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O宾格+VP"句是韩国语的一个基本的句法结构,在韩国语各类句型中与把字句的关系最密切。本文通过调查统计韩国小说《九刺鱼》,《七朵水仙花》和中国小说《北京人在纽约》,《骆驼祥子》的相应语料,讨论韩国语宾述句对应把字句的条件。  相似文献   

2.
《林兰香》中女姓亲属称谓词数量众多,包括血亲称谓、姻亲称谓和制度称谓.文章通过对《林兰香》中女姓亲属称谓词的分类研究,探讨其所蕴含的丰富历史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3.
《林兰香》中女姓亲属称谓词数量众多,包括血亲称谓、姻亲称谓和制度称谓。文章通过对《林兰香》中女姓亲属称谓词的分类研究,探讨其所蕴含的丰富历史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4.
李享银 《课外阅读》2010,(8):137-139
《红楼梦》中人物众多,它们之间的称谓也异彩纷呈。其所描写的场面及人物故事情节大都在荣府这个大家庭当中展开,但每个人物之间都较少使用严格意义上的亲属称谓,而是以社会称谓取代之,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源便是封建等级制度。在等级社会中,决定使用何种称谓的主要因素就是尊卑等级。由于中国是封建宗法社会和纲常礼教强大的社会,称谓更是具体地反映了这种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尊卑贵贱的等级关系。《红楼梦》中所使用的种种称谓正是这种等级关系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5.
从《易经》开始.就有关于隐士的记载.但称谓纷纭而杂乱.《二十四史》以及历代野史对隐士的称谓更趋复杂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隐士的类型各有不同。其文化内涵也各异.兹作一系统之梳理,对进一步研究隐士是必要的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思想中蕴藏着浓厚的生态观念.我们发现,佛教传人中土以前,中国上古时期的生态文化根性呈现为三种模式.这三种模式很难用现代语汇来称谓,《庄子》、《黄帝内经》、《春秋繁露》,略可成其楷模.这里意在从文本入手,通过对这三种模式之间理论结构的横向比较,来探寻中国古代生态文化早期成长的范式.  相似文献   

7.
由于近年来中韩两国在经济、政治、文化上联系日益紧密,继2000年初第一波韩流席卷中国后,2014年韩国影视剧《来自星星的你》热播,在中国掀起第二波韩流热风。近期播出的《太阳的后裔》以惊人的速度改写了《来自星星的你》的收视神话。距1993年崔真实的《嫉妒》在中国播出已有23年,韩流来华的方式也逐渐由单纯输出变为合作,而《太阳的后裔》作为首部中韩同步播出的韩剧对中国观众的影响更为突出,特别是对中国青少年一代影响极大。通过研究韩国影视对中国当代大学生的影响,促使大学生以理性的态度对待韩流文化,并从中汲取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8.
与禅门清规相应,禅宗有一套完整的称谓系统。文章以杨亿《古清规序》、宗赜《禅苑清规》和德辉《敕修百丈清规》为主要考察对象,对禅宗职事称谓及其流变作了详细的描写和分析。禅宗职事称谓既折射出早期丛林内部上下平等、共助和谐的融洽关系,也体现出僧团内部组织严密、管理科学的运行机制,同时还反映了禅宗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9.
称谓是言语交际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同一指称对象称谓的转换,可以调节人物之间的社会关系。本文以《郑伯克段于鄢》为例,分析称谓转换所传递出的社会功能,从而进一步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10.
缅甸语称谓系统不仅是缅甸文化的一种反映,同时体现了缅甸的社会关系。通过对缅语的人名称谓、社会称谓和亲属称谓系统进行探究,旨在揭示各称谓系统的特点和称谓方式,理清不同称谓之间的异同,勾画不同场合、不同身份以及不同职业之间的称谓习惯和称谓规约。  相似文献   

