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7 毫秒
1.
从国民体质监测和测定工作人员的现状入手,结合国民体质监测和测定的管理体制,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为有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理论依据,从而更好地完善国民体质监测和测定工作人员培训和管理工作,为推动国民体质监测和测定工作的有效发展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国家体育总局2019年国民体质监测工作通知为研究视角,通过研究2000-2014年国民体质监测的工作方案及其相关内容,结合历年各地市测试和统计分析经验,总结出新形势下国民体质监测工作的趋势,预测测试工作中可能发生的问题,以便开展测试时带着这些问题去工作,找到相应的应对措施,为即将开展的第五次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现场测试是其重要环节。本试图通过对2000年全国国民体质监测工作的研究,提出“国民体质监测现场测试管理”的概念,旨在形成一种模式,为今后国民体质监测工作的开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云南省老年人体质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云南省2000年国民体质监测中的老年人2398名的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并从年龄、性别和城乡差异三方面对其体质现状进行研究,探讨其规律、特点。结果表明:云南省老年人体质随年龄的增加呈下降趋势,男女之间、城乡之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5.
1  从3组数据看我国群众体育的成绩有许许多多的数字能够表述近几年来群众体育工作所取得的成绩,我这里仅举出较能说明问 题的3组数字。1.1  我国青少年学生身高和成年人体质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党和国家历来都十分重视增强人民体质的问题,特别强调体育对人民体质的建设作用。 为 了有效地改善人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我们把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工作作为实施“全民健身 计划”的重要内容。历史上我们进行了6次不同人群的体质监测,即1979年、1985年、1990 年和199 5年,这几次主要对象是学校学生,1997…  相似文献   

6.
解析国民体质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民体质监测的目的和重要性:在于全面了解国家国民体质的真实状况。如何确保其监测工作及数据的真实可靠,是国民体质监测工作的一重大课题。现行国民体质监测工作中仍存在一些诸如测定项目与指标的科学性、可取性,器材的先进、可靠性,组织工作与环境对监测工作的影响等亟待解决的问题。至使其直接影响着整个国民体质监测结果的准确性、监测工作分析报告的可信度和对国民体质监测工作的指导等。本人就参与该项工作的具体测定、督导和验收中所发现和注意到的一些问题,特提出一些对国民体质监测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建议、探讨和商榷意见,试图能使该项工作能得以不断完善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湖北体育科技》2015,(8):694-697
运用已构建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对学生体质监测效果进行量化分析,通过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整理调查结果,并运用综合模糊评分法中模糊向量单值化分别从反应、学习、行为、结果、组织效益5个层次对结果进行量化评价。最后通过模糊综合评分评得此次学生体质监测的整体得分为良好等级。建议在今后的体质监测工作中,平衡全局,加强组织工作效益,从整体上提高体质监测效果。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归纳法等方法对《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以来的大学体质监测现状进行探讨与分析,提出目前我国大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只重视测试的过程,忽视测试后对学生体质数据的反馈分析以及体质健康干预和指导等。从加强体质健康教育咨询、创建多元化激励奖励体系,建立体质监测和体力活动跟踪管理与信息反馈系统,开展综合性学校体质健康促进计划,进一步拓展和完善大学体质健康的监测体系,发挥体质监测在指导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实践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体育教学》2014,(9):10-11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各高等学校: 为建立健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机制,激励学生积极参加身体锻炼,引导学校深化体育教学改革,推动各地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全面发展,在认真总结各地实施现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新时期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和学校体育工作实际,  相似文献   

10.
文章结合国家教育部制定的大学生达标新标准对高校体质监测工作进行了新的探索,提出高校体质监测和评价工作的目标是要为高校体育服务,为培养全面的人才服务,体现在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上要有新的进展,要注重应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研究,走不断创新、不断积累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高校学生体质监测是2000年我省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整体的一部分,其中20-22岁大学生与普通成年人年龄重合,但高校生源的非本地化以及高校学生特有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决定了大学生必有其自身的体质特点,本文将同龄大学生和普通成年人之间的共有体质指标进行比较研究,试图为了解和改善大学生体质状况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江苏省健身教练国家职业资格人员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省健身教练职业技能鉴定在全国居于领先水平,很多经验值得学习。目前,江苏省健身教练共报名培训2691人,1478人通过鉴定,合格率为54.92%。其中初级健身教练员占87.28%,中、高级健身教练人员所占比例明显偏小,培训师与考评员严重不足;健身教练人员多受过高等教育,且以30岁以下人员居多;健身教练人员中女性比例明显偏小等。针对此现状提出了一些对策与建议,以期为我省乃至全国以后的健身教练职业资格技能鉴定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对国民体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把国民体质评价总分和国民经济发展指标相结合分析两者间的关系。江苏省幼儿体质与地区经济差异无关;儿童青少年体质与家庭收入有关;成年人和老年人体质与人口增长率及恩格尔系数相关;城市人体质与恩格尔系数负相关而农村相反,反映江苏省经济快速发展与居民体质整体改善尚不协调,特别是农村人群较突出。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3-69岁居民体质现状综合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综合报告2000年江苏省国民体质和江苏省学生体质监测3-69岁各年龄段各人群组的体质基本概况,分析了幼儿、青少年、成年人和老年人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的特征,并与全国的相关数据进行了比较。大样本测试结果精确反映了我省居民体质现状。  相似文献   

15.
采用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分析不同因素影响江苏省高校教师健身认知与行为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性别、年龄、职称和月收入的高校教师,在体育健身认知方面予以了一致性回答,然而在体育健身行为方面表现出差异性特征。  相似文献   

16.
生活环境因素对江苏省城市脑力劳动者体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参加2000年国民体质监测的城市非体力劳动者和补充调查的城市脑力劳动者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我省脑力劳动者赖以生存的生活环境因素,包括是否锻炼、胖瘦状况、血压状态、是否吸烟等诸因素以及其它工作方式和生活习性等,并探讨这些因素对脑力劳动者体质的影响,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运用调查法和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江苏省城市职业女性参与体育健身活动情况进行分析。研究认为,江苏省城市职业女性有着良好的健身意识,不同年龄段参加体育健身的目的不同。参加体育健身的时间多数在60分钟以内,多数是一周3次以上。多数女性在一些公共免费场所进行体育健身;健身目的呈现多元化趋势;年轻女性以强度较大的有氧项目为主,中老年人以强度较小的有氧项目为主;体育消费主要是以服饰等实物为主。  相似文献   

18.
测试485名“两会”代表体质,并和对照组及全省均值、达标率相比较。结果显示大多数基本指标较好,运动素质及心功能偏低。男子体重超重率过高影响达标率。应加强“两会”代表的体质监测和科学健身指导。  相似文献   

19.
苏南小城镇全民健身点体育组织与管理现状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现代社会调查的方法,对苏南地区64个小城镇全民健身点所在的社区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苏南小城镇全民健身点所在社区的体育组织与管理中,健身信息服务较差,组织与管理缺乏科学性、健身器材安全性不高,对此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健身花鼓是根据江苏传统民间项目海安花鼓改进而来的全民健身新项目。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调查法等,分析得出健身花鼓具有符合当前我国社区体育场馆建设现状,符合我国中低收入社区居民的消费愿望及消费水平,适合不同年龄层次群体,容易获得社区居民接受,能为社区居民提供充裕且务实的社会交往机会的自身特点及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