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前人论七绝,盛唐推王昌龄、李白,中唐称李益、刘禹锡,晚唐则举杜牧、李商隐。管世名在《读雪山房唐诗序例》中说:“杜紫微天才横逸,有太白遗风,而时出入于梦得。七言绝句一体,殆尤专长。”吴乔在《围炉诗话》中亦云:“杜牧诗,唯绝句最多风调……”也许正  相似文献   

2.
清代中期的蒙古族诗人博明曾作有诗论《义山诗话》,这一诗论在目前的李商隐研究中尚未及见。晚唐李商隐在少数民族诗人中被接受,显示了李商隐诗歌美学的巨大魅力,有着民族融合的历史意义。作为一名尚未引起学界关注的蒙古族诗人,博明的生平也值得考论。  相似文献   

3.
李仁老所著《破闲集》是具有民族文学自觉意识的韩国诗话开山之作,对徐居正遴选《东文选》和撰写《东人诗话》产生深远影响,在韩国古代汉文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郭绍虞先生在《宋诗话考》上卷《六一诗话》条中云: 张邦基《墨庄漫录》卷八称欧阳文忠公有《杂书》一卷,不载于集中,凡九事。其卷前自题一行云:“秋霖不止,文书颇稀,丛竹萧萧,似听愁滴,顾见案上故纸数幅,信手学书。枢密院东厅。”今按其所言……数事均见《六一诗话》中。是则诗话之作,盖退居以后整理旧稿之所为也。《杂书》一卷即《诗话》之前身已。郭先生发现的材料诚然重要,分析也颇有道理,但还有几点意思可以补充。  相似文献   

5.
本论文是对韩、中文化交流史的个案研究。作者利用韩国和中国(包括大陆和台湾)的历史文献资料,着重研究韩国汉诗四家(李德懋、柳得恭、朴齐家、李书九)与清朝乾隆年间四川诗人李调元的交往关系,阐明《韩客巾衍集》是否曾在中国出版、李调元《雨村诗话》收录四家诗的情况等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围炉诗话》中有大量篇幅的诗歌批评案例,不仅仅从历朝历代大体上着眼,也具体细化到诗人诗作上。文章总结吴乔的诗歌批评标准——契于《三百篇》,鉴赏要求——辩体识人、精通诗史,结合他在《西昆发微》上“发明”李商隐无题诗作为鉴赏实践来探源其文艺观。  相似文献   

7.
《梧门诗话》是蒙古族古代汉文文论中的一部论诗专著,也是清代卷帙浩繁的诗话体著作之一。它产生在中国古代文论的大环境中,而又继承和发展的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传统观点,尤其受到了王士祯的《渔洋诗话》和袁枚《随园诗话》的直接影响。但作者法式善并未盲从王士祯和袁枚,从而使其《梧门诗话》具有了与众不同的特点。其特点可以概括为搜集广泛、理论独特、品评公道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许结,笔名解之,1957年出生。现任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古代文学专业负责人。主要研究方向为辞赋研究、中国古代文学批评,近年侧重于中国文化史和文化制度的研究。中国辞赋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韩国东方诗话学会理事、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会员。主要论著有《汉代文学思想史》《中国辞赋发展史》《赋体文学的文化阐释》《中国文化史论纲》《中国文化制度述略》等。  相似文献   

9.
郭绍虞先生曾指出:“诗话之作,至清代而登峰造极。清人诗话约有三、四百种,不特数量远较前代繁富,而评述之精当亦超越前人。”(《清诗话续编·序》)诚然,清代是中国古典诗话发展的黄金时代。其数量据蔡镇楚《中国历代诗话书目》初步统计,实际上至少达五、六百部之多,堪称为储藏量极丰的文化宝库。近几年来学界对清诗话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象王夫之《姜斋诗话》、叶燮《原诗》、袁枚《随园诗话》、刘熙载《艺概·诗概》等著名诗话都有研究专著和大量研究论文。但还有许许多多有价值的清诗话没有或很少被论及,有待于广泛开发。本文选取清中晚期若干种有一定价值而罕见论及或论述不多的诗话,就其体例、内容、诗学主张作简略评说,旨在开拓清诗话的研究范围。  相似文献   

10.
简评王国维的境界说王晓真中国古代文学史中,有一种包括探讨诗人轶事、诗的创作、赏析、评价等方面的专书,大部分以“诗话”为书名,如《六一诗话》、《沧浪诗话》等。但也出现了《词话》类的专著,如明代陈霆的《诸山堂词话》、清代毛奇龄的《词话》。前者的内容平淡无...  相似文献   

