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规模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层次、科类、形式与学位类型、区域布局的角度,对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规模进行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有:博士生与硕士生两个教育层次的发展规模不够协调,学科规模未根据市场和社会需求体现差异,非全日制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规模较小,区域经济与区域研究生教育规模发展缺乏一致性等。因此,在以后的规模发展中,明确博士与硕士的分野,体现科类规模发展的差异,加快发展非全日制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促进研究生教育区域布局规模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促进研究生教育科学发展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扩展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通过比较分析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现状,认为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扩展是必要和可行的,并提出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扩展应调整研究生教育的结构,稳定博士生招生规模,放慢计划内硕士生招生规模扩展速度,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规模和非全日制的研究生教育。  相似文献   

3.
高等教育扩张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主旋律。美国博士生规模的发展是政府(联邦和州)政策、市场需求、院系决策以及学生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从总体来看,联邦政府对大学科研和研究生资助的增加是美国博士教育规模得以扩张的直接驱动力,其规模扩张路径在校均规模与培养单位数量、修业年限、学科结构、性别结构和留学生比重等几个方面都有体现。比较而言,中国政府主要通过招生计划直接规定了博士教育的规模,政府对研究生的资助长期在低水平运行。由于历史比较短,中国博士教育规模扩张主要依赖于校均规模和女性比重的增加,而学科结构、留学生比重的调整还不明显。因此,改革中国博士教育,提高博士培养质量应稳定和控制博士教育规模,建立招生计划的动态调整机制,大力推进导师项目资助制,努力留住和吸引优秀生源。  相似文献   

4.
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学位结构及启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系统理论视角研究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学位的层次结构、类型结构和学科结构的结果表明,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学位结构具有层次分明、类型多样、学科柔性等特征。我国专业学位的发展需要明确学位类别、建立专业学位体系,满足社会需求、扩大专业学位规模,丰富学位类型、扩展专业学位学科。  相似文献   

5.
我国兽医专业学位博士生教育历经20年的发展,规模与质量提升明显,生源引入、培养及管理过程的相关制度也日趋完善。但是在调研中发现:兽医专业学位博士生教育仍存在发展规模较小、分布不均;师资力量配比不足,校外力量参与欠缺;培养过程针对性较弱,学生能力发展与诉求不匹配;实践型成果产出较少及淘汰机制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对此,提出应完善制度设计与建设,适度扩大教育规模,完善全过程质量管理,开展有针对性地分类培养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博士生培养条件与机制分析:基于中美比较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博士生教育规模大幅扩张,规模已有超越美国之势,但在师资、经费等资源条件和修业年限、淘汰率等制度安排方面同美国却存在明显的差距,这意味着我国博士生教育质量存在巨大的风险。有鉴于此,我国须在博士生教育的发展问题上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加强博士生教育的质量监控机制,严把质量关,一些特殊学科领域的博士生培养亦不妨考虑"外包"操作。  相似文献   

7.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既是建成研究生教育强国的重要战略,也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历史必然。从规模急剧扩张到高质量发展的制度变迁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政策黏性、信息黏性、理念黏性、成本黏性等负向路径依赖。路径黏性会迟滞专业学位教育结构优化、影响学科演化进程、削弱发展动力,分析路径黏性的表现及成因,从意识引领、管理体系、人才培养模式、教育评价、产教融合等方面探索改进策略,以期能够化解制度变迁的路径黏性问题,推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认为专业学位博士生教育的发展有其独具的逻辑和目标,从其发展脉络中总结经验与规律,查找问题与不足,是鉴往知来的基础。通过梳理国外专业学位博士生教育发展历程,指出其发展历程中呈现出规模扩大,认知深化,专、学区分,模式转变及质量提升等特征,也存在命名不一致、学位内涵与定位模糊及质量评价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我国专业学位博士生教育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美国专业博士学位的学科结构及其授予规模的研究可知,美国专业博士学位的学科群以应用型为主,且专业结构丰富。美国专业博士学位授予规模呈现出急剧下降和趋于稳定的阶段性发展特点,但其年增长率波动较大;各学科群或各专业领域学位授予规模表现出不均衡性,教育博士学位授予规模遥遥领先于其 他专业学位授予规模。基于美国专业博士学位发展特征和我国专业博士学位现状提出如下建议:一方面,我国专业博士学位发展应立足市场需求,增设应用型专业博士学科门类,优化专业结构;另一方面,谨慎发展专业 博士学位人数规模,保障专业博士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0.
在过去十几年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持续快速增长的背景下,我国研究生教育学科结构变化呈现两个主要特点:一是"存量决定增量"的发展模式,二是硕士生教育和博士生教育的学科结构具有高度雷同性,且趋同性有所加强。进一步分析其原因发现,研究生教育学科结构变化的直接和主要影响因素来自于研究生教育内部,而不是外部的市场或经济因素。未来研究生教育要更加重视结构的调整,切实根据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重点发展工科和新技术等应用性强、经济发展需求较大的学科;同时要体现出硕士生和博士生培养的不同目标要求和人才培养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