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老石 《传媒》2003,(3):54-54
近日《中国青年报》、《北京青年报》披露了所谓“中国第一月嫂”刘洁诈骗财钱的劣迹,原内蒙古乌海市医院护士刘洁利用人们重视儿童早期教育心理,被众多媒体包装了“中国早期教育创始人、中国最具实践经验的早教家”、“天才之母”等一大串盛誉,骗取了众多家长钱财,被众多顾客告到公安机关。在这场骗局中,除媒体吹捧外,起推波助澜作用的还有某中央级媒体记者周兴旺写的一本《赢在起点——中国第一本成功早教案例分析报告》,书  相似文献   

2.
近日《中国青年报》、《北京青年报》披露了所谓“中国第一月嫂”刘洁诈骗钱财的劣迹,原内蒙古乌海市医院护士刘洁利用人们重视儿童早期教育心理,被众多媒体包装了“中国早期教育创始人”、“中国最具实践经验的早教家”、“天才之母”等一大串盛誉,骗取了众多家长钱财,被众多顾客告到公安机关。在这场骗局中,除媒体吹捧外,起推波助澜作用的还有某中央级媒体记者周兴旺写的一本《赢在起点———中国新闻爱好者2003/7第一本成功早教案例分析报告》,书中对刘极尽吹捧之能事,措词之肉麻,吹牛之大胆,令人唏嘘,周竟然编造了白岩松的儿子是刘培养…  相似文献   

3.
严平 《新闻三昧》2003,(4):24-24
2月8日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原青少年研究室主任谢昌逵在媒体上揭露,一个“中国第一月嫂”的媒体炒作,是个恶性骗局。 2002年8月28日,他从北京一家报纸上看到整版文章《月嫂刘洁》。此文说,刘洁从事早期教育卓有成效,20年来经她指导的孩子有2000多名,个个都是同龄孩子中的佼佼者。谢昌逵还买了新华社介绍刘洁育婴理论与实践的专著《赢在起点——中国第一本成功早教案例分析报告》。此书说,刘洁是中国民间早期教育的创始人、  相似文献   

4.
书店里有关网络经济的书,一半以上是IT记者所著;伴随一场足球十强赛,就有十几种足球记者的角逐书场;从安顿的《绝对隐私》到唐师曾的“畅销书系列”(《我从战场归来》等4本),再到吴晓波的《大败局》、李响的《零距离》、以及唐守业的《惊吻罗布泊》、周兴旺的《湖南  相似文献   

5.
提起李尚志,中国新闻界的同仁和许多读者都不会陌生。这位被誉为“中国政坛摄影师”的新华社高级记者,曾第一个报道全国人代会上有代表投弃权票,第一个以第二人称写消息,第一个把毛泽东写成“人”而不是“神”,……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报刊的读者都曾读过李尚志的作品。 应本刊之邀,李尚志同志将陆续撰文,回忆他担任党中央和国家重大新闻报道的专职记者期间的采访故事,冠名以《中南海采访漫忆》专栏,在本刊连载。青年新闻工作者们可以从中学习这位名记者的采访作风和艺术,读者也可以了解一些鲜为人知的新闻内幕。  相似文献   

6.
从伊拉克战争看——美军军事新闻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青 《军事记者》2004,(7):9-10
最近看到新华社驻海外记者将伊拉克战争时的报道汇集成《直击伊拉克战争》一书,结合本职工作经过几番思索,我将要说的话归结在现代战争军事新闻宣传管理艺术上。  相似文献   

7.
记者若想从采访对象身上了解到情况,必须使用提问来诱导对方开口。《怎样当好新闻记者》一书的作者杰克·海敦指出:“大约有百分之九十的新闻是部分或全部以访问,即向别人提出问题为基础写成的。”美国《塔尔萨论坛报》记者鲍勃·福尔斯曼曾说:“笔下的功夫不强照样能当一名出色的记者,但不善于进行访问是绝对当不好记者的。”他们的话都是经验之谈,充分表明了采访提问对于新闻记者而言的重要性。一、与采访对象建立亲近感。新闻记者采访某个对象,大都是第一次接触,熟悉与信任无从谈起。在采访对象的心目中,记者就是一个陌生人。而…  相似文献   

8.
2005年9月2日到18日,我参加共青团中央和秦皇岛团市委组织的“长城结——200500华青年长城万里行”活动,驾驶吉普车从明长城起点老龙头出发,沿着长城一路行驶到嘉峪关。在行进途中,每天发回一篇报道,在第二天的早新闻中播出。在秦皇岛市的各家随行媒体中,我每天都是第一个把稿子传回单位,充分体现了广播新闻迅速快捷的优点,从中我也深深感到新的通讯设备、采访器材是保证广播新闻时效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名地市级报社的记者,本人一直从事舆论监督报道。近几年来,采写的700余篇舆论监督稿件,在社会上都引起了不同程度的反响。然而,这里记者想说的是,几年来,本人在关注民生、民情、民意,采写大量舆论监督报道的同时,也让报社当了三次被告,打了三场新闻官司,为此记者也曾作为被告方之一,多次参与法庭辩论。现在看来,无论这几起新闻侵权官司是输是赢。都不太重要了,重要的是通过打官司,  相似文献   

