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消费主导的社会,人们更多的是借助消费来寻找和体现生存的意义和价值。按照鲍德里亚的观点,人们消费的不再是商品本身,而是其被赋予的意义。品牌作为商品符码被人们消费、追逐和崇拜着,品牌消费呈现出的这种图腾化的实质到底是什么?它和原始图腾崇拜到底有何联系?从建构的视角又该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解答就是本文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随着大数据等技术逐渐成熟、居民消费不断升级以及“双循环”格局的深层推进,传统消费领域进入了新消费时代,推动了消费模式的新变化,这些正颠覆着传统的品牌营销生态环境。其中,品牌接触点是品牌营销中用户与品牌接触的关键时刻,是消费者旅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消费者体验以及转化购买有着重要影响。基于品牌接触点视角提出新消费时代品牌营销的创新路径,提出在品牌接触的前中后期分别要打造品类第一的用户心智、提供个性化服务及与消费者品牌价值共创,并得出启示供品牌营销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3.
代欣怡 《今传媒》2020,(2):50-52
随着社会化媒体的普及,传统的营销传播逐步向蕴含着丰富文化内涵的品牌传播过渡,消费者进入品牌传播的营销闭环。作为人们身份地位象征的奢侈品品牌逐渐进入中国中产阶级的生活,面对西方的舶来品,中国式奢侈品消费的背后暗藏的是盲目的狂欢和虚假的幸福。本文旨在分析奢侈品品牌的历史发展,以及其在中国的品牌传播现状,并以此来探讨奢侈品行业在中国迅猛发展的原因和本质,揭示奢侈品消费背后,中国人浮躁的消费心理。  相似文献   

4.
何静 《新闻界》2013,(11):60-63
相关调查机构认为,由于全球市场复苏趋缓,市场采购重心正在从"数量消费"向"品牌消费"转移,中国企业未来可能面对更大的品牌建设挑战。本文通过对中国本土企业在品牌建设及传播中所存在的理念及执行误区的介绍,并借鉴引入国外企业在品牌建设中的成功案例,集中探讨中国本土企业品牌建设的可行方法论。  相似文献   

5.
在生产者与消费者失去直接联系的条件、消费者拥有选择的可能性以及生产者有了扩大生产、保护权益的需求三种情况下,品牌得以产生,其价值来源于三个方面,即降低消费风险、提高消费效率和提供附加价值。品牌可以看作是由识别符号系统、实体产品或服务和附加价值构成的消费交流的符号。通过品牌可以实现消费者与企业、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流,在此基础上品牌还具有经济交流和文化交流的功能。品牌意义的获得源于实体产品或服务的特征与内涵,在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和营销活动的认可中逐步积累。  相似文献   

6.
消费时代以符号消费为主要特征,以寻求差异化为主要目的。品牌符号因其能给消费者带来有益联想,且是差异化的源泉,而成为消费社会中商品的独特优势。其中,品牌的个性又是消费社会中品牌制胜的关键:从自我概念来看,品牌个性具有自我表达作用;从社会认同来看,品牌个性具有入际交往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消费社会中,物质极大丰富,消费不再是为了满足使用需求,产品被赋予了独特的符号意义。本文研究了宣纸作为一种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文化产品,如何建构并排除其消费符号意义。希望通过本研究对文化企业对消费符号意义的建构提出一定的建议,提升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8.
中小企业品牌传播,尤其是成长性品牌需要借助权威媒体品牌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广告信任度,在行业中占有一席之地非常重要。纵观国内市场,一二级市场(直辖市、省会城市和地区级城市)因消费能力高、消费需求多、高端人  相似文献   

9.
品牌化生存是现代社会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在社会转型、受众分化和载体过剩的时代背景下,定位于小众群体的大众期刊,凭借信息产品的独特优势,消费为旗,聚合读者,以培育市场。最为成功的运营模式是期刊和生活互为驱动,共襄品牌。  相似文献   

10.
温曦然 《新闻窗》2012,(3):92-92
电视的最终产品是观众的眼睛和耳朵。人们在选择节目的时候,已不知不觉地走向了品牌消费。所以,电视节目的品牌建设尤为重要。他涉及到品牌节目的标准化、稳定性、延伸成果、专业化销售和人才激励机制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媒体经营中,品牌是战略性资产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源泉。媒体的品牌经营是长期繁复的巨大工程,每上一个阶梯都要经过企业多方面的努力,一环扣一环。品牌经营是建立在消费者心目中的,是产品与消费  相似文献   

