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近年来,钟祥市长寿镇成校立足本镇实际,充分发挥成校五小基地(小猪栏、小鱼池、小果林、小菜园、小餐馆)的优势,采取多形式开展农民科技培训,为全镇培养了一批科技能人。一是集中办班,分期培训科技骨干。首先抓全镇235名村、组干部和160名技术骨干培训,做到一个不漏;其次抓3400名科技示范户户主的培训,实行点名注  相似文献   

2.
湖北省郧县职教中心是一所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学校。目前,已开办专业11个,其中农业类专业5个,有各级各类职业技术教师93人,在校学生1208人,初步建立了职前、职中、职后、校内、校外教育相结合,融学历教育、非学历培训于一体,辐射乡、村成校、农村普通初中的职业教育体系。近5年,我校累计培养初、中级技术人才3000人,举办各类中、短期培训班316期(次),培训乡、村、组干部、农民7万余人,培养科技致富带头人和企业在岗人员5600余人,开发,推广农村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3.
荆楚风景线     
罗集镇成校引科技进农户钟祥市罗集镇成校采取多种方式引科技进农户,使全镇掀起了科学种田、科学养殖的新高潮。自1993年以来,罗集镇委、镇政府便把每年培训1500户农民作为科技兴镇,提高农民科技素质的一项重要举措。6年来,全镇共培训农民10300人次,其中85%的农民掌握了1~2门实用技术,并涌现出800多个技术示范户。通过科技培训和科技扶贫,  相似文献   

4.
为使郧县尽快步入全省教育兴农示范县行列,根据上级精神,郧县制定并下发了《关于创建教育兴农示范县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主要内容如下:构建两大体系,完善教育培训和科技成果推广转化体系。一是构建和完善农村劳动者的教育培训体系,建设和发展各级成校342所,初步形成县、乡、村三级教育培训网络;二是构建和完善农村科技成果转化推广体系,与农业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所  相似文献   

5.
为了适应21世纪教育创新的需要,谷城县根据当地农业产业化的需要,扎实开展乡镇、村成校师资培训,努力提高成校教师文化科技素质,力争用2~3年时间,实现成校教师持证上岗。图为成校教师在培训班上听课及参加食用菌生产实习的情景。  相似文献   

6.
荆楚风景线     
谷城县科技型农民挑大梁目前,谷城县80%的农民已走出了一条依靠科技致富之路。据统计,“十五”期间,该县、镇、村三级成校网格结合本地经济发展的实际,共开展茶叶种植、食用菌栽培、山药病虫害防治、以及禽畜水产养殖等培训班600多期,深入田间地头现场指导400余次,使全县“户户都有科技明白人,村村都有科技致富带头人”;同时,全县各镇、村通过多种形式为农民订阅各类科技刊物、报纸2万余份,并定期组织县、乡、村成  相似文献   

7.
一、在全省启动“教育兴农示范县”创建活动(具体指标、评选办法另行下达)。以创建“教育兴农示范县”为动力,深化农科教结合,大力开展实用科技转化推广,加强县、乡、村成人教育网络建设,全年乡镇、村成校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300万人次,培养科技致富带头人10万人,继续创建一批省级示范乡镇成校。二、大力开展扫盲和扫盲后继续教育。要不断探索扫盲工作的新措施、新方法,巩固提  相似文献   

8.
乡镇成校如何发挥两个效益,引导农民脱贫致富,是时下一个热点课题。根据我们的实践,我认为,大办成校专业基地,是乡镇成校发展的必由之路。专业基地要成为示范、培训、创收三结合的基地,要真正成为培训实体和经济实体。一、为什么要进行专业基地建设1、是深入办学的体现。乡成校创办之初,只能印印资料,办办墙报,或依靠行政力量,组织农民来校  相似文献   

9.
荆楚风景线     
教农携手共创科技示范园 6月14日上午,郧县柳陂镇教委主任王光林,带领一支由19名教师组成的支农服务队,到本镇舒家沟村与19家温室蔬菜种植专业户“联姻”,共建科技示范园。这是该镇实施教育富民工程的又一新举措。万亩蔬菜地是柳陂人脱贫致富的摇篮。近几年该镇正在兴起日光温室热,期以开发种植潜力,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然而,一些农户在种植结构、栽培技术、环节管理等方面缺乏适应能力,导致高投入低产出。有的甚至把投资1万多元建造的温室又变为露地,种植菜  相似文献   

10.
荆楚风景线     
村支书主讲红薯栽培技术课从3月6日起,郧县青曲镇洪门铺村成校增添了一门新课程——“红心王”栽培技术。主讲教师是村支书康邦洪。这是他为带动全村经济发展,使村民整体致富而提交两委会讨论后作出的决定,也是他无私奉献3年心血的实际行动。1996年春天,康邦洪打听到河南省培育出了红薯新品种“红  相似文献   

11.
乡镇成校如何从本地实际出发组织广大农民参加实用技术短期培训,直接有效地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呢?我们旧口镇成校的做法是:一、根据本地经济特点因地制宜确定培训内容短训内容可以包罗万象,但必须因地制宜。近年来我们坚持  相似文献   

