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天才是指那些凭借自己非凡的能力和创造力而做出了非凡业绩的人。天才需要“天生”的因素,说明教育的前提是可教育性,教育结果也因教育对象资质的差异而具有不确定性。另一方面,天才需要一个成长过程,所谓的神童教育必然是拔苗助长式的摧残和折磨儿童的教育,更广泛地说,成功学并不一定就带来成功,名师并不出高徒。天才离不开适度的人生艰难和心灵痛苦。天才与时势、群众或当时的历史是互动的,天才创造着历史,历史也成就了天才。总之,天才和英雄人物的产生,有许多非理性的而不能够控制的因素起着作用,若按照某种机械的、既定的模式是培育不出天才的,教育一旦变成僵死的教条,就走向了自己的反面。在一个社会和一个社会的教育中,尽可能提供一种自由发展的氛围,使人的才能得到多样性的萌生、促进和发展,才可能产生天才和多样性的天才。  相似文献   

2.
新加坡的天才教育政策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宜宸 《考试周刊》2011,(53):26-28
新加坡近几十年来发展十分迅猛。新加坡政府重视教育的作用,通过实行分流,选拔出国家需要的高端人才。1984年,新加坡教育部实施天才教育政策,以全面发展的眼光培养学业和能力超群的天才学生。本文对新加坡天才教育政策的背景、实施、效果及评价作了分析,以对我国的教育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3.
印度作为世界上第二人口大国,一直将教育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点,而追求卓越是印度教育战略的主题之一。印度在不同时期对于“天才儿童”有不同的理解。现代印度为天才儿童教育制定了一系列项目计划,如天才寻找计划、天才激励计划等。在天才的选拔和培养方面,印度大多通过私立学校、专门学校或举办奥林匹克竞赛等来开展。同时,印度也面临着天才儿童识别困难、天才教育缺乏创新及精英人才外流严重等挑战。  相似文献   

4.
要素主义的天才教育观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要素主义特别重视天才教育 ,在天才儿童的鉴别 ,培养及目标等方面提出了独特的见解。天才教育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有了很大进步 ,表现为天才的定义、鉴别更全面科学 ,培养过程更注重个体差别。我国天才儿童教育还存在一些不足 ,应该更加重视对天才儿童的研究和培养。  相似文献   

5.
产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天才搜索运动,对美国天才教育乃至普通学校教育都具有深刻的影响。当今,美国接受天才搜索教育的学生通常在本年龄段学生群体的测验中会取得前3%或5%的高分。天才搜索机构还为天才学生提供发展的教育资源。天才搜索机构对天才学生的加速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天才搜索机构与学校教学相结合,为具有超常才能的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随着天才搜索教育理念在普通学校中的进一步推广,天才搜索教育未来的发展会使更多早慧学生获得接受高质量教育的机会。  相似文献   

6.
天才,就是放对了地方的人才。相反,即使一个天才,放错了地方,也必定是碌碌无为的庸才。毕加索原本想当个诗人,结果,他的诗被极具鉴赏力的丝泰茵夫人批评得一文不值。他因而回心转意,回到了绘画上来。幸好有这位贵夫人的提醒,否则,这世界上就少了一位画坛巨匠。  相似文献   

7.
天才梦     
我是一个古怪的女孩,从小被视为天才,除了发展我的天才外别无生存的目标。然而,当童年的狂想逐渐褪色的时候,我发现我除了天才的梦之外一无所有——所有的只是天才的乖僻缺点。世人原谅瓦格涅的疏狂,可是他们不会原谅我。  相似文献   

8.
美国小学的天才儿童教育是一个渊源已久并行之有效的特殊教育计划。天才教育的具体实施方式由各州政府机构自行决定,此外还有民间教育机构参与。接受天才教育的学生需要优秀的学习成绩、很高的IQ测试成绩,还需要经过教师或家长的推荐和家长的批准。天才教育中常见的教学方法为浓缩教学法、富集教学法、独立自学法、建立综合能力教学法。天才教育既促进了资优学生智力和综合能力的发展,又有助于小学教育质量整体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同样一斤米     
一青年向一禅师求教。"大师,有人赞我是天才,将来必有一番作为;也有人骂我是笨蛋,一辈子不会有多大出息。依您看呢?""你是如何看待自己的?"禅师反问。青年摇摇头,一脸茫然。"譬如同样一斤米,用不同眼光去看,它的价  相似文献   

