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林艳 《考试周刊》2011,(71):52-53
诗歌鉴赏教学在准确把握新课标的要求下,教法上应始终紧扣一个"读"字,注意一个"引"字。一、注重通读,引导学生整体感知审美对象整体感知审美对象是诗歌鉴赏的第一阶段,是学生积累审美经验、获得审美享受的基础。感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在人脑中产生的对这些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要让学生对照审美对象,获得审美感受,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全诗。  相似文献   

2.
初中诗歌鉴赏教学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建 《文教资料》2010,(36):83-85
在培养初中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审美能力方面,诗歌鉴赏无疑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初中诗歌教学的现状却不甚理想。本文尝试把对诗歌的鉴赏分为情理鉴赏和如何表现这种情理的鉴赏两个阶段,以达到从整体上鉴赏诗歌、有益于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文章结合古典诗歌的特点,就如何在高中古典诗歌教学中实施美育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以期能对新课标下的古典诗歌教学有所帮助。要开展审美鉴赏,丰富学生的审美感知;创设美育情境,激发学生的审美共鸣;促进审美想象,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4.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生要"诵读古代诗歌,在有意识的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水平和审美情趣"。这就给诗歌教学提出了挑战,老师如何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鉴赏就成了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一点做法。—、从朗读、关注诗歌语言本身进行鉴赏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还有杜甫说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朗读对学生理解诗歌内容,积淀诗歌  相似文献   

5.
古代诗歌的教学现状令人担忧:在教学中许多教师和学生在审美鉴赏时无法立足文本、细读文本,古代诗歌丰富的内涵没有充分挖掘,没能体现诗歌鉴赏的文体特点。许多教师对古代诗歌的教学无从入手,学生无法真正地参与到古代诗歌的鉴赏中来,没有对古典诗歌的情感体验和审美体验。古代诗歌鉴赏课学生到底学到了什么,得到了什么,教师心里没底。而学生阅读鉴赏古代诗歌也没有策略和方法,出现“乱读”和“粗读”,甚至脱离文本猜测诗歌内容的现象。笔者参加过多年高考的评卷,发现诗歌鉴赏这道题,学生失分现象仍然很严重。  相似文献   

6.
诗歌鉴赏是一个审美的过程。在古代诗歌教学中,教师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是一个重要问题,也是教师经常遇到的难点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通过诗歌鉴赏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对学生进行适当引导,教会他们合理归纳,将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文学史上,诗歌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可以说中国的文学史就是一部贯穿着诗歌的历史。诗歌鉴赏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传承文化、丰富学生情感、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有重要意义。但在诗歌鉴赏教学实践中,却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诗歌鉴赏教学逐渐成为语文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本文对图画在诗歌鉴赏教学中的作用做了研究,力求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现行人教版普通高中语文课本收录古代诗篇达50多篇,这就说明了古代诗歌教学已经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的古典诗歌鉴赏能力也成为我们当代语文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培养鉴赏诗歌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在鉴赏的过程中要具有强烈的自主意识,激发浓厚的鉴赏兴趣,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对作品进行多元的开放性的解读,对作品的意蕴力求有新的发现。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就思想内容或艺术特色的某一方面作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评述。"于是近几年来的高考诗歌鉴赏题就打破以往客观选择题的命题方式,以主观表述题的形式考查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不同的见解。这种命题方式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诗歌鉴赏的难度。所以探寻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古诗鉴赏能力的对策已迫在眉睫,下面谈点个人的认识,与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9.
如何使学生最大程度地参与到诗歌鉴赏的审美过程之中,最终达到初中语文诗歌教学的“积累”、“拓展”和“涵养性情”三个不同层次的目标。针对不同诗歌特点和学生的接受心理,笔者在诗歌教学中尝试多种课型的有机结合,调动学生的鉴赏兴趣,切实提高了学生诗歌鉴赏评价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笼统地说,诗歌鉴赏是一种审美活动,其核心是要把握诗歌的意境美。也就是说,审美鉴赏所获得的是审美总体效应。那么如何去把握诗歌的总体意境呢?这就有必要分析一下诗歌鉴赏的心理特点。实际上,在诗歌鉴赏中,主体(鉴赏者)在对客体(作品)进行鉴赏时,其方式、过程、步骤是有着  相似文献   

11.
张勇 《考试周刊》2011,(93):11-11
古典诗歌鉴赏一直以来就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诗歌鉴赏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有很大作用。新课改特别强调审美教育,而诗歌鉴赏是语文审美教育实施的必要途径和重要内容。系统、深入地研究诗歌鉴赏教学的规律,寻觅古典诗歌鉴赏教学的有效策略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多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我总结出以下几点心得,希望对古典诗歌鉴赏教学有一定  相似文献   

