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学校应面向全体学生,以增强德育实效性为目标,以德育课程系列化为重点,以德育活动为载体,以学生自我教育为主要途径,坚持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和全面育人的德育观,努力形成“主体性、体验式、活动化”的德育实施形态,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德育体系,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和谐德育是以引导教育者掌握德育规律,提高育人能力,从而促进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及整体素质和谐发展的一种教育模式。传统和谐德育是指以天人合一天人和谐以和邦国以谐万民人我和谐群己和谐和而不同和而不流和必中节仇必和解为主旨思想的道德教育体系。现代和谐德育是一种以促进主体和谐发展为目标,以和谐的德育机制、德育策略为内容的道德教育体系。传统和谐德育与现代和谐德育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产生的社会背景、教育观念、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的过程、教育的途径和方式、教育模式、教育的评价体系、教育社会效用等九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构建德育新体系,进行德育课程体系改革,必须以研究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和规律为基础,要重视思想品德的形成性评价,对德育内容体系进行教育目标分类,确定德育的阶段目标及终级目标和水平,将整体构建德育体系的研究和实验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4.
汪圣波 《教师》2011,(18):10-12
和谐德育是以引导教育者掌握德育规律,提高育人能力,从而促进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及整体素质和谐发展的一种教育模式。传统和谐德育是指以“天人合一”“天人和谐”“以和邦国”“以谐万民”“人我和谐”“群己和谐”“和而不同”“和而不流”“和必中节”“仇必和解”为主旨思想的道德教育体系。现代和谐德育是一种以促进主体和谐发展为目标,以和谐的德育机制、德育策略为内容的道德教育体系。传统和谐德育与现代和谐德育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产生的社会背景、教育观念、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的过程、教育的途径和方式、教育模式、教育的评价体系、教育社会效用等九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中学德育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为基础,以学校教育为主要途径,构建“国家成德、社会公德、群体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五德”育人目标体系,将“立德”的目标具体化、体系化、序列化,并通过层次性、渐进性的教育活动,实现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与提升,实现培养“四有”新人的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6.
中小学的德育工作如何适应青少年儿童品德形成的规律,创造出相应的德育工作序列,是当前德育工作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为了克服德育工作中目标模糊、内容随意、方式单一的弊端,增强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我们在总结已有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自1987年开始,在榆山街学校进行了“德育序列化实验”研究,并以点带面,对全县中小学进行了德育序列化教育,提高了德育工作的科学化水平。一、德育序列化的实质及建立所谓德育序列化,就是按照《德育大纲》的要求,从培养“四有”新人的总目标出发,根据中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和思想品德…  相似文献   

7.
王蕾  吴成刚 《中国教师》2014,(10):74-76
<正>2013年9月,即墨市第二实验小学"和乐育人"德育品牌被评选为"青岛市十佳德育品牌",这是对该校致力于德育体系建设,创新德育实践的充分肯定。多年来,学校坚持"一切为了人的发展"的办学理念,着眼于师生的快乐、和谐发展,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德育的根本目标,不断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打造学校特色教育,丰富德育实践活动,探索科学育人方法,逐步构建完善了以"和乐育人"为核心的德育工作体系,各项工作得到了  相似文献   

8.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在《辽宁省职业高中德育整体改革实验》总课题组指导下,我们以《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若干意见》和《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为依据,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实施德育整体改革内容序列化,提高了德育整体水平,促进了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增强了育人实效。一、德育内容序列化在德育整体改革中的地位作用职业高中德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多要素多层次的动态发展的整体。德育内容也是互相渗透与制约的整体,德育内容序列化又  相似文献   

