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围棋天地》2007,(4):17-17
1975年,时年66岁的木谷实先生因病去世,根据他的遗愿,木谷夫人美春把原来木谷道场的几十块厚厚的棋盘分赠给了木谷门下的弟子。  相似文献   

2.
天地间     
《围棋天地》2008,(2):94-94
木谷实(1909-1975),昭和围棋巨匠,与吴清源并称“木谷,吴”,先生之棋,一生凡三变,少尚坚实,青尚势力,壮重实利。其为人也勇,于旧势力笼罩下开创新布局,  相似文献   

3.
张大勇 《围棋天地》2002,(11):19-24
二十世纪70年代初,是日本昭和围棋史上的林、石田死斗时期。作为吴清源、木谷实弟子一代的抗争,林海峰与石田芳夫五次名人、本因坊七番决斗殚精竭虑、惨淡凄绝。  相似文献   

4.
怪童丸木谷实虽然在棋盘上所向无敌,但是他并没有就此满足,在他头脑中还涌动着无法为广大世人和多数职业棋士所理解的思想,而以自己的思想和木谷实互相砥砺的就是已经在天元模仿棋中向他射出响箭的吴清源,这两位好友兼宿敌思想碰撞出的火花就是改变了昭和棋界面貌和整个围棋史进程的新布局。  相似文献   

5.
日吉丸     
和昭和时代后期的众多棋星一样,棋坛的新一代霸主石田芳夫也是出身于木谷道场,而且很可能是早早就被木谷先生看重的学生之一。木谷道场群星云集,要从那里脱颖而出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石田做到了,他已经在围棋史上留下了属于自己的一页。  相似文献   

6.
愈极而愈远     
“愈极而愈远”是木谷道场的名言,当年木谷弟子们无论棋艺进步还是受挫,总被木谷实以此言训诚,在他们青年时期就被灌输了棋道无限的思想。小林光一初夺棋圣冠军后,曾经以此大发感叹。  相似文献   

7.
新布局的诞生(上) 川端康成先生在登载过《木谷实选集》(日本棋院刊)的月报上曾发表过“新布局青春”一文,他这样写道:“木谷实、吴清源创造新布局的时代,不仅是二人盖世天才的青春时代,实际上也是现代围棋的青春时代。新布局仿佛是一阵春风,她吹燃起青春独具的创造与冒险的热情之火,给棋界带来了绚丽灿烂的春天。虽然继木谷、吴之后,又涌现出了优秀的后来者,但是,可以想像,像新布局时代的木谷、吴那样旗帜鲜明地振兴棋坛、划时代的一代新人还未光临。当年,木谷、吴创造的新布局,是今日奕苑鲜花盛开的祥瑞。” 对我来讲,如…  相似文献   

8.
大木谷     
虽然在名人引退棋中击败了本因坊秀哉,但是木谷实却没能真正登上昭和棋界的顶峰,因为他无法回避自己的宿命劲敌吴清源。镰仓一战成为了两人之间的分水岭。吴清源在绵延不断的十番棋战中屡战屡胜,成为昭和时代的无冕王者,而木谷实则载沉载浮,继续着自己多少有些悲剧色彩的棋战生涯,两位宿敌似乎是渐行渐远了。然而尽管他们在胜负场上已经擦肩而过,但是在追寻棋之大道的征途中,他们依然是在并肩前行。[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唐肥 《围棋天地》2020,(9):4-10
2020年2月8日,14岁的张心澄成为日本棋界的女子职业棋手,木谷实一木谷礼子一小林泉美一张心澄,日本棋院首个四代围棋世家诞生。更兼铃木为次郎一木谷实一小林光一和淑越宪作一吴清源一林海峰,日本棋界最重要的两大派系到了张栩和小林泉美这一代历史性地共谐连理,江河汇流,使得这一围棋世家更具传奇性。  相似文献   

10.
怪童丸     
无论在日本围棋史还是世界围棋史上,昭和时代都注定将占据极为重要的篇幅。这一时代见证了日本棋界从古代走向现代的蜕变。见证了“新布局”为号角的围棋技术和艺术的新生,更见证了“六大超”时代的空前辉煌。昭和时代的天空星汉灿烂,各自卓然一家的大棋士们不但留下了韵味无穷的奇着妙谱,更留下了值得人们永远回味的故事。和大棋士们共同亲历了昭和时代的著名作家江崎诚致先生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以他的生花妙笔为这一时代前期至中期的众多棋豪们画下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肖像。天地将从现在开始刊载这部力作的精彩章节,以飨读者,本期选登的是《木谷实》部分的第一节《怪童丸》。[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霸者的道路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以棋圣战的创设为标志,日本围棋迎来了昭和时代最繁荣的时期,而木谷一门才俊先后华丽登场,更彻底颠覆了棋界之前的霸权更迭模式。在新的时代中,谁会成为第一位霸主?答案是加藤正夫,在木谷道场的反应似乎总比别人慢一拍的加藤正夫,入门、入段甚至结婚都比多数同门迟了一步的加藤正夫,曾经被称为万年老二、长期生活在石田芳夫阴影中的加藤正夫。  相似文献   

