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让湖 《家长》2009,(Z2)
编辑同志: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人给孩子"压岁钱"的数额不断增长。例如我们班上的小强,他存折上"压岁钱"的数目就已达到了数千元。近日,小强的父母发现,小强偷偷把存折上的钱取出来,  相似文献   

2.
生活案例:小强是个聪明的孩子,父母一直精心培养他。小强也很争气,上一年级就当上了三好学生。不过,后来小强的姥姥来了,在女儿家住下。姥姥就这么一个小外孙,就把他当成心肝宝贝。她看孩子每天写字、念书很累,就让孩子看电视,还不让孩子的父母管。她有时看女儿、女婿舍不得给孩子零花钱,就偷偷地五元十元地往孩子手上塞钱。  相似文献   

3.
正逢春节,大家手里拿着压岁钱。来讨论“压岁钱应不应该上交给父母”这个话题,再合适不过了。记得典子小的时候,压岁钱都是被妈妈以“怕你乱花钱”为由,打着“保管”的旗号“收缴”上去的。  相似文献   

4.
第三本存折     
每当我放学回家,邻居大婶总要扯开大嗓门嚷道:“他伯娘,看你家第三本存折回来了。”我娘总是笑呵呵的回应:“什么存折,还不都是磨人王?”良久,我才回过神来。原来,我就是父母的第三本存折。仔细想想,蛮有意思的。一去年年底,大姐出嫁,父母在第一本存折里存入六千多元呢。今年年  相似文献   

5.
第三本存折     
每当我放学回家,邻居大婶总要扯开大嗓门嚷道:“他伯娘,看你家第三本存折回来了。”我娘总是笑呵呵地回应:“什么存折,还不都是磨人王?”许久,我才回过神来。原来,我就是父母的第三本存折。仔细想想,蛮有意思的。一  相似文献   

6.
孙老师说     
小强是个10岁的孩子,他的父母和许多父母一样,有着“望子成龙”的愿望。他们严格管教自己的儿子,希望他懂事、听话,长大了有出息。他们知道自己的文化程度不高,所以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愿意听听专家的看法。 小强刚上幼儿园的时候,妈妈就告诉他一定要听老师的话,否则,老师不喜欢,妈妈也要骂。小强尽管有时也淘气,但总得来说,是个比较乖巧的孩子。幼儿园毕业的时候,老师告诉小强的妈妈:小强是个好孩子,但胆子大小,自信心不强,性格也比较懦弱。孩子马上要上小学了,要注意引导他变得大胆勇敢一些。  相似文献   

7.
又是一年春节到,女儿盘算着,今年压岁钱收入后,自己存折本上又要增加1000多元了。看到女儿人不大,已经学会过自己的“小日子”我由衷地感到,当初让她在用压岁钱中学理财,真是做对了。.大手大脚的女儿给压岁钱,是我国长辈关爱晚辈的古老传统。我女儿的长辈们,有的是私营企业主,有的是个体经营户,有的是外资企业的白领,有的是国家级科研所的科技人员,他们的收入都很高。女儿上小学起,长辈们给的压岁钱就已经有千把元了。我夫妻俩都有工作,也不差女儿那点压岁钱补贴家用,每年的压岁钱都留给她自己随便花。然而,不久便发现,如此放任自流实在不妥。  相似文献   

8.
小强(化名)的老家在四川简阳农村,他出生后不久,爸爸妈妈就到浙江打工去了。从此,小强一直在爷爷、奶奶的照料下生活。四岁那年,爸爸妈妈从浙江回到家中,生平第一次见到父母的小强对爸爸妈妈是那样的陌生,他躲在爷爷的身后不愿意出来,更谈不上叫声“爸爸妈妈”了。  相似文献   

9.
案例小强妈妈下班回家,看见小强坐在沙发里看电视,没有学习,气不打一处来,上前就把电视机关了。小强全神贯注看得入了神,眼前白光闪过,没了声影,他从沙发里跳了起来,抢上前去,又把电视机打开了,不眨眼睛地盯着电视机屏幕,身子往沙发里倒退着,脸上的表情随剧情变化着,丝毫没有注意妈妈愤怒的表情。“我对你说了多少次,放学回来先写作业,你就知道看电视!”妈妈一下又把电视机关上了。“干什么?”小强又一次跳起来,打开电视机。妈妈提高嗓门:“关了!我说你呢!你听见没有?”小强不理。妈妈急了,走过来“啪”地把电视机关了。小强一个箭步冲过去,…  相似文献   

10.
刚开学不久,我在“心语小屋”(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值班时,接待了一个六年级的学生,他向我诉苦,说他在家里已经几天没跟父母说话了,原因是父母太霸道,把他的压岁钱全部没收不说,还美其名曰“家庭投资”,也不管他愿意不愿意。他对父母的这种不尊重、不信任的行为表示抗议。 看着听了我的安慰、解释,依然满脸愤慨离去的学生,我不禁陷入了沉思:是现在的孩子太难“伺候”,还  相似文献   

11.
小强念小学五年级,用他爸爸的话说“是个犟小子”,平时经常对父母的批评不服气,“顶牛”是常有的事,小小年纪发起脾气来,十八头牛也拉不回来,有几回,妈妈被气得直掉眼泪。  相似文献   