9.
兰秀玲 《辽宁教育》2006,(11):26-27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颁布以后,我校进一步明确了方向,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德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抓。我们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民族精神教育为主要任务,完善了具有学校特色的德育序列,确定了各年级德育目标,细化了各年级德育内容。开展博爱教育和规范教育,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可行的德育体系,在德育途径上主要体现“四大育人工程”——文化育人、课程育人、活动育人、评价育人。其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一、和谐德育的理论建构:为和谐社会奠基 和谐德育,是以满足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的和谐统一为出发点,在遵循教育过程基本规律的基础上,构建德育体系诸要素之间的和谐关系,使之协调相应、配合得当、形成合力,以引导教育者掌握德育规律,提高育人能力,从而促进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及整体素质和谐发展的一种教育模式.开展和谐德育的研究与实践,对建设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以及党的二十大的精神内涵为指引,新时代普通高中德育实践的目标是把每一位在校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基于此,依托学校得天独厚的“国家绿色学校”资源、六十八载薪火相传的校史沉淀以及长期摸索、萃取固化的优秀做法,笔者广泛凝聚协同育人合力,因地制宜,推陈出新,开发出序列化的德育校本课程,建构了新时代普通高中德育实践的途径,即基于德育课程、学校文化、系列活动、有效管理和协同育人促进德育实践走向更加高效。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述了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挑战,围绕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工作重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构建科学的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以达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的性和实效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素质教育的根本理念就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德育一般是指思想、政治、品德、心理健康等培养人格的教育。德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思想品德课的一个突出特点就在于它的实效性,它不仅是一门知识性和理论性的学科课程,更是一门实践性和活动性的德育课程。思想品德课的教  相似文献   

14.
和谐目标下的中学德育新理念以育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为基础,以构建和谐社会为动力,以人与人及人与自然全面和谐发展为始终,是一种有别于传统德育的创新理念与和谐教育理念。当代中学德育的目标创新反映于学生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和谐发展。通过德育主题、德育体制建设、德育模式、德育师资及自主教育等内容与手段的创新与探索,克服传统德育意识的阻碍,构建中学德育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15.
曾菁 《中国德育》2014,(19):54-55
正在教育改革的发展道路上,重庆市渝中区人和街小学开展"人和教育"特色学校的研究,"人和教育"核心内涵是"‘人和’为魂,和谐育人"。学校主要是通过"和德"校本活动课程的实施,创设小学阶段德育从目标内容到方法途径再到评价的序列化、阶段性的整合规划,克服德育"一刀切""整齐划一""违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等的弊端,在"人和教育"理念下探索德育的实效性方法。"人和六质"促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彰显师生尊严,构建和谐的精神家园,是以满足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的和谐统一为出发点,构建德育体系诸要素之间的和谐关系,使之协调相应、配合得当,形成合力,以引导教育者掌握德育规律.提高育人能力,从而促进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及整体素质和谐发展的一种教育观念.  相似文献   

17.
《现代教学》2013,(7):25-26
中学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学科是对中学生比较系统地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常识教育的基础学科,研究和落实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学科的育人价值,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的教育工作方针的要求,对于提高学生的公民品德和思想政治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漆艳春 《考试周刊》2013,(24):159-160
科学完整的免费医学本科生德育体系是培养合格的免费医学本科生的有效保障。免费医学本科生德育体系的构建要遵循可行性、育人为本、系统性和层次性原则,需要制定阶段性教育目标,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开设人文讲坛,强化医德教育。  相似文献   

19.
上海市南汇中学创建于1927年,现为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寄宿制高中。今年是该校建校85周年,该校秉承"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办学理念,以"会学习、能发展,报效祖国、服务人民"为育人目标,以"立足浦东,提升内涵,发展特色,再铸辉煌"为工作目标,进行了德育、课程、教学三个方面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创新。德育——构建高中学生序列化德育体系,该校以德育为核心,关注学生终身发展的愿望和能力;课程——建设了以"天地人"为主题的校本课程;  相似文献   

20.
中小学德育衔接工作对促进学校整体的发展有重大现实意义,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学校结合中小学九年一贯制教育实际,以《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为指引,立足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从德育目标一体化、德育课程系统化、德育活动常态化、德育评价过程化和教育队伍整体化,探索中小学德育衔接的实践路径,构建整体化德育衔接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