12.
现代大学语文课程强调:阅读、小说、诗歌、喜剧是学生对文化和人文的精神追求,并具备一定的文学鉴赏水平和艺术修养。但现实是新诗的音乐性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容易被忽视,诗歌音乐性即"韵律"与"意象"相融合。教师在教授新诗的过程中要不断学习,不断体会新诗的音乐性,再辅一些教学基本方法,通过对新诗的意象解读和意境营造、深情朗读和反复吟读、图文辅助和配乐演唱、比较分析和激发审美,逐渐将新诗的音乐性呈现给学生,从而使现代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熏陶、体会诗歌独特情感、养成艺术审美情操。  相似文献   

13.
阅读活动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审美感知过程,即读者对文本的阅读感知。诗歌鉴赏的实质就是语言感知、情感体验、想象联想、理解认识等一系列心理活动的过程。然而,诗歌教学中许多老师并没有重视对学生这一审美感知的培养,尤其是面对高考,语文老师讲的更多的是解题技巧,似乎只要掌握了解题技巧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而事实上并不如大家所愿,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在鉴赏诗歌时违背了鉴赏的宗旨,不是真正的鉴赏,而是机械的做题。以做题为目的表面上看来是在走捷径,其实是舍本求末,背道而驰。那么如何才算鉴赏,我认为至少要做到两个“…  相似文献   

14.
诗歌鉴赏教学的“四读四引”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歌鉴赏教学在准确把握新大纲的要求下 ,教法上要始终紧扣一个“读”字 ,注重一个“引”字。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归纳出了“四读四引”的诗歌鉴赏教学法。一、注重通读 ,引导学生整体感知审美对象整体感知审美对象是诗歌鉴赏的第一阶段 ,是学生积累审美经验、获得审美享受的基础。整体感知包括简单的审美感觉和比较复杂的审美知觉两个环节。感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 ,在人脑中产生的对这些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要想让学生观照审美对象 ,获得审美感受 ,首先就得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全诗 ,当学生受到审美对象 (诗歌 )已经固定…  相似文献   

15.
阅读活动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审美感知过程,即读者对文本的阅读感知。诗歌鉴赏的实质就是语言感知、情感体验、想象联想、理解认识等一系列心理活动的过程。然而,诗歌教学中许多老师并没有重视对学生这一审美感知的培养,尤其是面对高考,语文老师讲的更多的是解题技巧,似乎只要掌握了解题技巧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而事实上并不如大家所愿,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在鉴赏诗歌时违背了鉴赏的宗旨,不是真正的鉴赏,而是机械的做题。以做题为目的表面上看来是在走捷径,其实是舍本求末,背道而驰。那么如何才算鉴赏,我认为至少要做到两个“走进”。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典诗歌是我国传统文学的一块瑰宝。诗歌是中国文学中产生最早、发展最充分的一种文学形式。在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中,古典诗歌鉴赏是占重要地位的。诗歌鉴赏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化底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很大作用。新课标下诗歌鉴赏成为语文审美教育实施的必要途径。如何开展古典诗歌鉴赏教学,使学生学习兴趣增加已成为语文老师迫切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在高中学习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教学内容就是语文诗歌鉴赏性教学。语文诗歌鉴赏性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们的诗歌鉴赏的能力。在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情况下,高中语文课程中的诗歌审美性教学为了适合新课改,需要不断地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塑造诗歌审美教学方式与方法,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诗歌鉴赏素养。基于此,本文主要阐述实际教学中,新课改背景之下的语文诗歌审美性教学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8.
古典诗歌是传统的高雅艺术,它以丰富的想象和凝练的语言来完善和丰满想要表达的情感,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要重视自主理解教学的组织、加强基础知识教学的训练、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结合教学实际提出诗歌鉴赏教学的策略,为提升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提供宝贵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薛喜玲 《教学研究》2008,(3):281-282
如何使学生最大程度地参与到诗歌鉴赏的审美过程之中,最终达到初中语文诗歌教学的“积累“、“拓展“和“涵养性情“三个不同层次的目标.针对不同诗歌特点和学生的接受心理,笔者在诗歌教学中尝试多种课型的有机结合,调动学生的鉴赏兴趣,切实提高了学生诗歌鉴赏评价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正>做好诗歌教学以培养学生一定诗歌鉴赏力,对学生感受优美的汉语言魅力,提高文学鉴赏水平,丰富人文素养,养成高尚健康的审美情趣,热爱和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有巨大作用。一、当前诗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诗歌教学与其它文体教学一样,对于教学目标的达成,都要遵循一个渐进过程,而诗歌鉴赏能力更是要经历长期培养过程。比如理解、鉴赏某部作品风格,它是一个高水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