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美文与审美——关于新世纪散文批评理念重建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散文创作与理论批评的实际,确立一个"美文"的概念,是继承沿袭五四散文美文传统的必然,也是改革开放30年文体演变的约定俗成.从作者个体的大"真实"、文本思想的大"悲悯"和艺术表现的大"自由"三方面,建立以人格审美为中心的美文审美价值观,是新世纪散文批评理念重建的关键,也是在大众审美世俗化的背景下促进当前散文繁荣的急切需要.  相似文献   

2.
散文理论建设一个重要问题是净化纯洁散文,使之成为具有“文学性”的散文,即艺术散文。本文主要从艺术散文表现的本体、构思技巧、话语形态等方面探讨了艺术散文的创作与审美路径。旨在明确作为文学文体的散文的文体标识和审美规范。  相似文献   

3.
刘先生散文理论框架由四部分组成,即文体论(或范畴论)、创作论、批评论和审美物质论。他的散文理论的核心和出发点是文体论;而他在全书倾注主要笔力的则是他关于散文审美特质的界定。刘锡庆先生力主散文的净化,他认为被层层剥离之后的艺术散文,应以真实、自由的笔墨揭示个性,抒发感情,裸露心灵和表现生命体验。他认定中国散文史如同驾驶中国文学史一样,都是因人的被发现,被重视,才引出散文形式与内容的一次次革命。  相似文献   

4.
作为现代散文大家,周作人是少数能在散文理论和创作方面均有建树并影响深远的作家之一。在为俞平伯散文集《燕知草》写的跋中,周作人提出了散文必须将文词、内容、文风等"适宜"地安排起来写作的审美构想,倡导节制有度的写作。本文将通过对周作人散文创作的分析,从周作人散文的理性思想、苦涩而幽默的文风、杂糅调和的语言文字和兼具知识与趣味的内容四方面来阐释周作人散文"适宜"的审美追求和实践,以助于对周作人散文及美文写作的审美要求和美学构想有更清晰、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贾平凹是当代文坛最具艺术才华与特点的散文家.他的散文创作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从70年代末到90年代末,其散文表现出题材外拓,手法创新,风格独异的创变过程.他的散文可分为五个审美类型,自传类、世相类、风情类、禅思类和文化类散文,显示了他广阔的审美视野与选材能力.他的散文具有明显的艺术特色,为人讲真,塑造出了一个大写的智者形象,创造了风格独异的境界,成功地运用了感应式思维,使散文作品更富有审美魅力.  相似文献   

6.
梁实秋是一位传统知识分子,儒释道的精神在他身上表现得都很明显.就其散文作品来看,体现出"一切皆苦,万法皆空"的佛禅苦空观,"无念"、"在尘出尘"的佛禅生命观以及"空寂"的佛禅审美境界等.梁实秋佛禅思想的形成,是与他先天的气质禀赋,他所受的东、西方教育以及中年以后对佛禅经典著作的大量阅读分不开的,这些都促成了其散文超尘脱俗、适意自然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散文理论建设中,京派散文的理论贡献一直未受到重视。其虽属零敲碎打,散漫无章,但却字字珠玑,具有极大的生长性和可阐释空间。京派作家对纯艺术散文创作的自觉与独立、创作原则、以及散文本体性的审美规范、鉴赏批评论等提出了极具价值的观点,超越前贤,烛照当下甚至未来。  相似文献   

8.
丰子恺散文在中国现代散文中独具特色,究其原因在于其艺术创作与对童真的追求、对佛理与艺术的探求密不可分,其中又以"童心"为最根本之要素.丰子恺屡屡自称"儿童崇拜者"、"老儿童",因此应从童真之心入手分析其散文创作的艺术风格及其成因.丰子恺对童真的向往深受佛禅追究本性本心的感染,继而与他作为"现代最象艺术家的艺术家"对艺术"真"的追求相契合,最终形成其散文真淳自然的艺术风格及真即善即美的审美内涵.  相似文献   

