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批评性话语分析主要探讨语言、权利和意识形态的关系.新闻报道的本质在于客观、公正地呈现事实,然而新闻报道者在报到时添加了很多主观意图的内容,从而误导读者的判断力.本文论述了国内一些学者对新闻语篇的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研究;并对《纽约时报》和《泰晤士报》上的几篇新闻报道从系统功能语法人际功能下的分类,及物性,情态三个角度来进行分析试图揭露新闻语篇中隐藏的意识形态和操纵意图,从而提高读者对新闻报道的正确评价.  相似文献   

2.
宋佳  杨跃 《海外英语》2011,(13):314-316
新闻报道虽然本着客观真实的原则,但绝对客观公正的报道是不存在的,其背后往往隐藏着报道者的态度立场。批评性话语分析是一种新兴的话语分析方法,以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为理论工具,旨在揭示话语、权力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选取《卫报》和《泰晤士报》对北京大旱降雪这一事件的不同报道为语料,根据Halliday的语言概念功能,通过及物性系统,对其进行批评性话语分析,探讨两家新闻媒体对这一事件的不同态度,以提高读者的语言意识,帮助读者正确合理地解读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3.
批评性话语分析是研究语篇形式的话语、权力及意识形态之间关系的一种话语分析形式,其主要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为理论基础。新闻报道的本质在于客观、公正地呈现事实,实际上新闻报道者在文章中夹杂了很多主观意图的内容,读者成为被误导和蒙蔽的对象。本文运用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理论,通过对纽约时报中一则关于新疆记者被判15年的新闻报道的分析,试图揭露新闻语篇中隐藏的主观倾向和偏见,培养读者的批评性话语意识。  相似文献   

4.
张杰  孟祥宏 《考试周刊》2014,(69):33-35
批评话语分析是通过分析语言形式揭示语篇中隐含的意识形态的研究方法论,其分析的目的是揭示语言背后隐藏的权力关系和意识形态。本文分别从具有代表性的媒体刊物《中国日报》和《华盛顿邮报》中选取两篇近期关于中国新出版的竖版地图这一事件的新闻报道,以菲尔克拉夫的三维分析模式和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为理论框架,从词汇选择、及物性两个方面进行批评话语分析,揭示新闻报道中的意识形态。读者在阅读新闻报刊时,应培养批评性话语分析意识,正确地对待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5.
管鲁 《考试周刊》2012,(82):17-18
新闻报道的实质在于客观公正地呈现事实,事实上很多新闻机构成为国家或政党塑造大众意识形态的工具。记者在写新闻时夹杂了许多表达主观意图的内容.读者便会成为被蒙蔽的对象。本文运用批评性话语分析的方法。通过对《纽约时报》的一篇经济报道的分析,试图揭露经济新闻语言中的隐含意义.培养读者的批评性话语意识。  相似文献   

6.
批评性话语分析方法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政治话语的解读之中,其中以英美等国家的政治文本为主,如竞选辩论、总统就职演讲、新闻报道等。然而,关于国内政治话语,尤其是事关两岸关系的话语分析成果很少。因此,文章将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有关海峡两岸关系的政治话语的解析之中,以韩礼德的三大语言元功能为理论基础,从词汇选择、人称代词、及物性、语用预设和修辞等角度对习马会致辞进行解读,以期使读者更充分地理解其中所蕴含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7.
批评性话语分析认为语言不是中性、客观的,而是隐含有意识形态,为权力服务的.本文探讨了运用批评性话语分析理论去指导大学英语报刊阅读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对新闻语言中隐含的意识形态的敏感程度,提高其批评性语言意识.  相似文献   

8.
批评性话语分析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语言学家推崇的话语分析方法。批评性话语分析主要探讨语言、权利、意识形态的关系。批评性话语分析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实践,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通过再现意识形态来影响社会过程。本文主要介绍了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并通过对VOA的一则新闻分析来着重讨论批评性话语分析的主要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9.
该文运用批评话语分析分析理论,从及物性、情态和转换三个方面分析CNN的一则对华经济新闻报道,揭示美国媒体在看似公正、客观的背后所蕴含的意识形态,从而提高读者的批评性阅读意识。分析结果表明看似,客观的经济新闻报道渗透着饱含偏见的意识形态,进一步证明语言是一种社会实践,它受人们意识形态的影响,同时也对人们意识形态有反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盛桂兰  孙甜 《海外英语》2015,(3):226-227
该文运用批评话语分析分析理论,从及物性、情态和转换三个方面分析CNN的一则对华经济新闻报道,揭示美国媒体在看似公正、客观的背后所蕴含的意识形态,从而提高读者的批评性阅读意识。分析结果表明看似,客观的经济新闻报道渗透着饱含偏见的意识形态,进一步证明语言是一种社会实践,它受人们意识形态的影响,同时也对人们意识形态有反作用。  相似文献   

