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历史地理观是建立在历史学和地理学基础上的一种重要思维能力和地理素养。在课堂教学中构建学生的历史地理观,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高中地理新课标要求和课堂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阐述了历史地理观的内涵并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探讨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构建学生历史地理观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当前对于数学素质的认识有多种理解,从数学教育心理学历史发展来看,这些认识有其历史渊源,即可以看作是基于行为连接观、认知建构(个体)观和社会建构观。新理论对原有理论从来都是一种继承关系,而不是一种替代关系。实践中的“怀旧”和研究上的“追新”实际上割裂了理论的历史联系。就理论的历史逻辑来看,无论用什么时期的视角来理解和实践“数学素质”都有其合理性,关键在于不同的理论适用于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相似文献   

3.
当前对于数学素质的认识有多种理解,从数学教育心理学历史发展来看,这些认识有其历史渊源,即可以看作是基于行为连接观、认知建构(个体)观和社会建构观。新理论对原有理论从来都是一种继承关系,而不是一种替代关系。实践中的“怀旧”和研究上的“追新”实际上割裂了理论的历史联系。就理论的历史逻辑来看,无论用什么时期的视角来理解和实践“数学素质”都有其合理性,关键在于不同的理论适用于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相似文献   

4.
教学设计并非孤立的教育活动,它具有社会性。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教学设计经历了不同的发展、演变阶段。从农业社会“经验性”的教学设计观,到工业社会“结构性”的教学设计观,再到后工业社会“建构性”的教学设计观,社会变迁的历史在教育教学中折射出的正是教学设计变化的光谱。  相似文献   

5.
文章分析了传统知识复习策略所秉持的知识观及其影响,基于“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理念建构了地理必备知识的复习路径,并通过教学实践提出复习策略。  相似文献   

6.
任鹏杰先生在《历史教育中哪些知识有价值且值得学习》一文中指出:“弄清历史知识‘是’的过程,就是准确建构历史概念(定义)知识的过程,就是‘回归历史现实本身’的过程。……准确建构历史概念知识,是历史教育的价值之基,据真,方可言善言美,拓展更多价值。”诚哉斯言,新课程改革要求转变教学观和学生观,高考历史复习课必须越常规探索新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7.
张娥  张艳 《地理教育》2024,(S1):251-252
<正>《地理教育国际宪章》中提到“地理学是一门旨在解释地区特征以及人类和事物在地球上出现、发展和分布情况的科学”。其中,“解释地区特征”表明地理研究的单位是区域。“人类和事物在地球上出现、发展和分布情况”表明地理关注不同历史阶段的人类和地理环境关系、空间分布以及变化规律,这种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规律正是哲学中所描述的“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许多区域地理问题暗含诸多哲学观点,如联系观、矛盾观和发展观等,以下通过3个案例进行具体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8.
追求学习的意义建构是学习过程的本质所在,也是大单元教学等先进教学理念走向学生个体以及核心素养实现课堂“软着陆”的重要路径。本文首先明确了意义建构学习的概念、特征和大单元框架下地理意义建构学习的重要意义。从建构内容视角出发,将大单元框架下地理知识内容划分为地理事实知识、地理理论知识、地理方法和地理思想观念四种类型,并进一步厘清了大单元意义建构学习的层阶。依托意义建构学习层阶发展规律,提出了以“知能”“归纳”“反思”为主题的三个学习循环路径。结合教学案例,对意义建构的起点、生长点、着力点、支撑点和归宿点进行了分析,并形成了目标统整化、情境整体化、问题层次化、联系结构化、主旨人文化五个方面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9.
高中历史课程教学构建“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应树立人本主义学习观,把握好其特点,遵 循四条基本原则: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面向全体学生;辩证处理学生自主与教师指导;历史知识形成与学生历 史认识结构的建构过程相统一。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高考的文综考试近年来以历史地理知识为载体考查能力的题目有所增加,反映出时空概念的教学正在得到重视,但时空概念由于历史的变迁,其内涵和外延学生不容易把握,这就需要从平时教学的一点一滴做起,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地理观。所谓“历史地理观”,即历史时空观的一种具体提法。  相似文献   

11.
恩格斯说:“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空间和时间。”历史是时间、空间和人物的有机组合,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空间中进行的。事随境迁,只有配合一定的空间观才能感知正确完整的历史知识。史学家杜佑在《通典》中说:“凡言地理者,多矣。在辨区域,征因革,知要害。”该观点透彻地说明了历史与地理的联系,即了解历史事实的地理位置,  相似文献   

