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高拴文 《甘肃教育》2008,(22):39-39
什么是生物?如何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生物?这是每一个学生开始学习生物学知识时首先就会遇到的问题。新版七年级生物教科书,  相似文献   

2.
在初中物理中,关于机械运动的内容学生感到难以下手的是:给定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要求判断此物体有这种运动情况所选的参照物:或者给出几个物体的相关运动情况,要求判断这些物体以另一物体为参照物的运动情况.本文以寓言"刻舟求剑"引出机械运动中选择参照物的重要性,并给出了用"物体相对位置变化情况"来"求解"参照物或判断物体运动情况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当我们坐在向前飞驰的火车上时,会看到窗外的树飞快地向后移动.树真的动起来了吗?当然不是,这是因为我们选择了自己或车厢作为参照物的缘故. 参照物是我们假定不动的物体,它可以是运动的,也可以是静止的.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就是把它的运动情况与参照物相比较,看看它们的相对位置是不是有变化.如果有变化,我们就认为这个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没有变化,就认为这个物体是静止的.选择的参照物不  相似文献   

4.
一、学会选择适当的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以另外一个物体作为怀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就叫参照物。判断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如果这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有位置变化,我们就说它是运动的,如果这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没有位置变化,我们就说它是静止的。例  相似文献   

5.
一、问:如何判定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答:选择合适的参照物,然后根据机械运动的含义来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解析:由于运动和静止具有相对性,所以在判别物体的运动状态前,应先选择合适的参照物,然后根据机械运动的概念,即物体位置的变化来判断.若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所选定的参照物有位置的  相似文献   

6.
<正> 1.生物与生命 生命是蛋白体(包括蛋白质和核酸等生命物质)的存在方式,是物质运动的最高级形式。生物是指自然界中有生命的物体,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三大类。即生命是一种物质运动形式,生物是能进行这种运动的物体。 2.蛋白质与多肽 就单纯蛋白质来说,蛋白质是由一条或多条肽链组成,如胰岛素含两条肽链,血红蛋白含四条肽链。蛋白质有四级结构,肽链无四级结构。一条刚从核糖体中  相似文献   

7.
<正>摩擦力是高考必考的一个考点,同时也是难点,正确认识并掌握摩擦力的相关概念,对解题思路有极大的提升。在摩擦力分析过程中,涉及静动摩擦力的方向及摩擦力做正功还是负功,因此对摩擦力进行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一、摩擦力产生的条件1.物体接触且存在弹性力:在判断物体之间是否存在摩擦力的方法,可以把一个物体去掉,看是否会改变另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若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则两个物体之间存在一定的弹性力;若物体仍然保持原  相似文献   

8.
要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有生命,最基本的方法是看它是否进行呼吸。因为呼吸是生物界最基本的生命活动,一般有生命的东西都会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相似文献   

9.
我们平常在研究物体时,说物体在运动还是静止,要看是以另外的哪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对于一个物体,不事先选定参照物,就无法对其运动状态作出判断,说这个物体运动或静止则是毫无意义的.  相似文献   

10.
<正>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求解相关问题,首先要做的就是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而判断机械能守恒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判断,即分析物体或系统所受的力,判断重力以外的力(不管是内力还是外力)是否对物体做功,如果重力以外的力对物体或系统做了功,则物体或系统的机械能不守恒,否则机械能守恒。另一种是根据能量的转化判断,即对于一个物体或系统,分析是否只存在动能和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相互转化。  相似文献   

11.
学生:在初中物理学习中我学过惯性,但是总感到似懂非懂。老师,请您再深入一点谈谈怎样才能正确地认识惯性这个概念。老师:所谓惯性,就是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对于惯性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正确地认识它: 1.惯性是一切物体都具有的一种固有的属性,物体具有惯性这个性质不受任何条件的限制。任何一个物体,不管它处于何种状态(气、液、固态);不管它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运动得快还是运动得慢,是作直线运动还是曲线运动,运动状态是否发生变化;也不管它是有生命的还是没有生命的;不管它受力作用与否.也不管它受到的是平衡力还是非平衡力,是恒定的力还是变化的力……总之,一切物体无一例外,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相似文献   

