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论文梳理了全国人大新闻电视直播的不同发展历程,深入地分析了人大新闻进入直播常态化的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论述了电视直播常态化下需要解决的对策.论文提出了一系列有利于正确认识和搞好人大电视新闻直播的重要观点,以更好发挥全国人大新闻电视直播在我国民主建设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电视直播新闻作为一种先进的节目形态,代表了产业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有学者指出,方兴未艾的电视直播新闻引发了一场新闻界的"革命",也引领了电视媒体的发展趋势。由于电视直播具有现场感强、传播时效快等优势,因此在电视业发达的国家,电视新闻节目尽可能地采用直播  相似文献   

3.
现代传播理念认为,新闻传播的最大魅力在于新闻的即时性。对电视而言,最大的魅力又集中体现在直播新闻上,而电视直播新闻最重要、最深远的意义就在于它可以把观众带到新闻现场,让他们目击新闻事件的发生状况和演变过程。随着电视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技术、卫星新闻采集技术的大量应用,电视直播技术越来越成熟,  相似文献   

4.
李凌 《记者摇篮》2007,(6):72-73
随着电视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技术、卫星新闻采集技术的大量应用,电视直播技术越来越成熟,现场直播已经成为电视媒体报道新闻事件最快捷的手段,也成为了电视媒体提高新闻节目竞争力的重要报道形式。收看过“9·11”事件电视直播的观众一定难忘  相似文献   

5.
电视新闻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它的发展和进步速度都是极其惊人的,它能将新闻的真实性和及时性发挥得淋漓尽致。而电视新闻的突出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现场直播,电视直播新闻在国际上创始于20世纪60年代,在我国则兴起于80年代。电视直播新闻的出现,提高了新闻时效,使受众产生了与事件进展的同步感、现场感和一定程度的参与感。  相似文献   

6.
李剑峰 《新闻窗》2013,(4):83-83
如果说报纸因为出版周期而影响人们获得信息与世界同步,那么电视直播则可把世界变成了“地球村”。因为电视直播,全球的人们可以在同一时间收看同一条新闻,获得同一条资讯。有关调查显示,分别有71%和58%的电视观众将国内新闻和国际新闻选为最喜欢的节目类型。  相似文献   

7.
庭审电视直播是司法公开制度实施的结果,是电视直播和庭审相结合的产物。大众媒介对司法审理现场的同步介入,无疑给痛恨司法腐败的老百姓带来新的希望。也许正是由于此点,庭审电视直播这种新的即时报道形式一出现,就被人欢呼为“新闻舆论监督的一大里程碑”。其实,深入分析庭审电视直播的各个环节。我们会发现,尽管庭审直播的出发点是要以新闻舆论监督来加强司法审理的透明度,着力突出司法民主化进程中新闻媒介舆论监督功能,但实际上,这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汶川地震电视直播报道入手,分析了电视直播从"非常态"到"常态"的变化.阐述了这种变化对于电视新闻报道的意义.作者分析了本次灾难报道中,电视消息类新闻直播的基本构成要素和技术手段的变化,认为常态化的新闻直播不仅适用于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报道,也将成为当前及今后我国电视新闻的主体形态.  相似文献   

9.
沈小乐 《新闻界》2013,(13):35-38
体育电视直播作为电视与体育结合的重要方式,在体育传播中的运用越来越普遍。但是,对于某些有很高新闻传播价值的赛事,电视机构却主动放弃直播,形成特殊的"缺席"现象。体育电视直播中的"缺席"兼有"不闻"和"失语"两种存在本质差异的传播意义,本文对此进行分析,并阐释了体育电视直播中的"缺席"现象对于体育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新闻:突发事件的考验 今年的世博会、亚运会、南非世界杯等国际盛事,中国的电视新闻报道都保持了比较高的水平.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电视新闻直播正在融入全球电视直播的大格局,比如,在菲律宾香港人质被劫持事件的电视直播中,以及智利矿工营救的电视直播中,都能够看到这个趋势.过去,我们的电视直播通常只是把发生在中国的事件直播出去,现在,我们把发生在世界上的事件直播进来.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汶川抗震救灾电视直播报道的重要影响及其能够具有如此影响的原因:指出了报道中存在的问题.文章认为.此次电视直播报道是为电视的"尊严而战",而中国电视乃至传媒应汲取经验,适时总结,以期实现更大突破.  相似文献   