10.
陈剑文  周芳 《新闻前哨》2002,(12):14-15
2001年8月26日,《湖北日报》推出了一组报道:围绕襄樊监狱服刑人员王树祥一步步成为辞书纠错行家的事例,刊发了消息《一份生动的维护人权记录》、通讯《新生的脚步》和法学专家访谈《“王树祥案例”是维护人权的例证》。这一组独家的、特别视角的报道一经刊出,在读者中产生强大反响,法学专业人士、监狱服刑人员、管教干部纷纷发表看法,省监狱局局长也约见记者。为此,记者又围绕这一案例采写了4篇《“王树祥案例”纵横谈》,最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组合式报道。《湖北日报》评报专家撰文评价这组报道时称,它无异于中国一部真实…  相似文献   

11.
来自西方国家同行的信息 上海期货交易所前任老总是新闻记者出身,他在和我交流时说,他接待过日本的经济记者,日本记者说,中国经济记者的权力真大,想报什么就报什么,想怎么报就怎么报,有的报道一看内容就知道记者“超越权限”了;有的报道则很“外行”,话说不到点上:有的轻率地、主观地做判断、下结论,误导受众、影响市场等等。比如,期货是很专业的,市场反应也很敏感,不是什么记者都可以报的,也不是期货领域里的什么事情都可以放到媒体上传播的。  相似文献   

12.
俗话说:“题好一半文”,新闻标题怎样制作才能生动、活泼?一位老编辑告诉我:“标题要想做得活,动词一定不可缺。”他还给我举出两个例子:一是《参考消息》报曾经登过一则标题,叫《中国鞋在德国“踩”住意大利》。你看,他不说中国鞋在德国多么畅销,已经超过意大利了。而是用了一个动词“踩”字,既形象,又贴切,对比鲜明,把意大利“踩”在下面了,映衬出中国鞋的畅销。二是《北京晚报》有过这样的标题:《记者盯上了中国入世》,一个“盯”字把记者们对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关注程度充分显现出来,“盯”住不放了。老编辑的经验对我很有启发,我便…  相似文献   

13.
借书租书买书读书写书李彬我上小学时,正是五十年代初期。当时的书少且紧缺。我常用弹旦子赢来的破璃球去换书看。那时的书,大部分是线装的。《三国演义》、《水浒传》、《三侠五义》、《大五义》、《小五义》、《续小五义》、《江南酒侠传》等等,差不多都是靠了“换”...  相似文献   

14.
近来,在西单图书大厦和王府井书店的“十六大图书专柜”上都在热销一本名为《速读中国》的书,这本书是新近由北京晚报深度报道部记者所作的《速读国家数字》系列报道结集而成的。  相似文献   

15.
我同《中国记者》这位老师相识,还是在她创刊之初。1986年底,当我从《新闻业务》上看到次年三刊合一的《中国记者》创刊的消息,立即对她的内容介绍产生了兴趣,当即决定自费订阅,把这位不见面的“家庭教师”请进门。 《中国记者》就这样闯入了我的生活。她品位高,质量好,内容丰富且又图文并茂,深深地抓住了我和我的同事们,就连我正在读小学的女儿也受到感染。她和我“约法三章”,每期的《中国记者》一到,必须拿回家让她先睹为快。有一次,我突然发现宝贝般珍藏的几本《中国记者》竟不翼而飞了,火冒三丈叫来女儿:“你说说,我那些书都哪去了?”她也不示弱:“不就是几本书嘛,还值得你发火,你看完了,借给我的同学看看还不行?”啊,原来如此!没想到《中国记者》有那么大的吸引力,把孩子们也抓住了!我真为她高兴,提笔写成一篇文章:《愿<中国记者>培育出一代又一  相似文献   

16.
《中国记者》是我喜爱的读物之一。尤其是“一得录”、“新闻采写讲座”、“地方报台”、“说长道短”等栏目,每期都通读了,受益匪浅。在我周围的同行中,也对《中国记者》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但也有美中不足。例如1988年11期第29页《写稿的朋友今何在?》一文的开头“我在一张全国性的报纸工  相似文献   

17.
改进会议报道,这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最近看了《中国记者》2006年第一期的两篇文章——《政策解读的意义与原则》、《政策解读报道:来龙去脉皆新闻》,颇受启发,借此也发表一点拙见。  相似文献   

18.
当二十一世纪的阳光穿过世纪长廊走来时,《新闻与成才》以更加成熟的形象———《军事记者》展现在我的面前,给了我一片自由驰骋的空间。如果说《新闻与成才》是我相识已久的朋友,那么《军事记者》就是我“一见钟情”的恋人;如果说是《新闻与成才》带我走进了“新闻”的世界,那么《军事记者》将带我走进更加广阔的“新闻”天地,去感受和领略信息时代的“新闻”气息。《军事记者》是我的精神食粮,已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养料。每当她因投递晚点“失约”时,我就会心情焦急烦躁,非跑到收发室问个究竟,甚至打电话向函授中心的老师询…  相似文献   

19.
当记者几乎天天都要写新闻,但要获个大奖却不容易。我做记者十余年,也淘得一点“金”。这其中《农民出资奖园丁》荣获河北新闻奖二等奖,新华社也给以播发,给我的感触很深。我觉得要写出好的获奖作品,唱好“识金”、“抢金”、“掘金”的“三部曲”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20.
《新闻传播》2006,(10):42-42
《办报参考》2006年第5期转发《青年记者》的文章《恶性事件新闻编辑思想》。 文章说,面对频繁发生的恶性事件,要树立正确的编辑思想,首先是处理好这一“两难”选择:报道新闻事实和防止恐怖“传染”。受众要知道新闻事件的真相,隐瞒不报或极度渲染,都不应是编辑所采取的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