是要变教为诱、变教为导,诱与导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线,它贯穿于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学生学习兴趣的诱发、体验情境的引入、思维活动的激活等都要由教师来启发、引导。  相似文献   

19.
动机是学习的需要,这种需要是社会和教育对学生学习的客观要求在学生头脑里的反映.它表现为兴趣、情感、意向、意图、信念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起着推动作用。学生不想学习,不爱学习,学习活动就难以进行下去,这常常是因为缺乏学习动机。所以,教师要不断地给学生输送动力,调动学习的情感,运用对学科的兴趣,培养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在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认识兴趣,也叫求知欲,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习也就有了动力。  相似文献   

20.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有学习的动力,教师要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和成长。笔者在多年的历史教学中,主要采取以下五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提高了其历史学科素养,为搞好历史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