12.
农村经济的腾飞,新世纪宏伟蓝图的实现,离不开乡镇成校教师的智力支持。因此,乡镇成校教师应具备以下四种精神:一、科学精神当今时代,科学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已从根本上改变了生产力的结构,改变了劳动条件和内容,促进了生产劳动的智力化。因此,乡镇成校教师应树立崇尚科学的精神,掌握现代农业各种种植、特种养殖的高新实用技术,才能更好地利用成校阵地培训科技致富带头人,帮助农民致富、促进农村经济腾飞。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在中央和省委一系列精神指引下,在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一系列批示精神鼓舞下,全省各地在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施农科教结合和科技转化推广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如下明显成效:1.广泛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培养了一批科技致富带头人。各县市成人中专、职业中学和乡镇成校按照“围绕资源搞开发,围绕市场上项目,围绕项目抓培训”的原则,对农民进行各类实用技术培训,提高了农民吸纳和运用实用科技的能力。去年共培训了300多万人,并将  相似文献   

14.
荆楚风景线     
郧县教育为农村经济“导航”新年伊始,郧县教委即结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教育活动,围绕当前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农民缺信息,少技术,经济发展缓慢等突出问题,开展了“教育兴农示范乡镇”创建活动,把过去的发展校办产业“单为学校创收”改变为现在的“既为学校创收又帮助农民致富”,发展壮大了一批骨干校办产业,加强了校办基地的示范指导作用和产业项目的引进开发工作,积极开展科技培训和科技推广,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经济,切实解决了当前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实际困难。截止目前,全县已利用校办基地举办各类种植适用技术培训班58期,培训农民2.3万人(次),其中钳蝎养殖已辐射到17个乡镇1500农户,3500户农民参与了姬菇种值。郧县教委重视校办基地建设和新项目、新技术的引进与开发。  相似文献   

15.
荆楚大地     
钟祥市旧口镇坚持“三个结合”,抓好科技培训,深受农村干部和农民欢迎。①内外结合,镇成校先后与华农大、省林科所和钟祥市的水产、林业、畜牧等局,签订有技术培训和经济开发合同,开展经常性技  相似文献   

16.
郧县位于鄂西北秦巴山区,地处鄂、豫、陕三省交界,是一个集“老、少、边、山、库”于一体的贫困县。实现“两基”目标以后,我们坚持教育服务“三农”的方向,大力实施教育兴农工程,进一步增强了教育的服务功能,提高了服务实效,有力的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并在服务中较好地实现了教育自身的创新与发展。近3年全县共创建省级示范成校1所,市级示范成校3所,县级特色成校10所;划拨、建设成校基地14636亩,举办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3375期次,培训乡村干部、农民和各类实用技术人才16.7万人次,培养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1.4万人;累计建设校办产业基地584个,引进和推广软盘育秧、茶叶无性繁  相似文献   

17.
竹根滩镇成校下辖32所村成校。为了配合实施燎原计划,促进本地经济发展,近年来在如何办好村级成校上作了一些探索:一、选聘勤劳敬业的领导班子对32所村成校的领导班子,由镇农科教办公室负总责,教委和成校协助进行考核,村成校领导班  相似文献   

18.
荆楚风景线     
郧县涌现大批“家庭科技小能手”郧县杨溪中学学生江成兴运用在校所学的技术,指导家人搞大棚种植西红柿、辣椒等蔬菜,比去年提前了半个多月上市,价格格外走俏,预计收入要比去年多500元。据统计,在郧县像江成兴这样的科技小能手共有1000多个。尝到科技甜果的农民们对学校推行的素质教育大加赞赏。受传统渎书思想的影响,郧县许多农民把孩子读书的目的定位于考大学。因此,今年学校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积极提倡“减员”时,许多家长怕因此而耽误了孩子,有的甚至认为学校“不负责任”。鉴此,该校首先做好素质教育的宣传工作,通过召开家长会、师生座谈会,帮助家长和学生树立正确的教  相似文献   

19.
在水欢人笑的堵河养殖场,在四季如春的柳陂观光农业示范园,在海拔千米的高山经济林,在一展如平的安阳反季节瓜果基地……在郧县的山山水水,沟沟岔岔,随处可以感受到浓浓的科技气息。开教育渠、引科技水,灌农业田,结富民果,是郧县500余所学校、6000多名教师,近13万名学生的夙愿和不懈追求。他们用满腔挚热的情怀,战天斗地的豪气,在漫漫郧山汉水间架起了一座座让农民走上科技脱贫致富的金桥。  相似文献   

20.
乡镇成校必须形成自己的一套办学模式,才能办出特色和效益,经过实践与比较.本人认为这套办学模式主要有:一、联办型面对大农业的飞快发展和渴求致富的众多农民,乡镇成校囿于专业教师欠缺等原因,要做到或保持“小而全”办学,应当说已日渐艰难甚至不可能,为了满足各级,各类专业技术的培训需求,就只有走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