11.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一曲《锦瑟》,千百年来不知醉倒了多少人.这是李商隐的代表作,堪称最享盛名,又是最难讲解的一首诗.自宋元以来,众议纷纭,莫衷一是.宋刘攽、明胡应麟、清施润章说锦瑟是令狐楚家婢女名,因而《锦瑟》一诗是爱情诗(《中山诗话》、《诗薮》内编卷四、《蠖斋诗话》).南宋胡在说是一种叫锦瑟的乐器(《苕溪渔隐业话》前集卷二十二引《缃素杂记》). 清朱鹤龄说为追怀他死去的妻子王氏而作,因  相似文献   

12.
宋诗话辑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岳珍 《天中学刊》2003,18(1):55-57
郭绍虞先生《宋诗话辑佚》是辑录宋代失传诗话的一部专门著作,所录作品36种,宋代诗话总集以及单行诗话之外的失传作品,大致已经包括在内。不过就笔者所见,还有若干种宋代已经成书而且曾经产生过一定影响的诗话著作,还没有进入辑佚者的视野,如《笔墨间录》、《王子思诗话》、《范元宾诗话》等,《宋诗话辑佚》就没有收录。即使是《宋诗话辑佚》已经收录的诗话中,如《王直方诗话》、《漫叟诗话》、《洪驹父诗话》、《蔡宽夫诗话》等,也还有若干佚文可供辑补。以上诸种诗话中,前两种笔者已有专文辑考,今汇集以下诸种佚文若干条为一篇…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中国文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诗话在历史的发展中对韩国与日本的诗话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韩、日共同构成了“东方诗话圈”.然而,变异学理论认为,由于传播主体、接受主体、社会背景等多方面因素,文化在传播的过程中会发生变异现象,这不仅表现在韩国与日本的诗话著作中,在东西方对诗话的阐释中体现得更为明显.以变异学理论为基础,分析中国诗话在域外传播时所产生的影响与变异,以期对诗话研究提供崭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4.
严羽《沧浪诗话》是宋代众多诗话中最具有系统性的诗话之作,也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著名的文学批评之作。《沧浪诗话》以禅喻诗,历来颇引人注目,现就其中的妙悟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济北诗话》是日本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诗话著作,也是日本第一部以"诗话"为名的作品。作者虎关师炼,在日本五山时期便以诗文著称,被称为"五山文学之祖"。《济北诗话》中记述了虎关师炼对中国诗人、诗作以及诗论等方面的评述,当中鲜明地表现了其"诗言志""适理""雅正"等诗学观念。其诗学思想深受中国诗学思想的影响,但却也富含着其个人的思想特征。  相似文献   

16.
严羽《沧浪诗话》是宋代众多诗话中最具有系统性的诗话之作,也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著名的文学批评之作。《沧浪诗话》以禅喻诗,历来颇引人注目,现就其中的"妙悟"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历代冠以《东坡诗话》之名的书籍至少有四部:日本近藤元粹编《萤雪轩丛书》本《东坡诗话》(本自陶宗仪《说郛》)及其《说郛续编》、元代陈秀民《东坡诗话录》、清代无名氏诗话小说《东坡诗话》及今人王文龙《东坡诗话全编笺评》。此外,《纪诗》《东坡志林》《东坡题跋》等都与之关系密切。《东坡诗话》在早期四部书目的著录中一般归入子部小说类,反映了早期诗话多闲谈纪事、与小说间的界限模糊的特点。《东坡诗话》的历代名字不一,原因是多方面的。诗评体《东坡诗话》是历代不断辑录散见在东坡文集中的论诗条目而成。早期著录在小说类的《东坡诗话》实际是诗评体的《东坡诗话》,真正有情节的小说体《东坡诗话》是明清通俗小说兴盛之后出现的。  相似文献   

18.
由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刘学锴教授撰写的《李商隐诗歌接受史》,已由安徽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是著者在完成了《李商隐诗歌集解》、《李商隐文编年校注》、《李商隐资料汇编》、《李商隐评传》基础上的又一新作。作为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唐代大诗人接受史系列”的一个子项目,《李商隐诗歌接受史》,根据统一的构想,每个大诗人的接受史大体上分为“历代接受概况”、“阐释史”、“影响史”三个部分。  相似文献   

19.
从单本诗话研究,到诗话学的建构,中国诗话的研究已初具规模。但其中某些问题仍存有争议,如诗话释名、诗话特性、诗话溯源等,亟需厘清。由诗话创作过程界定"诗话"涵义应为众人谈诗、论诗之语;由诗话产生背景确立自由、随意为诗话的源生特质;由诗话溯源说的争议辩证中国诗话史应以《六一诗话》为界线,划分为先宋诗话与宋后诗话两个阶段。  相似文献   

20.
《陈辅之诗话》15.道味竹鸡呼我出华胥。(第294—295页) 按:应作“华胥”,即“华胥氏之国”省语。《列子·黄帝》:“黄帝……昼寝而梦,游于华胥氏之国。”后因以“华胥”指代梦境。《潘子真诗话》10. 魏道辅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