11.
︽高考之前话称谓︾补正江苏高邮市界首中学宋文权任俊荣先生的《高考之前话称谓》(见《中学语文教学》1996年第4期)一文对古代的称谓现象作了比较系统的归纳总结,可算是中学古代文化常识助学的一篇佳作。然其在某些方面尚有疏漏,个别处说法亦似可商榷,因而还很...  相似文献   

12.
称谓,交际者互指或自称之名称,古今不同,中外有别。《三国演义》中的称谓种类繁,数量大,这些称谓突出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三纲五常、伦理道德。从《三国演义》英译本中收集了12个含有称谓语的句子,通过从关联理论角度对它们进行对比、分析,从而证明关联原则既适用于称谓语翻译的评价,也适用于称谓语翻译的实践。  相似文献   

13.
称谓词语往往使用在人与人之间相互称谓的交际行为中。人们使用称谓词语时,能够反映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群体,在使用称谓词语时,体现出了一定的语用原则。通过分析当代大学生使用称谓词语的语用原则,探查其中所蕴含的社会文化心理,对促进大学生规范使用语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归纳一部最近非常受欢迎的美国电影《功夫熊猫》对中国化称谓的处理;从文化符号学的角度,分析其使用这些处理方法的原因及达到的效果。从而研究这些方法对中英文称谓翻译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亲属称谓是对家庭成员及有关亲戚的称谓。人与人之间纷繁复杂的关系直接导致了称谓词语的繁杂。本戏文中逾以百计的称谓词语便是明证。人际关系的复杂性体现在书面上便是人际间相互称呼的多样化,对称谓词语的研究,因其切入点不同而分类各异,本文对现存最早的南戏《张协状元》中的亲属称谓词作了全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汉语的称谓语丰富多样,在具有礼教宗法传统的中国社会里,称谓是一种极具文化内涵的语言现象。文章以能真实反映魏晋面貌的笔记体小说《世说新语》为对象,从尊称、谦称、昵称和蔑称入手,考察了《世说新语》的情感态度称谓系统,并进一步探索了儒学和玄学对当时的人们思想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大连大学学报》2016,(4):21-25
《中韩自由贸易协定》的正式签署,对中韩双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延边州由于语言、文化、地缘等因素,面临着尤为巨大的机遇和挑战。韩国是延边州重要的对外贸易伙伴,协定签署后,延边州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发展壮大对韩贸易往来,进一步推动延边州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杜芳  王松岩 《现代语文》2009,(11):79-80
一个民族的语言中,称谓越丰富,越复杂,说明这个民族越注重区别人的身份与地位。《橘子红了》是一部中国传统文化气息很浓的电视剧,但却在人物称谓上出现了错误,使得整部剧的文化传统气息受到了影响。该剧中“秀禾”这一人物的称谓是错误的,本文将对此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称谓反映人的社会属性,反映人际关系的价值观念.称谓跟社会结构、政治背景、传统观念密切相关,也跟具体的交际场合、交际对象、交际目的密切相关.因此,研究人之间的称谓情况能够反映社会文化的一个侧面.出于这一目的,我们调查了巨著《红楼梦》人物的称谓情况,并且进行整理和分析.《红楼梦》是一部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书中所及荣宁二府人口四百多人,加上亲戚、同僚、朋友、熟人、街坊等府外人物,全书人物五百以上.人物关系错综复杂,交际场合千变万化.作品写于18世纪40年代中期,作者曹雪芹、高鹗是旗籍  相似文献   

20.
中韩两国自古以来文化交流非常密切,各个方面都有着极深的渊源。特别是明清时期,随着中国书籍大量传入韩国,韩国的古代文学受到了中国文学极为深远的影响。成书于16世纪明朝中叶的《西游记》以其神奇瑰丽的想象和独特的艺术价值,在古代韩国备受重视和欢迎,很多韩国小说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它的影响。笔者以《九云梦》和《洪吉童传》为例,通过对比它们与《西游记》的相似之处,从中窥探《西游记》对韩国古小说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