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治黄科技信息》2010,(4):18-19
刁口河流路是国家规定的黄河近期备用流路,是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的重点区域。自1976年5月,黄河改走清水沟流路人海后,刁口河流路已停止过水34年。由于失去水量和泥沙供给,刁口河故道河道地形地貌发生了较大变化。流路河槽严重萎缩,两岸堤防工程残缺不全;河口附近海岸线蚀退,淡水湿地不断减少;沿岸生态系统恶化,区域内依赖黄河水沙资源发展的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  相似文献   

2.
黄河水利委员会结合今年实施的黄河调水调沙,首次实施了生态调度,增加了河口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的淡水补给,共向河口三角洲湿地自然保护区补水1356万m^3,核心区增加水面面积3345亩,人海口附近增加水面面积18475亩。  相似文献   

3.
黄河三角洲是黄河每年以大量泥沙沉积在河口区,并向海域快速推进建造的三角洲体系,它是黄河流域最新的陆地,也是中国最年轻的土地。黄河三角洲的建造和演变过程除与滨海海水动力条件有关外,主要是下游河道频繁变迁和河口尾闾摆动改道影响所致,也受控于黄河特有的  相似文献   

4.
黄河水利委员会于2008年6月19日至7月3日实施的黄河第八次调水调沙,进一步扩大了黄河下游主河槽行洪排沙能力,成功塑造小浪底库区异重流并排沙出库,成为自2002年以来历次汛前调水调沙中小浪底水库下泄流量、排沙量与下游河道通过流量最大的一次。此次调水调沙还首次实施了生态调度,增加了河口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的淡水补给。  相似文献   

5.
1湿地生态概况 黄河三角洲湿地总面积为24.25万hm^2(以宁海为顶点),分为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自然湿地总面积为18.58万hm^2,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北部地区,南起小岛河口、北至徒海河口地区,湿地种类繁多,集中成片。按照分布位置不同可分为河间湿地和滨海新生湿地。河间湿地主要在现行清水沟流路和神仙沟流路及其之间地区,该区洼地在雨季可局部积水,积水期较长的便成为湿洼地,长期积水的湿洼地中生长各种水生、陆生植物,水中繁衍各类浮游生物,为鸟类的栖息提供了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6.
1问题背景 黄河在历史上处于不断淤积抬升改道摆动过程中。明清黄河故道在600多年间淤积抬高15~20m左右,于1855年被废弃。黄河至今经流140年后,也因淤积高出两岸地面3~7m,而且仍然淤积不止。黄河为什么会长期持续淤积?这个问题是黄河研究中的一个争论已久的焦点,其中关键是对河口延伸与下游淤积关系的认识不同。在大量的研究成果中,不乏真知灼见,为黄河研究和治理提供了理论基础,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7.
1管理机制建立的背景 1.1刁口河流路成因及现状 1964年凌汛,罗家屋子以下河道卡冰壅水漫滩,危及河口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经查勘研究,山东省委授权惠民地委决定,于1964年1月1日在罗家屋子爆破民坝分泄凌洪,由草沟桥、洼拉沟人刁口河漫流归海,5月新流路过水六成以上,终成改道刁口河。1976年5月在罗家屋子人工截流,改走清水沟河道,刁口河行河12年又5个月,遂成黄河备用流路。  相似文献   

8.
万里黄河的入海口处 ,由于泥沙的大量淤积 ,发育成古老而又年轻的三角洲。位于黄河三角洲上的东营市是一个年轻、发展前景广阔、充满活力的新兴石油城市。一、东营市发展的自然条件得天独厚1.地理位置优越 东营市地处鲁北平原 ,渤海之滨 ,黄河入海口的三角洲地带。西与滨洲地区的沾化、滨县、博兴接壤 ,南与淄博市的临淄区、潍坊市的青州、寿光毗邻。东临莱州湾 ,北临渤海 ,处在渤海地区与黄河流域经济带的交汇点。辖广饶、垦利、利津三县和东营、河口二区 ,面积约 782 4平方千米 ,是山东省面积较小的地级城市。 (参见下图 )2 .地形以平原…  相似文献   

