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了严厉打击日趋严重的贪污贿赂犯罪,国家确立了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但是,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在立法上存在诸多不足,自诞生之日起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罪名。针对存在的立法缺陷,除应从立法上加以修改外,还应从制度上加大改革力度,对贪污腐败现象进行多方位治理。  相似文献   

2.
李元源 《培训与研究》2010,(9):95-96,99
美国的成人教育立法分为两类:专门针对成人教育的法案和包含成人教育内容的法案。它具有与国家经济发展相适应、管理地方化、责任主体明确并关注弱势群体利益保护等特征,对我国的成人教育立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当代中国处于深刻的社会转型期,我国现行的环保法律法规对弱势群体的保护明显不足,环境污染受害者在权益保护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不平等现象.弱势群体的利益得不到保护,社会就不可能和谐,不论从环保立法方面,还是从环保执法方面来看,都应对弱势群体的环保法律问题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阜阳“毒奶粉”事件暴露出了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为:食品安全卫生立法严重滞后;弱势群体求偿困难;法制宣传力度弱、影响小;执法机制涣散,执法能力软弱;地方保护主义思想严重等。我国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应当采取以利益引导为主,强制管理为辅的方法,加大对违法者的打击力度,保护弱势群体利益,全面监管食品生产经营整体过程。  相似文献   

5.
非财产性利益贿赂符合犯罪的本质特征,将其立法是大势所趋.刑事立法应细化贿赂犯罪的罪名,降低受贿罪之立案标准,建立多元量刑模式,并完善相关立法以打击因贿赂而诱发的其他犯罪.司法操作中非财产性利益贿赂的认定标准应综合考量,证据规则适用贿赂推定,量刑标准要重点考虑对公权力的侵害程度及社会后果,既得利益之处理适用罚金刑和资格刑.  相似文献   

6.
农民工合法权益遭受侵害的情况在近年来十分普遍,国家加强对这一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是维护公平正义和社会和谐的需要。农民工权益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而立法保护无疑是其中的重要一环。目前我国有关农民工权益保护的立法已有很大改善,但仍需继续加强和完善。  相似文献   

7.
为了弥补立法不足,《刑法修正案(八)》对有关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规定进行了修正,明确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特征,使得刑罚配置更为合理,量刑制度更为完善,打击力度更大,充分体现了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但目前立法仍存在着概念缺乏明确性、罪名缺乏前瞻性和完备性、刑罚设置缺乏统一性等不足。今后应当在立法上明确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概念,将黑社会性质组织罪修改为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增设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新罪名,对涉黑罪名统一设置财产刑。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弱势群体合法权益法律保护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困难学生、学业困难学生、生理缺陷学生、心理问题学生等是当前高校中的大学生弱势群体,对他们合法权益的法律保护程度直接影响高等教育的发展。针对当前对大学生弱势群体合法权益法律保护乏力的根源,必须增强高校教职工的法制观念,将教育法律的基本立法精神渗透到高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之中,加大教育法律的宣传力度,增强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法律意识,完善立法,设置专门的维权机构确保大学生弱势群体法律救济渠道的畅通,有力地保护其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9.
童工这个倍受社会关注的弱势群体,其构成正悄然发生变化:一些中小学学生开始在暑期涌入童工潮。童工现象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教育立法的现状。揭示童工现象严峻的现实,并借鉴发达国家教育立法经验,以寻求解决童工现象之教育立法方面的启示,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和立法中一个值得注重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教育立法是现代教育的基础,教育公平是世界教育改革的突出主题。文章从教育法律体系构建、教育改革重大决策法律化、教育投资立法、弱势群体利益表达的教育立法参与机制、教育法律监督系统构建等方面论述发达国家教育立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探求实现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为有效破解"谁来监督监督者"的难题,保障司法决策的民主化,自2003年起,检察机关陆续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人民监督员制度,为民众参与并监督检察工作提供保障。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实施,对提高检察机关执法水平和办案质量以及确保依法公正履行检察职能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因为缺乏立法支撑和机制保障,在实践中出现了诸如对"五种情形"监督不力的问题。为保障该制度的有效运行,我国有必要在立法上对该制度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2.
我国刑法关于环境犯罪的规定,从1997年刑法设立的“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专节到2011年《刑法修正案(八)》将“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改为“污染环境罪”,我国的环境刑事立法在不断的进行修正和补充,但是我国的环境刑事立法却没有发挥应有的威慑作用,仍然存在着理念和立法上的不足。因此,及时完善我国的环境刑法已经成为构建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所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以核心内容来讲,董仲舒的天人思想是一种非常现实的政治思想,而不能把它看作是神学思想。先秦儒者的“仁义”与“礼”,仍然是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以“仁”限君,以“礼”齐民,君仁民礼.上下和谐。这就是董仲舒的政治理想。在董仲舒的思想体系中,“屈民而伸君”与“屈君而伸天”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同等重要的,不存在主次虚实之分。  相似文献   

