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闲暇教育课程化的实施,意在使学校的教学中能够建立灵活多样的闲暇课程体系,通过这些课程的有效实施能渗透出闲暇教育的理念;使学生形成一种科学的闲暇价值观和正确的闲暇道德观;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利用闲暇时间,变苦学为乐学,塑造一种积极向上、健康、休闲的学习观。  相似文献   

2.
高等职业教育既是对学生进行职业定向、职业选择的教育,亦是对其进行学会利用闲暇、创造闲暇的教育。闲暇教育是使学生正确地对待职业、理解生活、感悟人生的重要途径。高等职业教育中闲暇教育的实施应基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实际,借助于便捷、有效的实践中介开展。  相似文献   

3.
喻舟  杨凌  曹十芙 《考试周刊》2012,(7):167-169
本文从独立学院大学生的特点、对闲暇时间认识的偏差、利用闲暇时间价值不高等方面阐述了对独立学院大学生进行闲暇教育的必要性;认为可从转变教育观念、为学生利用闲暇时间创造条件、提高社团活动内涵、将闲暇教育纳入正规教育体系四个方面加强大学生的闲暇教育;提出了闲暇教育的内容应包括生命教育、社会公益和社会实践、健身运动、人际交往、信仰道德教育、参观游览。  相似文献   

4.
孙长远 《职教通讯》2012,(10):71-74
高等职业教育既是对学生进行职业定向、职业选择的教育,亦是对其进行学会利用闲暇、创造闲暇的教育。闲暇教育是使学生正确地对待职业、理解生活、感悟人生的重要途径。高等职业教育中闲暇教育的实施应基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实际,借助于便捷、有效的实践中介开展,以利于其内涵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大学生的闲暇时间越来越多,闲暇己成为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闲暇生活的质量高低,会直接影响他们的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因此,必须把大学生的闲暇教育纳入高等教育的视野。在理清大学生闲暇教育的概念和功能的基础上,通过对广西师范学院学生的闲暇教育进行问卷调查,揭示出大学生闲暇时间利用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对大学生进行闲暇教育的实践措施。  相似文献   

6.
闲暇教育在我国尚属起步阶段,但已进入高等教育视野.高职教育注重技能培训,闲暇教育严重缺失,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闲暇生活已成为高职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闲暇生活质量的高低、利用闲暇时间的能力,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健康发展.对高职院校学生开展闲暇教育意义重大,探索闲暇教育新途径是高职教育不容忽视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朱佳芳 《文教资料》2007,(33):126-127
所谓闲暇,就是指个人没有必须做的事情因而感到自由和最能表现个性特点的时间。闲暇教育是帮助人们全面提高闲暇生活质量的全面的社会活动,是终生的继续教育过程,更是使人的整个生活得到升华的教育。本文旨在通过论述在高职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闲暇教育意识,从而使学生能够学会有价值地利用闲暇时间来关注、感受及享受当下的生活,成为一个感性的、丰富的、自为的人。  相似文献   

8.
严春萍 《丹东师专学报》2002,24(Z1):165-166,162
在小学生闲暇教育中,教师应为其闲暇教育创造必要的条件,在学校教育中渗透闲暇教育内容,对闲暇教育活动进行指导,帮助家长建立正确的闲暇活动观念,教师应发挥其在闲暇教育过程中的纽带作用.  相似文献   

9.
一、关于"走进农家健康闲暇主题教育活动"的情境化设计 11月4日~11日,我校高二学生在东海农场举行了为期八天的学农社会实践.在这次学农社会实践期间,学农领导小组决定组织一次以健康闲暇为中心的主题教育活动.这个教育活动可能与学生的未来就业完全不相干,如购物、烹饪、摄录像等.但能帮助学生为健康闲暇生活做准备,能帮助学生掌握健康闲暇的知识、技能和方法,能指导他们积极参与有意义的闲暇活动,也能提高他们的闲暇情趣和品位.  相似文献   

10.
闲暇教育,目前最通俗的理解是指教会人如何“有价值地”、“明智地”利用闲暇,其目的就是提高人们闲暇生活的质量。目前中小学开展闲暇教育的意义在于: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科学的闲暇价值观,使学生学会有价值地、明智地、独立地进行闲暇行为选择,合理利用、支配闲暇时  相似文献   

11.
大学英语的能力培养,就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各项语言知识技能,实施素质教育。而目前能够考核学生语言水平的测试并不能名副其实的反映出学生的英语能力,科学、公正地评价学生的英语水平,测试改革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2.
孔子的教育思想对于当今的语文素质教育有重大影响.他主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自我的学习方法;提出尊重主体个性,因材施教;倡导合理利用启发式教学.在语文素质教育的实践中恰当地注入这些先进教育理念将有助于提高语文的教育质量和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3.
休闲是人类全面发展自我的必要条件。高校德育的本质就是使人成为人。因此,我们除了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之外,必须重视对学生的休闲教育。休闲教育是教育学生如何过好自己的闲暇和假日的问题,是现代高等教育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合格的现代人才的目标出发,必须进行的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4.
英语写作既是学生学习的重难点,也是教师教学的重难点。为了提高学生英语写作的信心和积极性,教师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将任务教学法运用于英语写作教学中,使学生在具体的课堂实践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际写作水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但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存在自身的缺陷,教育工作者要灵活变通,克服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相似文献   

15.
论高职学生的闲暇生活及其德育导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学生的闲暇生活表现出计划的松散性、内容的随机性、形式的单调性等特点,其双重价值属性表现为“三失”与“三得”。为避免高职学生闲暇生活的“三失”,更好地获得“三得”,高职院校必须提供必要的德育导引,从培养学生的闲暇意识及闲暇能力入手,同时提供必要的支持。  相似文献   

16.
The current concern about low levels of English proficiency among international students who graduate from degree courses – that students’ English language skills are not being developed during their higher education experience – reflects negatively on the quality of Australian higher education and its graduates. More careful selection of students and increased use of English language testing are among the solutions put forward. These debates over English language proficiency tend to construct English language as a skill that can be applied in any context and ‘native‐speaker’‐levels of language ability as essential for employment. Within such a formulation international students can only ever be defined as in deficit. Drawing on socio‐cultural theori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academic literacy, alternative understandings of language proficiency in internationalized higher education are explored. Improved communication skills among graduates are likely to be achieved through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issues beyond classroom instruction, such as barriers to social integration with native‐speakers, which reveal many international students unable to access adequate levels of language experience. Without wider perspectives on the debate over English language proficiency in higher education, the many benefits of having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are obscured by negative attitudes and unrealistic expectations.  相似文献   

17.
充分利用各种现代教学设备在语言实验室进行英语教学,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从而优化英语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英语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而传统英语教学往往只注重语言的形式,而淡化了语言的功能,偏重语言知识,语言技能的掌握,而忽略了这两者构成的语言能力向交际能力转化这一关键性环节。  相似文献   

19.
C语言教学改革浅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需要改变传统的讲授加上机实验的模式,以适应现代教学的发展。从改变课堂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切入,让学生了解C语言;通过艺术化的教学,使学生获得美的感受;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将兴趣内化为学习需求。应用范例教学、支架式教学、任务驱动教学为学生创建学习的支持,并注意采用新评价方法促进学生学习,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达到意义建构。  相似文献   

20.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根据新教材的特点,英语课堂教学需要引进能面向全体学生的、有利于学生语言实践活动全面开展的教学方式—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本文从目前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缺点入手,分析了开展合作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着重强调英语教学中合作教学模式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