12.
考查类型:(1)根据参照物判定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2)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定选取的参照物。对于同一个物体,它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如果该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没有改变,那么该物体就是静止的;如果该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位置发生改变,那么该物体就是相对运动的。所以,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关键是要看该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有没有改变。  相似文献   

13.
教学思路本课是粤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探访生物王国》的第一课。本课从学生身边入手,以学生非常感兴趣的活动——在草丛里寻找物体开始,通过观察、分类与比较,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初步认识生命、了解生命与非生命的区别的目的,并由此了解到植物和动物都属于生物。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获得关于动物和植物的亲身感受。为此,教材选择以校园为背景作为观察对象,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与讨论,分辨出哪些是有生命的物体,哪些是没有生命的物体,从而建立初步的“生命物体”与“非生命物体”概念。在教学过程中,我创设一个自主、合作、…  相似文献   

14.
生命是蛋白体(包括蛋白质和核酸等生命物质)的存在方式,是物质运动的最高级形式,其本质是新陈代谢.生物是指自然界中有生命的物体,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三大类.“生物”是集合概念,“生物体”则是集合元素的概念.因此,生命是一种物质运动形式,生物体是能进行这种运动的生物中的个体. 应激性是在新陈代谢的基础上.生物体对外界的刺激(如光、温度、声  相似文献   

15.
问题1有一天,我问学生:判断某个天体是不是黑洞的依据是什么?一个学生说由质量判断,另一个学生说应由密度来判断.谁的观点对呢?还是都错?何为黑洞?通常人们这样认为:"黑洞"就  相似文献   

16.
上小学的时候,我们就知道所有的非零自然数可以分为自然数单位1、质数(素数)和合数三类,注意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100以内的质数,从小到大依次是:2,3,5,7,11,13,17,19,…,83,89,97.质数的个数是不是有限多的呢?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先来看看另一个问题:怎样判断一个已知自然数是不是质数.比如,221是不是质数?你一定会按照下面这个步骤去判断:先用最小的质数2去除221,不能整除;再用3去试试,还是不行;再依次用5,7,11试试,还是不行;13呢?行!221=13×17,所以221不是质数,而是合数.所以,判断一个数是不是质数,只需用比这个数小的所有质数,依次…  相似文献   

17.
判断力是不是对物体做功,主要依据是物体的能量是否发生了变化,若物体的能量发生了变化,说明力对物体做了功,即功是物体能量变化的量度.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的动能的变化;而判断物体的机械能是否变化则需要分析除重力或弹簧弹力外其他力对研究对  相似文献   

18.
<正>要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只需要看这个物体与所选参照物之间是否有位置变化。若位置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运动的;若位置没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静止的。学会选定参照物,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或静止时,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下面以一道贵州2023年中考物理试题为例,探讨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相对参照物是怎么说的。  相似文献   

19.
在初中《物理》课本中 ,摩擦力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因为确定某个教学内容是不是物理教学中的重点 ,不能离开学习阶段是初中还是高中这个前提 ,而确定某个内容是不是难点 ,也不能离开学习对象是初中学生还是高中学生这个因素 .要搞清摩擦力的概念 ,首先要知道它的产生条件 ,其次还必须弄清它的方向、大小与物体运动状态的关系 .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有两个 :一是物体间要相互接触 ;二是物体间要有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摩擦力的方向总是跟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至于摩擦力的大小问题 ,因情况较为复杂 ,对初…  相似文献   

20.
1 问题的提出 当教到圆周运动这部分内容时,有个学生问笔者一个问题:高一上学期老师在进行超、失重教学时,教给我们这样一个方法:判断物体处于超重还是失重就是看物体在竖直方向的加速度(或加速度的分量)的方向,与物体运动速度的方向无关.当加速度方向向上时物体处于超重状态,当加速度方向向下时物体处于失重状态,当加速度向下且a=g时,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