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2006年12月6日。由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中国传媒大学主办的中国广电协会成立二十周年暨中国广电新潮论坛(北广讲坛系列)在中国传媒大学举行。  相似文献   

2.
简讯     
中国广电新潮论坛顺利召开本刊讯(实习生公秀华)2006年12月6日,由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中国传媒大学主办的中国广电协会成立二十周年暨中国广电新潮论坛(北广讲坛系列)在中国传媒大学举行。论坛回顾了二十年来中国广电传媒行业的发展历程,并探讨分析我国传媒产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相似文献   

3.
“研讨会一览”栏目中,有2005中国国际广播影视博览会在京举办的会议综述;有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究中心、亚洲媒介信息和传播中心(AMC)联合举办“AMIC第十四届年会暨2005中国传播论坛”的综述;有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纪录片委员会主办的“2005年国际优秀纪录片观摩研讨会”综述;有陕西电台舆论监督节目《秦风热线》研讨会的综述。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究中心主办、北京国统信合信息咨询公司承办的“节目创新创优研讨会”9月下旬在北京举行。围绕着“电视节目如何创新、创优”这个被广泛关注的课题,学界和业界的九位权威学者、专家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来自全国的上百位从业人员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中国高校影视学会主办的"2012中国城市广播电视发展创新论坛",2012年11月21日在四川省自贡市举行。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会长李丹出席论坛并在开幕式上致辞,我国广播电视理论界一些知名学者、中广协会相关部门负责人与来自全国各地50多家城市台的100多名代表,就我国城市台的发展现状、面临问题、机制创新、节目创优和产业经营等方面的论题展开了  相似文献   

6.
《中国广播》2011,(9):I0002-I0002
2011年8月16日~18日,由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光明日报社、国家广电总局宣传管理司、中共大庆市委市政府、中国传媒大学联合主办的“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一第四届中国广播电视传媒论坛”在大庆召开。  相似文献   

7.
2006年12月15日至16日,由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主办,广东省广播电视协会、南方广播影视传媒集团协办,广东人民广播电台承办的中国广播电视协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中国广播改革20年高端论坛”在广东广播中心举行。此次会议的主题为“中国广播改革20年”。在论坛上演讲的有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的著名学者,也有来自全国各地业界的领导。会议回顾了从珠江经济广播电台成立以来,中国广播改革20年取得的辉煌成就,分析了“珠江模式”的核心价值和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探讨了广播在新时期发展的方向和路径。  相似文献   

8.
《河北广播》2010,(1):11-12
2009年度,全台干部职工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新闻宣传和节目创优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全台节目、广告及技术创优取得丰硕成果。共获省级以上奖励179项。其中各类节目获奖101项(国家级大奖21项,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奖26项,省级政府奖及省广播影视节目奖41项,国家及省级行业奖13项);  相似文献   

9.
我国广播电视节目评奖改革之后,奖项怎样设,机制怎样改,节目怎样报,程序怎样走,如何发挥评奖的示范作用,如何推动节目的创优工程?这些都是需要面对的具体问题。本期开设的“评奖改革”栏目,刊发了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胡占凡撰写的《完善机制加强示范着力创优》和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会长李丹撰写的《展示评奖成果推动创优工程》两篇文章。重点阐述了广播电视节目评奖改革之后,如何继续发挥获奖作品的示范和指导作用,以推动广电节目不断创优。  相似文献   

10.
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十年发展论坛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令顺 《现代传播》2006,(3):134-136
2006年是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开播十周年,5月17—19日,由中国广播电视协会评论节目研究委员会主办,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国传媒大学相关院系协办,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新闻评论部承办的“《新闻调查》十年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共有来自全国新闻界、学术界的200多人参加了此次论坛。中央电视台副台长罗明、副总编辑孙冰川及新闻中心和新闻评论部的部分领导出席了论坛的开幕式。一、《新闻调查》的意义和启示《新闻调查》自1996年5月17日开播以来,已经制作播出了460多期节目。十年来,栏目一直坚守…  相似文献   