12.
朱春阳 《新闻界》2000,(5):45-45
庭审电视直播是电视直播和庭审相结合的产物,是大众媒介对司法审理现场的同步介入,这种新的报道形式一出现,就被人欢呼为“新闻舆论监督的一大里程碑”。其实,深入分析庭审电视直播的各个环节,我们会发现,尽管庭审直播的出发点是要以新闻舆论监督来加强司法审理的透明度,着力突出司法民主化进程中新闻媒介舆论监督功能,但实际上,这种功能在直播中并非居于主导地位。本文拟就此展开论述,以期对庭审直播功能及其构成有一个较为清晰的界定,以更加充分地认识庭审直播的现实地位。 (一 )  庭审电视直播的功能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  相似文献   

13.
电视直播现场参与实地采访并面对镜头的记者,即出镜记者,见证了新闻发生的第一时刻,对新闻事件有着深刻的亲身体验与经历,能够对现场的新闻事实进行完整的报道,通过他们的实时报道,传达新闻事实的真实和较强的感知性。  相似文献   

14.
<正>电视直播在省级台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对于地市台来说依然可以说是一件大事,就目前黑龙江省十三个地市而言,地市台实现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直播的也是屈指可数。2013年6月29日《百姓百事》全新改版,由录播变为直播,填补了鹤岗市广播电视史没有电视直播栏目的空白,实现了鹤岗市广播电视事业的跨越式发展。一、直播拉近了与人民群众的距离,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百姓百事》是鹤岗电视台全力打造的一档民生新闻  相似文献   

15.
所谓灾害性天气新闻,是指已经造成气象灾害或可能造成气象灾害的天气及其相关的最新传播的信息。灾害性天气新闻电视直播,因其传播及时、覆盖面广、直观具体、形象真切,已不再是一般的信息,而具有以下功能: 一、观众知情功能 灾害性天气新闻电视直播节目的不可预见性是最大的看点。2001年7月,3号台风和4号台风肆虐广西时,广西电视台以及南宁电视台分别在广西防洪抗旱指挥部、南宁防洪抗旱指挥部以及南宁大坑口、  相似文献   

16.
考古发掘以其悬念性强,观众关注率高成为电视直播的“宠儿”。近期,国内国外电视界也相继掀起了考古电视直播的热潮。从老山汉墓到金字塔都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眼球,取得了成功。但这两次引起广泛影响的直播活动均因为考古发掘并未有重大发现,令观众多少有些失望。 在这样的情况下,考古电视直播如何进行,卖点在哪里?媒体如何把握炒作热度?考古直播形式是否能有新的突破?种种问题摆在电视人的面前。  相似文献   

17.
蔡楚泓 《今传媒》2011,(10):38-40
新闻传播的最大魅力在于即时性,电视媒介突出的优势在于现场直播。但对于突发公共事件不加控制地使用电视直播,以满足受众盲目的"暴力知情权",很可能引发更严重的悲剧,形成另一层面的社会危机。文章通过8.23菲律宾人质事件电视直播的反思,提出突发公共事件报道"度"与"量"的把握原则,既要保障大众的知情权,更要尊重危难者的生命权,并对国内电视直播报道的管理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种种迹象表明,继“民生新闻”的热潮之后,一股关于“LIVE”、关于“SNG”的潮流开始涌现。电视直播报道常态化正在成为浙江电视界新的探求。然而,由于地方媒体新闻节目栏目化固定时段播出、新闻报道政策层面等现实因素的存在,也给这股潮流带来了先天的制约。电视直播报道常态化  相似文献   

19.
微博直播与电视直播在许多方面都是相似的,尤其在时空一体、高时效等核心精神上一脉相承。但微博直播有着自己的独特性:1.电视直播是完全无缝隙的连续的视听传播,而微直播的传播还是有一定的间断性和间接性的。因此,微博对一些突发新闻事件的记录和传播严格来说属于微博"围观",而不是  相似文献   

20.
刘赛 《新闻前哨》2011,(4):71-72
现场描述是出镜记者现场报道中的重要环节.虽然出镜记者现场报道在我国起步较晚,但是发展却很迅速。时至今日.全国各大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中都出现了出镜记者的身影。如今,出镜记者现场报道成为电视直播节目中常用的一种报道方式,而出镜记者承担的报道任务也越来越多.由最初的描述新闻现场、叙述新闻事件到评述新闻事实、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