12.
消费文化是一种追求享受的快感文化,具有典型的符号化特征。在消费文化背景下,陕西电视媒体的发展可从三方面着手:强调电视媒体的娱乐化因素,加大栏目的品牌打造力度,重视区域文化特色传播。这既顺应了消费文化的潮流,也满足了受众的需求,同时有利于媒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王竞 《声屏世界》2009,(3):43-44
电视频道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频道包装和频道设计等电视理论越来越被广泛认知和全面实施。品牌消费是电视节目消费的重要标志之一,而电视频道的整体包装是打造电视品牌的重要手段,已成为媒体内在的经营销售理念。本文拟从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的视角谈谈对电视频道包装的品牌化认识和思考。  相似文献   

14.
品牌从策划到形成,贯穿生产、流通、消费的整个过程。它在产品设计与生产阶段就已经存在,然后通过流通销售得到推广,最后在消费者一端形成真正的品牌。这说明品牌运营不是某个部门单独的活动,而是一项需要多部门合作才能取得成功的全局性工作。品牌运营包含品牌决策、品牌推广、品牌管理三个主要子系统,这  相似文献   

15.
品牌延伸--电视传媒新的经济增长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众在电视媒体的消费方面早已走入买方市场,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已走向了品牌消费。品牌是一个电视台的立台之本已经成为业内人士的共识。谁的品牌栏目多,谁就更有话语权,谁的经济效益也就越好。在媒介内容日趋同质化的今天,媒介的竞争说到底依靠的是品牌的竞争,媒介的经营战略也转化为媒介整体的品牌战略。有人预言,2003年媒介经营是继续徘徊还是摸索前行,将成为研讨的热点。那么,怎样利用现有市场,将品牌的文章做足,从而寻找到一个新的增长点呢?  相似文献   

16.
打造品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品牌,是指企业对其提供的货物或劳务所定的名称、标志、设计或其组合。它主要是提供消费识别之用。品牌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包括商品品牌(如长虹电视)、组织品牌(如外研社)、个人品牌(如吴天祥)、区域品牌(如深圳、大连),还有商标(如健民牌)和商号(如新华书店)。广泛意义上品牌的概念包括三层内涵:它是一种商标,也是一种金字招牌,更是一种口碑、品位和格调。品牌具有多重特征:它是消费一种心理认同和偏爱,是同业市场上的一面旗帜,是一种无形资产,是一种精神境界和心理享受。品牌的诞生一般要经历产品、名牌产品到品牌的过程。一种品牌的树立,再转化为品牌资产,需要时间和努力去打造。  相似文献   

17.
王再承 《新闻三昧》2005,(10):51-53
品牌营销乃控制市场的战略手段。拥有良好的品牌更容易拉近与消费之间的距离。有甚于一般产品的是,媒介产品在运营过程中,推销产品远不如推销产品品牌。倡导品牌意识,是提升传媒整体质量,壮大实力的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18.
杨先顺  郝晟 《新闻界》2014,(2):45-50
消费社会背景下,品牌符号价值是理解奢侈品消费的最佳视角。本文认为奢侈品品牌符号价值体系由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心理价值、社会价值构成,奢侈品品牌符号价值生产源于需求体系和社会交流体系两条路径的相互影响。奢侈品意义赋值过程可概括为:通过昂贵的价格和奢华的外观、广告中的明星和场景、时尚领导与秀场文化、商场服务与氛围等市场营销方式的互动构建奢侈品品牌符号价值。理解奢侈品品牌符号价值形成原因和形成机制至关重要,有助于消费者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培育理性的消费态度,有助于引导社会的奢侈品消费循序渐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新的媒介技术带来了新的阅读习惯和思维方式,媒体用户的消费,逐渐从空间消费转移到时间消费,时间消费的比重日益增长。在我国纸媒尚未形成高度普及前,便遇到了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冲击。纸媒若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必须采取不同于以往的运营方式,以新的形态存在于媒体价值链运作之中。  相似文献   

20.
胡忠青 《新闻界》2006,(1):51-53,57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产品的高度同质化,品牌日渐成为商家重要的竞争手段。传媒品牌是一个商业概念,同其他产品品牌一样,是传媒的牌子或者商标。对于受众来说,传媒品牌代表了一个传媒对受众创造的特色价值,而传媒行业作为人们精神生活和文化消费的商品提供者,同样也可以用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