12.
第一位九段     
围棋界的昭和时代是多姿多彩的,名家辈出,强手如云。某种程度上说来,在这一时代众多的大棋士当中,藤泽朋斋头硕的光环也许是最为暗淡的:吴清源自不必说;木谷实有新布局、名人引退棋和道场的伟业;桥本宇太郎领导了关西棋院的独立,更有升仙峡的壮举;高川格本因坊九连霸;坂田荣男是胜负世界的一代王者;藤泽秀行是大正棋士最后的旗帜……唯独藤泽朋斋,在胜负世界中唯一让人记住的似乎只有一个不光彩的纪录:在吴清源众多的十番棋对手中,他是唯一被打到定先的。可是,这个昭和围棋史无论如何都绕不开的人,难道真的是一个如此不堪的角色吗?[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3月28日,在东京五反田 的“简易保险酒店”举行了木 谷门突破五百段庆祝祭典,这 次会议集中了千名棋迷参 加。与会的主角是在昭和和平成年间构成围棋界大动脉的木谷先生门下的弟子们。此前,曾举行过超过一百段、二百段的庆典,直至今日的五百段庆典,时代在变,人也在变,但是木谷一门对围棋界的贡献却始终未变,这次祭典不但集中了本行的弟子,还有弟子的弟子。 担任该次大会主持工作的是山本圭和小川城子六段。事实上,在平成七年(1995年)武宫正树名人诞生的那时开始,这次祭典即已在日程之中了,具体开始操作实施则是在19…  相似文献   

14.
若允许我说两句的话,我认为那些对我非难的人只能说是对围棋的“白刃格斗”一窍不通。我与木谷在棋盘上演出的是一幕决斗悲剧,木谷实要决一死战,我也只得冒死相拼,而且必须强调的一点是:是否休息只能由公证人八幡干事来决定,我毫无权力。职业棋士们到底与众不同,不但棋士中间无一人说我残忍,木谷实本人也因读者那般骚动而感到十分为难。 但事件还是越发严重,竟然发展到连恐吓信都投进家中。我将那些恐吓信拿到做越先生那里,本来就事事爱操心的先生看到后,更加为我担扰。于是先生立即去找安永先生商量,安永先生答道:“吴先生若…  相似文献   

15.
虽然大家都在使用相同的“道场”二字,但实际上,中日韩三国的道场源流既不相同,特性也自然各有差异。中国的道场脱胎于中国特有的体校和运动队体制,日本的道场是传统内弟子制度的大而化之,而韩国的道场则是以经营色彩浓厚的围棋教室为源头。不过无论如何,说到道场,中韩两国仍然不能不承认日本是真正的先行者,而木谷道场更是高山仰止,任谁也绕不过去的。既然以道场为名,无道不成道场,那么木谷道场所奉行的又是怎样一种道呢?日本作家江崎诚致先生在上世纪60年代末曾经撰写了题为《木谷道场的人们》的专文,这一次我们选译了原文的第一节,相信可以让读者对木谷道场的情形有一个大致的了解。韩国的道场虽然起步并不比中国早多少,但是在经营运作方面无疑较中国先进许多,整个行业和市场的成熟度也明显处于领先的位置。应天地约请,韩国著名围棋撰稿人梁炯模专门撰写了《心脏与纽带》一文,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希望中国道场行业和关心道场行业的人们能够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6.
名人引退棋     
如果说新布局的出现是日本围棋现代化的先声,那么本因坊秀哉名人引退棋就是日本围棋古典时代的最后一抹余晖。作为新时期代表见证并参与这一历史性对局的正是木谷实。有趣的是,在这一新旧交替的标志性对局中,木谷实下出的却是旧布局,江崎诚致先生对此颇有独到看法。本局1938年6月26日开始,12月4日结束,打挂十五次,总计237手,木谷实受先5目胜。  相似文献   

17.
吴清源     
孙志刚 《围棋天地》2008,(22):78-80
简历:(1914-),日本棋院东京本院九段棋士,1929年被直授三段,1950年被推举为九段。福建人,十四岁东渡日本,入濑越宪作名誉九段门下。1936年入日本国籍,后脱离,1979.年再次入籍。1933年与木谷实共创新布局,开启昭和围棋新时代。此后在十番棋中将当时日本棋界最强者悉数降级,被誉为“昭和的棋圣”。1961年车祸后逐渐淡出一线,1983年引退。门下有林海峰九段及芮乃伟九段等。  相似文献   

18.
内弟子生活     
从最初登上本因坊战的大舞台,到最后真正拿到头衔,加藤走过了将近十年的道路,其中甘苦不足为外人道。不过,加藤对此不能说毫无准备,或者也可以说,他早已在一定程度上学习过如何面对这种艰难,因为在拜师时,他就不是最出色的弟子,而在入段时,他的年龄也毫无值得自豪之处。可是,他自己全心的付出和木谷道场的培育终于还是将璞玉雕琢成了大器。  相似文献   

19.
霸者     
站在今日回望昭和时代,坂田作为棋界一代霸主的地位已是无可争议,他所取得的很多成绩至今尚没有后人能够超越。他已经是一个传奇。可是,传奇的开篇其实并不那么引人入胜:最初坂田并不为人看好,他既无良师,也乏益友,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独行侠,长期游走在前辈吴清源、木谷实和同辈藤泽库之助、高川格的阴影之下。[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泰山岩岩     
1937年6月,木谷实与夫人美春告别,启程与本因坊秀哉进行划时代的名人引退棋。木谷实早期的几位弟子一定会列队送师父出门吧,仿佛看到其中有一位刚刚渡海前来的十四岁少年,他望着师父的背影,心中是崇敬,是羡慕,还是默默埋下了对自己的期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