10.
夜不能寐     
一天,萧伯纳应邀参加一个晚宴。席间,有一个青年在众人面前滔滔不绝地吹嘘自己的天才,好像他天南海北样样通晓,大有不可一世的样子。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心理学领域的相关研究结论,首先解释了天才表现的参照系、行为内容和绩效水平;然后分析了天才的内在特殊能力与独特的认知加工过程,以及天才的情感特征与人格特质;最后讨论了天才发展中自然成长与有意训练、常规发展与认知跳跃这两类关系。对天才的深入探索,有助于纠正传统关于“天才”的错误认识,形成科学的天才观和人才观,有效指导人才培养及相应的教育实践工作。  相似文献   

12.
《现代语文》2005,(9):28-28
有这样一个天才面包师,自打一生下来,就对面包有着无比浓厚的兴趣,闻到面包的香气就如醉如痴。长大后,他如愿以偿地作了面包师。他做面包时,要有绝对精良的面粉黄油;要有一尘不染、闪光晶亮的器皿;打下手的姑娘要令人赏心悦目;伴奏的音乐要称心宜人。四个条件缺一不可,否则酝酿不出情绪,没有创作灵感。  相似文献   

13.
杨燕 《上海教育》2007,(7B):42-43
为了使少数天才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新加坡在小学阶段就开始选拔智力超群的学生,并推出了“天才教育计划”,从全面发展的理念出发培养天才学生。[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现代美国天才教育发展的保障与困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璇 《现代教育论丛》2010,(2):51-54,58
美国的天才教育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文章以二十一世纪为背景,介绍了美国天才教育发展的现状,包括各方力量是如何在政策、服务、研究、学习这四方面给予支持,来保障其发展的连贯性和稳定性。同时,本文也提及美国在天才教育领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希望对我国的天才教育改革同时起到启发和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脑科学的发展,天才儿童的先天论与后天论之争重新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有研究发现,天才儿童具有特殊的脑组织,为天才的先天观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同时,新近有关天才儿童心理特征的研究发现其能力结构和人格特征分别表现出不均衡性和双重性。这些结果导致人们对天才儿童的形成和发展产生新的认识。据此,笔者提出应重新审视有关天才儿童的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16.
新加坡以“天才教育计划”作为指导其天才教育的纲领性文件,并设立了天才教育处自上而下的领导和监督天才教育的实施。新加坡的天才教育探索已经有近40年的经验,形成了相对完整的天才教育体系,在天才儿童的选拔机制、培养模式、融合安置、师资配备等方面的建设都比较完善。其天才教育政策鲜明,充分考虑了天才儿童的非智力因素发展,提高了新加坡的国家竞争力与国民素质,为新加坡培养了一批拔尖人才。  相似文献   

17.
天才在中西文论中都算得上是核心的概念和范畴。郭沫若对天才问题也有着持久的关注和研究,其“天才情结”不仅指向他青年时代的理想和追求,更与其文艺主张、教育观念等紧密相连。郭沫若对天才的理解是中西合璧式的综合把握,客观科学而富有启发性,但由于天才问题的复杂性和种种历史原因,目前人们对郭沫若的天才观的理解仍处在他所批评的“赞”或“骂”的感官阶段。本文力图在中西语境下还原郭沫若的天才观。  相似文献   

18.
雷启之 《学科教育》2000,(10):48-48,F003
文章介绍了俄联邦支持天才儿童教育的情况,包括制定天才儿童教育纲要,为天才儿童的教育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所需资金由国家财政拨款。  相似文献   

19.
在文学,美学以及哲学等诸多领域中,许多伟大的思想家都论及过“天才”这个问题.一直以来,独创性在天才的基本特征中占据比较重要的地位,然而两千多年的历史演进,伴随着各种新思想的涌现,艺术天才观念也不断变迁.在这些天才观中,艺术天才的基本特征是拥有丰富想象力的观点作为其中重要的一支,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将探讨的就是艺术天才即想象力一说的产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梁梦溪 《成才之路》2010,(3):I0004-I0004
日前,著名科学家杨振宁教授现身中山市华侨中学,以“我的读书教育生涯”为题,现身说法谈读书与教育。在谈到有天才天赋的孩子时。杨振宁建议此类孩子父母,不要将天才孩子当做天才来养,否则会是一个悲剧。(见2009年12月15日《广州日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