9.
大渡河三角洲是岷江支流河口三角洲。它的发育经历了三个主要时期,受构造影响显著,自然地理环境特殊,开发这一区域对乐山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辽河三角洲是我国七大江河口三角洲之一.从沟邦子向南,东起盖县的大清河口,西至锦县的小凌河口,呈扇形展开.包括盘锦市的全部、营口市的大部和锦西市的部分地区,总面积5833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21公里,境内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有石油和天然气、水稻、芦苇、沿海滩涂、草原等五大资源优势,是一个资源待开发区.经过以往几十年的初步开发,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建成了辽宁省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全国第三大的辽河油田.但是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就辽河三角洲开发中值得引起重视的几个问题谈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治黄科技信息》2003,(2):20-21
黄河网报道 经过两天的实地考察和三天的大会研讨发言,黄河河口问题及治理对策研讨会于3月25日在黄河尾间东营落下帷幕,会议研讨并提出了《关于加强黄河河口研究及加快治理步伐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黄河三角洲是河海交汇的产物。黄河这条以填海造陆闻名于世的东方巨龙,对入海口情有独钟。她出昆仑、穿峡谷、跃龙门、跨平原,一路奔波,携来九省区的尘沙沃土,在渤海湾畔塑造出了黄河河口三角洲。黄河的粗犷和渤海的博大,造就了黄河三角洲独特的地理风貌。黄河三角洲位于山东省的东北部,地质构造属沂沭断裂带和济阳凹陷的一部分。在古老的太古界变质岩基底上,自古生代以来的沉积岩总厚度最大可达万米以上。古生代沉积稳定,厚度在2千米以上;下古生界为海相沉积,上古生界为海陆交替相———陆相沉积,是一成煤期,有煤层,也有利于储油的原生孔隙…  相似文献   

13.
1入海河道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现行清水沟入海河道存在的主要问题 1.1.1河道淤积严重决定了河道不稳定。 1972年至1998年的27年中,利津站有21年发生了断流,1987年至1998年几乎年年断流,并且断流时间越来越长,断流河段不断上延。由于常年来水量小,河道输沙力降低,导致河口河段淤积严重,河道淤塞不通,行洪不畅。1987年伏汛,利津站洪峰流量仅2750m^3/s,河口地区便已漫滩,滩区油田生产遭到了严重的损失,按以往河口自然规律和预筹的流路安排,  相似文献   

14.
西湖生成的原因,据记者去岁(1919年)夏间的观察,加以东西书籍的参考,西湖生成原因,可以断定是一个泻湖。西湖的地形,南、西、北三面均为山所围绕,惟有东面是一个冲积平原,浙江省城就在这个冲积平原之上,所有泥土,统统是钱塘江带下的沉淀积成。大凡河流所带泥沙到了河口,一部分就要沉下来,一则因为河流入海受了海水的阻力,速率减缩。二则因为海水含盐分,盐分能减少河水分子的凝聚力。有了上述两层原因,凡是长江大河,如埃及的尼罗河,印度的恒河,以及我国黄河、长江,到了入海地方,均成有三角洲。照这样看来,杭州附近冲积平原,不过是钱塘江所成的一个三角洲。  相似文献   

15.
《治黄科技信息》2003,(2):19-20
中国水利报报道以探寻河口演变规律、研究河口整治对策、探讨河口开发模式为主旨的黄河河口问题及治理对策研讨会,3月23日在山东东营市正式开幕。这次研讨会由中国水利学会、黄河研究会主办,东营市人民政府、胜利石油管理局、山东黄河河务局协办,共有百余名院士专家参加研讨,  相似文献   

16.
1前言 黄河是多沙河流、泥沙淤积在河口区,从而导致了很多问题。因此,要提高河口的治理水平,仅重视修防洪堤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把合理调度、利用河口区的水沙放到相当重要的位置上。目前,黄河河口段防洪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都已达到一定的水平,即大堤防洪标准及通讯管理与艾山以下河道一致,但是河口的防洪形势依然比较严峻,其主要问题是,处理河口淤积及其影响的有效措施甚少。黄河口治理与泥沙利用尚未很好地结合。  相似文献   

17.
倪刚 《考试》2010,(Z1):82-84
河口三角洲是河口段的扇状冲积平原。河流入海时,因流速减低,所挟带的大量泥沙,在河口段淤积延伸,填海造陆,洪水时漫流淤积,逐渐形成扇面状的堆积体。由于其独特的区位条件,往往是成为经济潜力较大或较为发达的地区,如我国三大经济圈(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圈),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也  相似文献   

18.
上海地区地下水流系统是长江三角洲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但由于河口三角洲这一独特环境,使其独具特征.第四纪海平面的升降与河口三角洲沉积两种作用此消彼长,成为主导本区地下水流系统形成与演化的重要因素,地下水主要通过大气降水的淡化稀释作用、越流混合作用和阳离子交换作用进行化学演化.研究表明,各含水层无论封闭程度、水动力特征、水化学特征及其演化方式,均有明显不同,据此在研究区划分出三个地下水流系统.  相似文献   

19.
黄河山东河段位处黄河下游,是黄河防洪的重要地区之一。周定王五年(前602)宿胥口河徙后,流经鲁西北,黄河穿行山东千余年。现行河道是清咸丰五年(1855)铜瓦厢决口改道后形成的,具有堤距上宽下窄、纵比降上陡下缓、输沙能力上大下小、泥沙淤积严重、地上悬河突出等特点,造成防凌及河口治理任务繁重。  相似文献   

20.
点评:由于“钱塘江”的原因,钱塘江没有在人海口处形成三角洲。而是形成了一个喇叭河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