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董亮 《兰台世界》2013,(10):10-11,146
<正>张学良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被周恩来总理誉为"民族英雄,千古功臣"。张学良的一生是爱国的一生,爱国主义可以说是张学良的灵魂,他将爱国主义贯彻到方方面面的工作之中。在主政东北时期,张学良尤为重视发展东北教育,并且将爱国主义作为教育的核心,形成了"教育救国、重教兴国"的教育思  相似文献   

2.
张学良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是抗日救国的典型代表,从九一八事变中因为奉行"不抵抗政策",成为"不抵抗将军",到西安事变兵谏蒋介石联共抗日,被称为"千古功臣",张学良的抗日爱国精神为世人所称道.本文试图从不同角度对其抗日思想的形成与实践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柯云  丽阳 《档案时空》2013,(3):37-41
少帅张学良处死杨宇霆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少帅年轻气盛,一时的冲动所致;一种说法与他的军旅夫人谷瑞玉有着密切关系。原来那是一段鲜为人知的秘闻。美女帅哥,一见钟情1922年初春,北国江城,虽然被无情的北风搅得大雪纷飞,遍地皆白,但悄然而来的春色早已染绿了古城。3月下旬的一天傍晚,"荟芳游廊"灯火辉煌,舞池里红男绿女相互簇拥着各自  相似文献   

4.
一 1936年12月12日,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和杨虎城实行兵谏,迫使蒋介石答应"联共抗日".之后,蒋介石被张学良护送回南京.谁料张学良就此一去不返,被蒋介石软禁. 1937年初,张学良将军由南京被秘密转移到蒋介石的家乡--浙江奉化溪口镇附近的雪窦山禁锢.  相似文献   

5.
1990年6月1日,是张学良的九十大寿。祝寿之后,张学良便争取到赴美国探亲的权利。于是,便有了吕正操赴美国探望张学良之秘事。一张学良赴美登机时,吕正操正在解放军总医院住院。1991年4月10日,张学良的侄女张闾蘅又从美国回北京,向吕正操介绍了张学良的近况,并转达张学良的意见:  相似文献   

6.
有关九一八事变时不抵抗政策,多年来都流传说:是蒋介石下令让张学良不抵抗的,但后来又把不抵抗的责任都归到张学良头上。张学良替蒋介石背了黑锅。这里专门介绍张学良晚年对此问题的说法。  相似文献   

7.
悠蓝 《湖北档案》2011,(10):46-46
1938年10月,张学良被蒋介石的宪兵从湖南郴州苏仙岭押至凤凰山。本来,军统局头子戴笠想把张学良长期幽禁在远离战火的郴州,可没想到张学良在郴州时,有一次进郴州城里理发洗澡,归山时忽然在大街上与一位正在那里驻防的东北军连长邂逅。特务队长刘乙光担心张学良在湘南幽禁的消息走漏,马上请示戴笠,连夜将张学良秘密转移到了沅陵。  相似文献   

8.
吕春 《档案天地》2007,(5):20-21
从1946年被秘密押解台湾到1956年,张学良在井上温泉被囚禁了整整10年,这期间,张学良除了记日记,或有个别朋友来访偶尔写些诗外,大部分时间是在读书,对于往事、家事,只留在记忆中,他不愿意去回忆……  相似文献   

9.
有关九一八事变时不抵抗政策,多年来都流传说:是蒋介石下令让张学良不抵抗的,但后来又把不抵抗的责任都归到张学良头上。张学良替蒋介石背了黑锅。这里专门介绍张学良晚年对此问题的说法。 张学良晚年多次谈及九一八事变时的不抵抗责任问题。他反复说明,九一八事变时下令不抵抗者,是他自己,而不是国民政府中央。他是在获得自由的情况下谈这一问题的。 1990年,日本广播协会采访张学良时,张学良说:九一八事变时,“我认为日本利用军事行动向我们挑衅,所以我下了不抵抗的命  相似文献   

10.
王春华 《湖南档案》2009,(11):25-27
1936年12月12日,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和杨虎城实行兵谏,迫使蒋介石答应“联共抗日”。之后,蒋介石被张学良护送回南京。谁料张学良就此一去不返,被蒋介石软禁。1937年初,张学良将军由南京被秘密转移到蒋介石的家乡——浙江奉化溪口镇附近的雪窦山禁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