11.
信息交流     
2010年10月26日,在中广协会交通宣传委员会第十六届年会上,中国传媒大学广播产业研究所和交通宣传委员会,共同主办了旨为中国广播产业的探索与创新的主题论坛。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会长李丹、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高福安和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  相似文献   

12.
洪宜 《新闻爱好者》2010,(1):174-175
被誉为上班族“精神高地”的《上班这点事》是上海文广第一财经频道推出的国内第一档轻喜剧风格、日播职场谈话类节目。该节目在2008年7月荣获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电视经济委员会评选的全国创优栏目奖,并入围2008中国电视榜年度最佳脱口秀节目.在2009年年初改版为周播版新型公益求职类真人秀。  相似文献   

13.
熊科伟  张涛摄影 《中国广播》2013,(12):I0005-I0005
第四届中国广播学术研讨会12月1日在广州花都召开,本届研讨会总议题为“新媒体时代中国广播创新与发展”。下设“新媒体时代区域广播发展研究”“广播与新媒体融合的体制、机制和经营”“广播与新媒体的产业联盟发展战略”“网络广播的营利模式研究”“新媒体时代广播的内容创新”“新媒体时代广播发展的困惑与问题”“媒介融合时代中国广播的发展趋势”“新媒体环境下的广播节目创优”等九大子议题。来自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学会、广东省广播电影电视协会等机构及中国传媒大学、暨南大学、安徽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高校与媒体的近80名专家、学者和业界人士参会。  相似文献   

14.
为了对近年来涌现出的优秀历史题材广播电视节目进行集中检阅和评析,促进历史题材广播电视节目的繁荣与发展。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在2011年和2012年,连续举办了两届全国历史题材广播电视节目评析活动,北京人民广播电台选送的音乐专题节目《走向喜马拉雅》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第二届全国历史题材广播电视节目创新创优评选广播文艺类一等奖。其节目是以新中国成立初期,千名女兵徒步进藏的历史为创作背景,用歌剧《太阳雪》中的音  相似文献   

15.
广播电视节目创优和评优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是检验广电人正确引导舆论、传播先进文化、促进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尺度。经过年复一年“创”与“评”的历练,节目创优和评优工作在总体上已经成为广播电视界的自觉行为。但是,仍有一些具体理念和工作方式需作深入研究与理性思  相似文献   

16.
正2011年,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和辛亥革命100周年,中国广播电视协会批准广播电视史研究委员会举办全国历史题材广播电视节目评析暨创新论坛。至今,这项活动已连续举办三届。通过集中评析和研讨,检阅了近年来涌现的优秀历史题材广播电视节目,达到了促进历史题材广播电视节目  相似文献   

17.
正2013年12月6日,2014广播电视新媒体微视频大赛在北京正式启动。此项赛事是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中国传媒大学、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总台)联合主办的全国性广播电视新媒体专业大赛。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会长张海涛,重庆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燕平共同为大赛启幕。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副会长张丕民、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陈文申、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总台)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广播电视体制和机制的改革,传播理念的更新和传播技术手段的进步,受众精神文化需求水平的不断提高,就必然要求广播电视节目与时俱进,不断创优谋求发展。节目创优,既能增强各大广播电视台的自身竞争力,也是赢得受众的关键所在。本文在阐述广播电视节目创优的重要性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广播电视节目创优的有效途径,力图促进广播电视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9.
7月12日,中国电视民生新闻发展与创新论坛暨电视民生新闻十年回顾展评会在济南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和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发起并主办,由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学术委员会、中国传媒大学<现代传播>编辑部、中国广播电视协会高校传媒研究基地、山东有线电视中心承办.有专家称,这是中国电视民生新闻诞生十年来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一次大聚会.而此前展评会的评审会议,也为此次会议做了很好的铺垫.  相似文献   

20.
实施节目创优的精品工程,是2008年江西省广播电视“1551”工程中的重要一环。抓精品、创品牌,全面提高广播电视宣传质量已成为全省广播电视媒体和从业人员的自觉行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