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5 毫秒
1.
当今汉语中使用的"一X通"有两种情况:词组"一X通"和三音词"一X通".本文主要分析三音词"一X通"的构成、功能和使用情况.该类词是一个名词,句法功能主要是作主语、宾语和谓语,前面一般不用数量词修饰.该类词使用时总有一定的预设域.其出现是成系列的,已经用于信息、金融,新闻、教育,医疗、家装等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  相似文献   

2.
"比较"、「比較的」分别是汉语和日语中的程度副词,其功能是对程度加以比较.在比较事物时,以是否依据客观标准、主观标准,着眼于性质、状态的比较这方面,二者是完全相同的.在负面评价方面,"比较"和「比較的」的修饰范围不同,"比较"虽有一定的限度,但范围比「比較的」要大,这是两者的主要区别.在程度和模糊量词方面,"比较"、「比較的」是允许和数量词共用的.在否定命题方面,"比较"多修饰形容词,但多修饰肯定形式,不太修饰否定形式;「比較的」除了肯定命题以外也可以参与否定命题,以比较肯定性程度和否定性程度.  相似文献   

3.
"数+形+量"格式中量词的语义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汉语中数量词中间插入形容词的结构即"数 形 量"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格式.但并不是所有的数量词中间都可以插入形容词的,也不是任何形容词都能插入数量词中间的,数量词中间插入形容词要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文章主要探讨"数 形 量"格式中"量词"的语义特征.  相似文献   

4.
"一律"与"一概"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规模语料库的基础上,比较分析现代汉语副词"一律"与"一概"在句法特征和语义特征上的差异.通过分析认为:在句法上,两者都可以做状语和定语,而"一律"还可以做谓语;"一律"可以直接加名词或数量词,而"一概"不能.在语义和语用上,"一概"和"一律"都表示适用于全体,没有例外,"一律"主要表示主观规定性,而"一概"主要表示客观陈述性.  相似文献   

5.
吴校华 《现代语文》2006,(9):119-119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将"制服"与"治服"一并收录并特别指明"治服"不同于作动词"制服".(因为"制服"还可以作名词,因而在此特别指出本文中分析的是作动词的"制服",下文不再予以说明.)但是,在现实使用过程中,"制服"与"治服"的用法常常发生混淆,我们先看以下几个例句:  相似文献   

6.
彝语他留话有比较丰富的量词,主要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量词不能单独使用,要与数词结合构成数量词短语修饰名词,形成"名词+数词+量词"的语序。此外,数量名结构同指示代词、形容词有其各自独特的组合规则。整体上,名词中心语位于数量词短语之前,量词居于末尾。从形容词、指示代词同数量名结构的组合情况来看,形容词与名词中心语结合更紧密,指示代词次之。  相似文献   

7.
王玲玲 《文教资料》2012,(17):31-33
在传统语法中,“各种”是一个数量词,一般只能修饰名词性成分。但随着现代汉语的不断发展,数量词“各种”已经能够修饰形容词、动词,在句中作状语,语法功能类似于副词。为证明“各种”是副词这一猜想,本文运用“汉语词类隶属度量表’’测定“各种’’的副词身份,并分析“各种”作副词时的词义和用法,最后着重从外部的社会文化语用条件和语言内部的自我调节能力两方面讨论这种新用法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从历史上来看,现代汉语表限制性的时间副词"一同"最初的源结构应该是一个状中关系的偏正短语,"一"修饰"同",既然"一同"是由偏正短语演化而来的,那么"一同"作副词使用是从何时开始的?又是怎样从偏正短语发展而来?本文主要就此进行考察并探讨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9.
何谓"一介之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对秦王说:“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何谓“一介之使”?课本注曰:“一个使臣。介,个。”这是不正确的,因为数量词修饰名词时,数量词后面不带“之”字。“一介”用作数量词时也不例外,如“一介书生”、“一介草民”等。事实上,上句中的“介”并不是量词“个”,而是名词“傧介”之义。“傧”和“介”都是外交场合中使臣的辅助行礼之人,是使臣的助手、副手。晋·左思《吴都赋》:“傧从奕奕。”《荀子·大略》: “诸侯相见,卿为介。”春秋战国时期,诸侯间使臣往来,必带傧介,且所带傧介数量不…  相似文献   