9.
徐志摩的散文风格是自由华丽的.他的散文在艺术上的成就和独特的风格、鲜明的特色,使他在中国现代散文园地里自成一家.作者结合徐志摩的一些散文作品,探讨分析了他的散文风格及形成原因:除了他本身的性格和趣味等原因之外,还在于他自己的一种审美见解.  相似文献   

10.
女性文化散文突破了当代女性散文长期被拘囿于一己生活琐事和人生常态的偏狭视野,冲破了女性散文惯常的小感触、小哲理式的审美规范,对女性散文长期以来甜媚无骨、轻飘俗丽习气作了彻底摒弃和超越。  相似文献   

11.
由于内外部因素的制约,尤其是科举制度对骈文的依赖和支持,唐代古文运动在韩柳之后迅速跌入低谷。孙樵在古文衰落的时代大力提倡古文。在理论方面,针对晚唐破碎细巧的文风,孙樵系统地提出了从审美理想到创作方法的文论主张,特别强调史与文的关系,认为史是文的最高境界。在创作方面,孙樵的古文关注社会现实,兼具奇崛与平易两种风格。尽管孙樵多方努力,但是他并没有成功地从自己的时代突围。孙樵是古文运动中奇崛一派的最后一位代表,他结束了古文向奇崛风格的发展,为后来者暗示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本文着重剖析了贾平凹文艺观中的道禅意识和散文中的道禅韵味 ,认为这是贾氏对逐渐失落的东方审美传统的追求与呼唤 ,是对文坛浮躁现实的抵制 ,其散文对如何弘扬民族审美文化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朱自清在现代散领域占有显的地位,他的散是现代美的典范,有着极高的审美品位。朱自清散之所以风格独异,正是源于他的审美理想。正因为他的“温柔敦厚”的审美理想,创造了他自己独特的散世界,形成自己的美风格。  相似文献   

14.
瞿秋白的散文在其文学创作中独具一格。他的散文坦露了一个政治家内心深处的真实情怀,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客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实际状况,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5.
贾平凹早期散文清新灵秀,飘逸自然,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独秀于中国文坛,为新时期散文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了可贵贡献。其散文写作艺术独树一帜,风格自成一家,源于其新鲜的审美感悟和深厚的文学艺术功底  相似文献   

16.
刘子毅散文的题材在美国华文文学中别具一格。真的赤诚与善的关爱是他的作品的突出特征。通过真与善的追求而实现美的创造则体现了他的审美理想。  相似文献   

17.
作为双栖于港台的文学大家 ,余光中不仅有其独特的散文创作风度 ,也有其个性化的散文批评理念。这主要表现在 :对散文内涵作融汇中外古今的阐释 ;对散文功能作情、理、意、事、景、物的六项定位 ;散文文体的泛化分类 ;对知性与感性、以及学者散文的独特观照等方面。余光中散文理念又以批评视角、美学原则、文论风格及研究方法等层面为 2 0世纪散文批评带来新气象和新启迪  相似文献   

18.
作为内蒙古散文作家,舒正钟情于散文创作,近年来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文化散文和抒情散文。作家在创作中。摈弃矫揉,以传统抒情之美成就了一组具有审美意象韵味的抒情散文。“花”是舒正散文中最常见的意向。散文以植根于中国文化土壤的“花”意象,与人生情感中最珍贵的亲情自然糅合成亲情之“花”的意象,素朴而令人感动,使舒正散文具有独特的审美意蕴与精神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丰子恺是中国现代著名的画家、散文家,其文画之间有着广泛的交融和渗透.从选材、立意、风格、艺术境界等方面探讨丰子恺的漫画艺术对其散文创作的影响,不仅可以更好地领略丰子恺散文丰富的意蕴,而且会获得一种独特的审美愉悦和艺术启迪.  相似文献   

20.
散文是美文,场面是重要的美化手段,它不仅是写作主体寄寓美学理想的抒情意象,而且也是组合和凝聚散文深邃意境的有机组成,它以其独特的个性和审美价值,丰润着散文写作的理论,拓阔着文学创作理论的研究领域,推动着散文创作的繁荣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