12.
依据“我们应该把知识与能力看作个人构建自己的产物,教师的作用将不再是讲授“事实”,而是帮助学生在特定的领域中建构自己的经验”,提出了以能力,经验为核心的教学质量层次观,从过程与功能两个方面确定了地理实践教学的质量标准的类型。  相似文献   

13.
<正>《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首次将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四大核心素养的培育纳入初中地理课程目标,其中人地协调观是指人们对人类与地理之间的关系秉持的正确价值观,是初中地理教学重要的育人价值所在。“人地协调观”是关乎人对自然环境的“态度”和“观念”,包括科学的自然观、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发展观等基本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14.
一、地理思想与方法的内容建构地理思想与方法是人们对地理知识和方法的高度概括与总结,是对地理事象本质属性及其内在规律的理性认识。地理思想是地理学科分析、处理、解决问题等地理活动中所形成和运用的思想观念。它包括地理过程思想、因果关系思想、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思想、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思想、空间观、地球观、区位思想、人地关系思想中蕴含的资源观、环境观、全球观、灾害  相似文献   

15.
主体的追寻--师生关系的历史嬗变与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师生关系的历史嬗变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1)主体的缺失;(2)主体的发现;(3)交互主体性的建构。“交互主体性”是主体性教育视野中一种理想的师生关系。这种理想的师生关系给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它昭示了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和学习观等一系列教学理念的革新。  相似文献   

16.
体认地名学     
地名是人们为便于言语交际为地理实体所起的名称,它记载着历史的年轮,反映着生活的轨迹,常被学界称为人类历史的活化石。地名学旁涉诸多学科,特别是语言学。本文基于本土化的体认语言学尝试建构“体认地名学”,以能从理论上更好地解释人们在命名地名过程中所遵循的“体认原则”以及“突显”和“转喻”机制。  相似文献   

17.
现代化阶段的不可逾越、经典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的缺陷决定了走向现代化的中国必须建构“新”现代性。在“主体—客体”和“主体—主体”理性观的基础上重构理性是建构新现代性的根本。立足于中国现代化的双重语境是建构“新”现代性的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18.
自从恢复高考以来,历史学科的考试正在逐步地由幼稚走向成熟。一方面,单纯强调记忆的题型逐渐被各种能力考查的题型所取代;另一方面,知识的迁移更加多样,知识与能力的结合更加灵活和紧密。尤其是近年来以历史地理知识为载体考查能力的题目有所增加,反映出时空概念的教学正在得到重视,尽管重视的程度还远远不够。本文拟从培养学生历史地理观的角度,谈一点看法,并求教于同仁。所谓“历史地理观”,即历史时空观的一种具体提法。任何历史事件的发生离不开时间和空间,空间即历史发展过程中赖以存在的地理环境,它是人类历史演进的舞台。梁启超曾经说:“读史不明地理则空间概念不确定,譬诸筑屋而拔其础也。”把掌握历史空间概  相似文献   

19.
中小学教师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在教学中的各种决策总是以他对知识、学习和教学的理解为基础的,就中小学教师对知识、学习和教学的基本观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的初步研究表明:教师们普遍认识到知识是相对的、辩证的和有联系的,重视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建构学习,并认为教学不是知识的简单的活输,而是帮助学生完成意义的建构.教师在知识观的“机械——辩证”和学习现的“接收——建构”两个维度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教师学习观自身的两个维度之间也有显著的正相关,人师的教学观与知识现的“机械——辩证”维度以及学习观的“接收——建构”维度都存在总显著的相关;只有学习现的“接收——建构”维度上存在着性别差异,学历与教龄在教师知识现、学习观和教学观各线及上未见统计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一元论地理观的理论与教学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元论地理观认为,人所认识的自然地理环境和自然环境中存在的人是一体两面的时空过程,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一元论地理观还认为社会历史全息对应着人地关系及其背后的人与人的关系.用一元论地理观的方法去理解万事万物,可以知道自然现象与人文现象并无本质区别.一元论地理观并非无风起浪,它是在二元论地理教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一元论地理观教学法是二元论地理观教学方法的深入和继续,它统摄着二元论地理观并与二元论地理观教学方法密切联系."一即一切,一摄一切"的原则构成了一元论地理观教学方法论的精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