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战艳 《对外大传播》2010,(11):34-35
在世博会期间,笔者参与报道了包括苏州"城市更新与文化传承"、无锡"城市创新与城市未来"等主题论坛。同时参加了世博园内的场馆论坛,如俄罗斯馆世界儿童日论坛、法国馆保护文化遗产等论坛。  相似文献   

2.
<正>本刊讯2015年11月27-28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主办的主题为"中国文化的世界价值"的国际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黄会林在致辞中指出,研讨会从历史、现实、理论和实践等多个维度,探讨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的生成方式,探寻在相互沟通、理解、尊重基础上的多元化发展道路。来自国内外的近80位嘉宾出席了会议,其中8位嘉宾分别就以下主题发表了主旨演讲:《理论与实践:构建当代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力》《中西方文化在价值观上的沟通》《中国文化的普  相似文献   

3.
《对外大传播》2020,(1):6-8
2019年12月16日,"新时代的中国与世界"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本次研讨会以"新时代的中国与世界"为主题,来自波兰、葡萄牙、吉尔吉斯斯坦、埃及等国的政要、驻华大使、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围绕"新中国70年发展历程""中国发展的世界意义""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全球治理的未来"等议题展开研讨。现对现场部分中外嘉宾发言主要观点进行整理,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职业圈》2010,(25):49-49
为总结梳理新中国60年我国企业在经济建设和改革发展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进一步传承和弘扬新中国优秀企业精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定于2010年11月13-15日在北京京西宾馆隆重举办“新中国60年企业精神传承与创新——中外企业文化2010年北京峰会”。  相似文献   

5.
<正>10月24日至25日,由中国外文局和日本言论NPO共同举办的第十一届"北京-东京论坛"在北京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为"困难与举措:如何发展长期健康稳定的中日关系——东亚的未来与中日两国应发挥的作用"。500余位来自中日两国政界、经济界、学术界、传媒界的嘉宾和省市代表,在双边政治与外交、经济贸易、媒体与文化、安全,以及特别五个分论坛中,对涉及中日政治、外交、经贸、安全、文化、环保、旅游、地方合作等领域的重要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6.
正2016年10月28日,北美旅游名家温州行暨美国旅游作家协会2016(温州)年会圆满落幕。本次以"温州之美,让世界看见"为主题的年会,推出"中美旅游发展论坛、中美旅游摄影展、温州旅游采风、温州美食体验"等系列活动,让美国旅游作家协会的会员更加了解温州,也喜欢上了温州。这场中美旅游文化交流盛会,带给北美嘉宾以独特的温州体验和神奇的中国感受。  相似文献   

7.
正2017年12月6日至8日,以"开放与创新:构建经济新格局"为主题的2017《财富》全球论坛在广州成功举办。借助《财富》全球论坛的国际新闻价值,会前广州相继在纽约、伦敦、慕尼黑、东京、新加坡等全球13个重要城市举办一系列路演推介活动,中外近1500家企业参与。通过《华尔街日报》、《华盛顿邮报》、BBC等国际媒体和中国网、《中国日报》等开通的海外社交媒体,及时全面准  相似文献   

8.
2020年12月29日,由中国外文局主办,人民画报社、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共同承办的"当代中国与世界:中印智库云论坛"举行。本次云论坛的主题为"携手促进中印经济合作与人文交流"。中国外文局副局长陆彩荣、中国驻孟买总领事唐国才、"新南亚论坛"创始人苏廷德拉·库尔卡尼围绕主题致辞。尼赫鲁大学中国与东南亚研究中心教授、印度著名汉学家狄伯杰,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国(昆明)南亚东南亚研究院副院长陈利君,印度全球研究院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普拉松·夏尔玛,中国改革开放论坛战略研究中心主任马加力,印度《自由新闻报》顾问编辑巴斯卡,中国南亚学会原会长、四川大学中国南亚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孙士海等中外专家参加研讨交流。  相似文献   

9.
继1999年的上海,2001年的香港之后,财富全球论坛第三次同中国城市结缘。今年的主题是:中国和新的亚洲世纪。本次论坛再次吸引了众多世界主要跨国公司的主席、首席执行官和总裁、重量级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等。在5月16日晚的开幕式上,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重要演讲,展现了中国自信、开放、务实的新形象,成为本次论坛的一大亮点,受到海内外媒体高度评价。作为一名新闻传播学研究者,笔者再三拜读胡总书记的演讲辞,仔细体会,发现这不仅是一篇成功的演讲,其中折射出的高超宣传艺术,泱泱大国风范和求真务实态度,表明它更是一篇对外宣传的典范之作,值…  相似文献   