10.
《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对秦王说:“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何谓“一介之使”?课本注:“一个使臣。介,个。”这是不正确的,因为数量词修饰名词时,数量词后面不带“之”字。“一介”用作数量词时也不例外,如“一介书生”、“一介草民”等。事实上,上句中的“介”并不是量词“个”,而是名词“傧介”之义。“傧”和“介”都是外交场合中使臣的辅助行礼之人,是使臣的助手、副手。晋·左思《吴都赋》:“傧从奕奕。”《荀子·大略》:“诸侯相见,卿为介。”春秋战国时期,诸侯间使臣往来,必带傧介,且所带傧介数量不一,视所出使之国…  相似文献   

11.
"如是说"是一个固化结构,根据"是"语义的指向远近程度,其在构造上有下面两种情形:①如+(是+说);②(如+是)+说。但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人们更倾向使用第二种情况,"如是"作状语修饰"说"。在古代,"如是说"经常出现在佛经中,而最常见的便是"作如是说"。本文从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两个角度来分析"如是说"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汉语中,量词的使用频率很高。准确地使用量词是信息传递的必要前提,量词的超常使用对于提高语言表现力具有特殊的意义。本文试图就量词(主要是物量词)与其修辞作用作一粗浅的探究,以就教于大方之家。 一 量词分为物量词和动量词一般不能单独使用,常用在数词或指示代词后面组成数量词。表物量的数量词常在名词前边,表动量量数量词常在动词的后面,本文要说的是物量词。物量词有下列构成特点。 1.在古汉语中,有时用与之相结合的  相似文献   

13.
以汉语中指示功能弱化了的"这/那"在日语中的翻译情况为重点,通过分析大量的例句发现,当指示代词的指示功能发生弱化时,"这/那"与人称代词以及表示人名、地名、时间的名词一起同时指代同一对象时,就形成双重指示:"这么/那么"和副词同时修饰和限制数量词,形成双重修饰;而这与日语指示代词难以对应。这种研究为解决日语教学中日语学习者对于指示代词的误用问题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毛雄  李璐  焦华英 《文教资料》2008,(28):276-278
"本来"与"原来"做形容词时都可以修饰名词、代词、形容词(合称中心语),主要修饰名词.他们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其中,"本来"做形容词入句后主要表现为格式1"定语+本来+的+中心语".进入格式1的中心语一般是抽象类的词语,具体事物类的名词一般不能进入这个格式.格式1中的定语与中心语的关系大致可以分成六类:反映人的思想、精神;反映人或事物的面目、样子、颜色等;强调事物的属性、特点;反映事物的意叉、作用;反映人的姓名、年龄、身份、职业、声音等;反映人或事物的身体部位、衣物、居所等.  相似文献   

15.
"叽"是株洲方言中使用较广的词尾之一,它能广泛地附着在名词、形容词、数量词、动词的后面,不改变原词的词性,却可表现出一定的语法和修辞功能.  相似文献   

16.
现代汉语中,数词、量词和形容词共同修饰名词有两种结构,"数+量+形+名'和.数+形+量+名","数+量+形+名"结构使用比较普遍.本文着重分析了"数+形+量+名"结构对形容词的限制,并从语法修辞两个角度描写这两个结构的不同,再用标记理论来解释造成不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目前,"贼"与"死"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越来越多,但二者的差异却鲜有人关注。通过比较"贼"与"死"的诸多用法,发现其差异主要为四个方面:修饰成分的音节数有差异;修饰中心语的能力有差异;"贼"与"死"自身的语义有差异;与修饰成分的位置关系有差异。  相似文献   

18.
"何"字在古文献中最早见于<尚书><诗经>,可以说西周初就开始使用,"所"字最早出现在西周金文中,是个作宾语的名词.在十三经中,"何所……"结构只在<论语>中出现一例.随着汉语词汇双音节化趋势的加强,魏晋时"何所"作为一个复音节词在文献中频繁出现,仅<世说新语>中就出现19次,到唐代<南史>中更是出现36次之多,"何所……"这种结构作为一种句式逐渐被后人沿用.  相似文献   

19.
叶爱英 《文教资料》2008,(19):42-43
近年来,不少学者注意到现代汉语语气词也能起到表达言据性意义的作用."吧"是语气词中使用非常频繁和丰富的一个,因此,本文拟从"吧"着手,用胡壮麟先生修改过的Chafe模式对"吧"的言据性作一具体分析,证实在言据性上,"吧"主要表信度,其次也能表假设和预期.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穷尽调查<诗经·国风>中共230个"其"字用例的基础上,归纳出"其" 的用法."其"作实词时主要用作代词和副词:作代词在句首可用作定语和主语,在句中可作修饰名词的定语,也可作兼语;作副词可作时间副词和语气副词."其"作虚词时主要用作助词和语气词:作助词时要遵循一定的结构形式;作语气词只两例,并且是同一句的重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