11.
转述引语是新闻语篇中的一个重要成分,它可以增强报道的客观性和真实性。批评话语分析旨在揭示语篇中隐形传递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以及它们是如何通过各种语言资源表达出来的。通过从消息来源、转述方式、转述动词三方面对《中国日报》与《今日美国》中关于克里访华的两篇新闻报道中转述引语进行批评性话语分析,旨在帮助读者透过新闻事件的表象揭露本质,培养和增强其批评阅读意识。  相似文献   

12.
批评语言学是一种语篇分析方法,对语篇进行批评性话语分析主要是为了发现和分析隐藏于其中的那些人们习以为常的意识形态,以便对它们进行重新审视.批评语言学的语言分析是以韩礼德的功能语法为方法论基础的.以功能语言学的相关理论为依据,从新闻内容和语言形式的选择两个方面对所选取的美国新闻报道作简要的批评性语篇分析,可以说明美国是如...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选取《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上关于黄岩岛事件的新闻报道作为研究语料,使用Word-Smith 5.0作为统计工具并结合批评性话语分析理论,对语料进行批评性话语分析。通过高频词生成、关键词分析和主题词检索,揭示出语篇中隐含的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4.
批评性话语分析是一种语篇分析模式,旨在揭示语篇与意识形态的相互关系。本文利用《中国日报》和美国的《时代》周刊在神舟七号升空前分别所做的新闻报道,着重从分类、及物性、情态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发现它们对此事件所持观点和态度的不同,从而说明了意识形态影响甚至决定语言的运用,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读者。  相似文献   

15.
批评性话语分析是以揭示语言、权利和意识形态的潜在关系为目的,新闻作为一种大众传播语篇,是批评性话语分析的主要对象之一。系统功能语法中的及物性理论在批评性话语分析中被视为揭示新闻中隐藏的意识形态的有效工具。本文运用及物性理论对选取的新闻语料进行量化分析以实现批评性话语分析揭示意识形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批评话语分析作为一种语言分析方法,已为许多社会科学如社会学、政治学、传播学、社会语言学所采用,正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它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大众语篇的分析来揭示语篇中权利和地位的不平等及意识形态。作为批评话语分析的一种有效工具,功能语法可以更有效地分析西方媒体的新闻报道,有助于增强读者对语篇的反控制意识。本文首先介绍一下功能语法与批评性话语分析之间的关系,接着,从及物性、语态和情态三个方面揭示新闻语篇所体现的意识形态,从而可以揭示报道者的意图和动机。  相似文献   

17.
赵秋红 《双语学习》2007,(6M):135-136
批评性话语分析是以揭示语言、权利和意识形态的潜在关系为目的,新闻作为一种大众传播语篇,是批评性话语分析的主要对象之一。系统功能语法中的及物性理论在批评性话语分析中被视为揭示新闻中隐藏的意识形态的有效工具。本文运用及物性理论对选取的新闻语料进行量化分析以实现批评性话语分析揭示意识形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政治话语分析作为批评性话语分析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其理论模式和实证分析方法逐渐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著名英国语言学家保罗·切尔顿教授采用语用学理论模式,对地域政治视角下的当代政治话语,进行了深刻的语言分析,揭示了政治思想、行为的精神表现,促进了政治话语研究,拓宽了批评性话语分析领域.  相似文献   

19.
吴红燕 《英语辅导》2011,(2):162-164
批评性话语分析主要是通过分析大众语篇来揭示语篇中隐含的意识形态,其方法论主要建立在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基础上。本文旨在运用批评性话语分析理论框架,从引语、分类、标题三个方面分析了The New York Times中的15篇关于利比亚事件的新闻报道,揭示了新闻语篇中隐藏的权利和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20.
批评话语分析是一种在报选课的教学中较为有效的语篇研究方法.其主要目的是找到语篇中暗含的意识形态等因素.本文在概述批评性话语分析的概念后,以一则新闻报道为例,说明怎样在阅读新闻报刊的过程中分析语篇的意识形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