10.
周瑾 《对外大传播》2006,(12):17-19
2006年10月27—29日,主题为“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的第三届北京论坛在京举行。本届论坛教育分论坛的主题为“国际化背景下的大学战略规划与战略管理”.来自国内外的近六十名大学校长、教育规划与管理专家、教育学者就这一教育主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深入的探讨。 本次教育分论坛具有一个鲜明的特色,就是与会代表不仅来自国内和发达国家,还来自其他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亚太地区众多大学校长和专家学者出席了论坛.因此,本次论坛充分表达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与会代表关于国际化背景下大学战略规划与战略管理这一论题的声音。[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2010年6月19日,第三届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将在厦门与第二届海峡论坛同期举办,为期4天。主题是“一脉传承·创意未来”。  相似文献   

12.
2010年8月2日至6日,上海世博会广西活动周如期亮相世博园区,为上海世博会倾心打造了一场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盛宴,洋溢起一阵浓郁的广西风情。  相似文献   

13.
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于2004年11月29日于上海揭晓,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仪揭晓会徽。这次世博会会徽的征集和产生,凝聚了海内外有关专家和各方面人士的智慧和心血,表达了全国人民办博的感情、精神和决心。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既是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理念的象征,也是展现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主题的载体。  相似文献   

14.
正2019年9月19日,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主办、中国新闻史学会外国新闻传播史研究会协办的首届国际新闻与传播教育论坛在北京举行,会议主旨为"创新国际新闻与传播教育,构建中国特色对外传播话语体系"。来自全国30多所高等院校和10余所国际传播机构的70余名学者和从业者参会。在一天的会期中,9位嘉宾发表了主旨演讲,近60位代表在4个分论坛上共同回顾中国国际新闻与传播教育的成就与挑战,探索创新国际新闻与传播教育,研究构建中国特色对外传播话语体系。同侪互励,致知力行,为中国国际新闻与传播教育和研究的发展书写新的历史篇章。  相似文献   

15.
《对外大传播》2020,(4):F0002-F0002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扩散,人们正在经历着百年以来最大的公共卫生危机。在此背景下,由中国外文局主办的"当代中国与世界——抗击疫情国际智库云论坛"于2020年3月30日在线上举办。本次论坛邀请到来自4个大洲6个国家的11位参会嘉宾共同"汇聚智慧,分享经验"。这是中国外文局首次通过网络视频会议形式组织召开的国际性论坛。  相似文献   

16.
为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梳理盘点"十一五"期间及新中国成立60年的中国企业精神,探讨"十二五"期间如何弘扬优秀的企业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升企业的文化软实力,促使<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解决‘民富'问题","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等重要目标能顺利实现,2010年11月13-15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的"新中国60年企业精神传承与创新--中外企业文化2010北京峰会"在京西宾馆隆重召开.  相似文献   

17.
2009年8月16日,由中国传媒大学、韩国高等教育财团及吉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联合主办,由中国传媒大学亚洲传媒研究中心承办的第七届亚洲传媒论坛、第二届亚洲城市论坛在中国吉林省长春市隆重召开,近百名国内外官员、业界领袖及著名专家、学者参会,三十多位重要嘉宾在论坛上发表演讲。  相似文献   

18.
《对外大传播》2010,(4):65-65
上海世界博览会将举行 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简称“上海世博会”)举行。本届世博会的主题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相似文献   

19.
<正>2013年8月15-16日,第三届全国对外传播理论研讨会在吉林省长春市举行。本届研讨会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办,中国外文局和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承办,吉林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协办。本次研讨会的主题为"全球传播:新趋势新媒体新实践"。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外宣办、国务院新闻办主任蔡名照出席会议并发表主旨演讲,中国外文局局长周明伟、腾讯公司副总裁孙忠怀作大会演讲。来自  相似文献   

20.
2008年4月10日到15日,三十余位中外汉学研究者,践行孔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的教诲,汇聚在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斯拉发和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以"二十一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外汉学家眼中的中国文化(传统的和现代的)"为核心主题,召开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国际汉学学术研讨会.会议由斯洛伐克科学院东方研究所、维也纳大学远东研究所、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斯洛伐克考门斯基大学东亚语言文化系、斯洛伐克孔子学院主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