12.
欢乐便利店     
手势语文老师上课爱打手势。一日,讲解《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师伸左手作欲得状。“熊掌,亦我所欲也。”师伸右手作欲得状。“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师放下左手,高举右手示于众生。众生哗然。师忽有所悟,手急落。(周永生供稿)误会小强是学校足球队的主力前锋,可是比赛中,他把几个必进的球踢飞了,恼火的教练把他换下了场。正当小强垂头丧气地走下场时,观众席传来“我们要小强,我们要小强”的声浪。小强感动得几乎要掉下眼泪来,他向教练恳求道:“让我上场吧,那些球迷对我太热情了,我没有理由下场。”教练摇了摇头,说:…  相似文献   

13.
春节过后,孩子们得到了不菲的“压岁钱”。因为他们对花钱还不能完全节制,所以做家长的就应该教他们如何用好“压岁钱”。交父母管理、补家庭所用因孩子年纪尚小,还不能完全合理支配,就应把钱交给父母,以贴补家里需要。  相似文献   

14.
《家庭教育》2007,(9S):17-17
儿子今年8岁,刚上小学二年级。他年纪小小,花钱却是“大大方方”。去年春节。趁着手上有压岁钱,他就独自上街买了两百多元钱的玩具,惊得我和他老爸目瞪口呆。赶紧把他剩余的压岁钱收缴“国库”。  相似文献   

15.
《少年儿童研究》2010,(11):61-61
初级阶段——掌钱能力 很多家长担心孩子乱花钱,因此“剥夺”孩子们掌控钱的机会。比如要买什么东西,统统向父母伸手要,孩子们得到的压岁钱,家长们也会说:“压岁钱由父母来帮你保管”,全数地将压岁钱收回去。这样做的弊端是,孩子们会因此养成要花钱就伸手,一有钱就赶快花光的习惯,而缺乏对消费的规划意识。  相似文献   

16.
家永 《家长》2003,(Z1)
一天上午,小强在爸爸的陪同下,将一面鲜红的锦旗送到法院,感谢法官叔叔帮助追回了那张价值几千元的珍贵邮票。小强在感激之余,也想起是自己捅的娄子,感到万分惭愧。原来,前一段时间,12岁的小强交了一位新“朋友”———游戏机。小强对它一见钟情,开始时做完功课才去玩,后来发展到一放学就往游戏厅跑,甚至不上课也去玩。父母给的零花钱、吃早点的钱以及储蓄罐里的钱全被小强塞进了他的“朋友”那永远也吃不饱的肚皮里。经过十几天的“鏖战”,钱被小强花光了,他正憋得难受,忽然听说邮票可以卖钱。他想,爸爸有几本邮票,找一张面…  相似文献   

17.
打人的小强     
小强是个好动的男孩子,虽然不爱说话,但既聪明又能干,在幼儿园里是老师的小帮手。可是,小强经常打其他小朋友。老师找到家长,小强的爸爸说:为他打人这事儿,我在家里没少打他,他当时害怕,但过两天又犯!今天回家我一定狠狠地吓唬吓唬他!"您觉得小强的问题出在哪儿?家园怎样配合才能让小强改掉这个毛病呢? 先让爸爸改掉打人的毛病我认为小强的问题出在他爸爸的身上。俗话说,孩子是家长的影子。由于小强的爸爸经常采取“武力教育”的方法,久而久之,爸爸的行为便“迁移”到小强的身上,他也用“打”这种方法来对待小朋友。当务之急是请小强的爸…  相似文献   

18.
王子复仇记     
“又到星期天了!”这是小强刚睁开眼睛后发出的内心感叹,一个星期下来,五天上课不说,星期六还要补课,烦死了。只有星期天才是他真正的娱乐假日——更何况,网上不知道还有多少好友在等和他这位“王子”聊聊心事呢。当小强又打开了熟悉的QQ,腾讯却报告说密码错误,要求重试,“这是怎么回事?难道……”一种不祥的感觉袭上心头,果然,无论小强如何按确定键,他始终不能进入到渴望的画面中去了。“是哪个臭小子把我的QQ号码给偷去了?!”小强仰天长啸,他发誓无论如何如何也要把他的权力给夺回来,一来他的号码如此好记,二来如果朋友们听说网名贵为王子的他居然还会被不明来路的小偷欺负,还不知道会如何笑话他呢。第二天上学时,小强找到几个同班好友一起  相似文献   

19.
靳凌 《家长》2009,(11):34-34
汶川地震后,看着电视荧屏上抢险救灾的情景,特别是当看到一个小朋友被解放军救出后向解放军敬礼的画面,妞妞哭了,哭得好伤心。“妈妈,我怎样才能帮助他们呢?”孩子急切地问,“我想把我存的压岁钱捐给他们。”我立刻表示支持孩子的善举。第二天早晨,孩子就拿出她的存折让我到银行全部取出送到学校,由她亲手交给老师,同时,她还把今年新买的防寒服捐了出来。  相似文献   

20.
一年中,我最期盼的事就是过年。过年时,家中的长辈都会给我压岁钱,可是通常没过几个月,我就发现自己并没有多少存款了,那我的压岁钱到哪儿去了呢?我要去一探究竟。“神秘”消失的压岁钱我上幼儿园的时候,每年收到压岁钱后,爸爸总会突然出现,笑嘻嘻地说“:吴同呀,不如爸爸帮你把压岁钱收起来吧。你别弄丢了。”我出于对爸爸的信任,总是乖乖地把钱交给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