14.
高职大学英语大班授课教学质量堪忧,合作学习理论的引人似乎为此带来了契机。该文所示的"异质分组合作"教学实验结果显示,该教学方法能推动班级成绩提高,尤其是对低分段学生有一定促进作用。但是,实验班成绩的提高幅度不及其中一个控制班的事实也表明,该教学方法可能有其缺陷和适用范围,还需要做出反思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贵在"学习",重在"有型"。所谓"型",本义是指铸造金属器物的模子,后被引申为某一类事物长期稳定的共同特征和基本属性。学习型党组织的"型",强调的是使学习成为党组织的属性和特征,成为党组织的基本存在形式。文章从何谓学习型党组织、为什么要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怎样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三个方面阐述了学习型党组织的概念以及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意义和途径。  相似文献   

16.
2011年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中获得高票通过,并于2011年5月1日起施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增加了“危险驾驶罪”这一新的罪名。但“危险驾驶罪”立法仍存在缺陷,如对危险驾驶行为的界定过于狭窄,情节界定比较模糊,在法定刑方面只规定了基本犯.而对于危险驾驶造成危害后果者没有涉及。因此,我们应通过司法解释补充危险驾驶罪罪状、合理设置危险驾驶罪的主刑以及其他法律设定柔性惩罚措施来实现立法完善。  相似文献   

17.
《老子》"上德不德"章中存在着一个价值观念体系。对此体系,我们可以作出"上…"、"下…"之分。所谓"上…"者,指"道→上德→上仁→上义→上礼"之迭为体用关系的价值观念体系,而所谓"下…"者,则指这一观念体系中彼此间体用关系的散解,并因此分别沦落为"下德""下仁""下义"和"下礼"。分析这一价值观念体系,对于我们把握《老子》在处理儒、道等关系时的双重维度具有重要的分析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大量司法解释,已经不止停留在"审判过程中"和"具体应用法律、法令"的层面,某种程度上是以解释之名制定一般规范性文件,通过司法解释这一方式来分担立法机关的立法职能,并且受到了权力机关的默许。只有清晰地认识司法解释的立法化性质,并基于此进行考量,进而明确司法解释的范围,拓宽其立项来源,加大公示公开力度,同时进一步完善审查备案制度,才能使司法解释权得到规范与监督,从而构建更为完善的司法解释体系。  相似文献   

19.
性别平等是人们关注已久的话题,倡导性别公平不仅应该关注男女两性生理性别上的平等,而且应该关注两性社会性别上的平等。生理性别是先天的,社会性别却是后天的,是文化赋予的。文章通过对俐侎人的生育习俗进行分析,发现"男女有别"、"男尊女卑"的现象从婴儿刚出生就开始体现。当地的生育观和社会性别观是由于文化使然导致的,从而制约了女童的发展。承认差异,关注弱势群体,突破传统文化的枷锁是实现两性平等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20.
从历史学视角看,“白马”作为指代特定族群的名称,经历了汉人这一“他者”历时性想象与“民族识别”语境下国家制度性建构。究其本质,“他者”与国家对白马族群的建构,在相当程度上均是在客位视域下的主观建构。但至今,在白马藏族的自我建构中似乎仍能看到“他者”(theother)的痕迹与国家的“在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