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宋德胜 《青海教育》2006,(12):43-43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的积极心理倾向。兴趣不仅能推动人们寻求知识、钻研问题、开阔眼界,而且对一个人走向成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那么,怎样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呢?一、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兴趣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  相似文献   

2.
1"兴趣物理"的理念所谓兴趣,是指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它是人认识需要的情绪表现,反映了人对客观事物的选择性态度。兴趣在人的生活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健康而广泛的兴趣使人能体会到生活的丰富和乐趣,深入而巩固的兴趣能成为事业成功的动力。"兴趣物理"则是利用生活中司空见惯而又不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或思索的物理事实和现象激发人们对物理产生浓厚的兴趣,促使人们开始更广泛和深入地学习、探究物理理论的教学手  相似文献   

3.
一、青少年生活情趣现状分析 生活情趣,是指一个人的性情和志趣.是建立在兴趣之上、有一定方向性的和比较稳定的精神追求与向往。是一种对美好事物、美好生活的趋近和感受以及乐观体验的心理表现。生活情趣源于兴趣爱好,凡是人们的兴趣、爱好、玩赏、消遣都可以纳入生活情趣的范畴。生活情趣不仅包括具体的兴趣活动,也包括个体在从事兴趣活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个人特色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4.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一切有成效的工作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究某种活动,并在其中产生积极情绪体验的心理倾向,是人们学习、工作、生活的内在动力,也是人们成功的起点。古往今来,著名的科学家、艺术家、哲学家等,他们能对人类发展做出贡献,无不是由于他们的强烈兴趣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力,  相似文献   

5.
包狄文 《考试周刊》2010,(42):162-163
体育兴趣是指人们力求积极认识和优先进行体育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内在驱动力。教师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兴趣,不仅是使学生获得知识、开阔眼界、丰富心理生活的需要,而且是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为学生终身打基础的需要。为此,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体育兴趣,采取有力的措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6.
体育需要强调人们亲自参加体育锻炼,并成为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内容。培养人们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并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是体育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标志。体育的兴趣、爱好和习惯,在体育活动实践中有其不同的意义,兴趣是一种心理倾向,爱好是一种行为的积极表现,而习惯则成为生活中的“自然”行为。  相似文献   

7.
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增进他们的求知欲,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兴趣是人们力求接触、认识、掌握某种事物或关心、参与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一种在生活、学习和工作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带有情绪色彩的活动。一个人如果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他就乐于接触、认识这种  相似文献   

8.
林章意 《南平师专学报》2005,24(2):83-84,87
从众心理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从众心理在人们的生活当中处处可见,巧用从众心理可以提高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提高兴趣,培养勇敢顽强的精神.从众心理教学中应用时要注意安全.防止过度疲劳和伤害事故,还不能缺少体育目的意义的教育。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幼儿游戏的环境创设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但对心理环境的创设却有所忽视。由于小班幼儿心理发展特点、社会环境适应等方面具有特殊性,其心理环境的创设显得尤为紧迫,而科学游戏与幼儿生活的周围环境联系更密切,更能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因而也更有助于小班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0.
兴趣 ,是人们积极探索客观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赖以产生、持续和强化的动力源泉 ,它与思维和创造力的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是教师面临的一个相当重要而困难的任务。随着学生生活中诱因刺激的增加 ,课堂学习易被学生认为是单  相似文献   

11.
随着素质教育的改革,人们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思维。新课程标准下要求将小学音乐教学生活化,在生活和音乐之间搭建起兴趣桥梁,从而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培养音乐艺术细胞。本文根据小学生心理发展水平,提出小学音乐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策略,促使小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我们: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经验。《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更是强调学生兴趣的培养。兴趣是人们对事物或活动所表现出来的积极肯定的态度。并由此所产生的参与认识和探究的心理倾向。  相似文献   

13.
一、问题的提出兴趣是一种心理状态,是人们力求探索某种事物和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心理学阐明,兴趣促成动机,动机支配行为,兴趣的强度决定行为的结果。有了积极的学习兴趣,学习就会产生动力。  相似文献   

14.
数学课"激趣"方法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兴趣,是指人们对某种事物愉快地接近、积极地认识、主动地探讨的一种心理倾向.然而,在一般情况下,人们的心理平衡是相当稳定的,很难产生心理倾向.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尽快打破学生的心理平衡?如何使他们的心理产生倾向性?如何使他们对数学课堂教学内容产生兴趣?以下是笔者在教学工作中的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校外住宿的群体心理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群体心理学是研究结成群体的人们的心理现象、心理活动的社会心理学分支。人不能离群独居,一个现实的人,总是要生活在-定的社会环境中,依从于经济和政治地位、种族或民族、社区、年龄、性别、职业、血缘、兴趣、信仰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总要与别的人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参加一定的群体生活。社会群体生活是人们的基本生活方式,这样,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群体心理,就成为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组成部分。20世纪中后期,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领域转向围绕  相似文献   

16.
一、把握学生好奇心理,激发学习兴趣好奇心是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来源。对刚开始学习化学的学生来说,他们对这门学科感到很新鲜,对许多化学现象急于探究,对许多问题都想问个为什么。教师应把握好学生的这种好奇心理,因势利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理论联系实际,诱发学习兴趣。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化学正在帮助人们更好地解决能源、农业、环保、医疗、交通等方面的重大问题。这种发展趋势决定了化学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化学教学要挖掘教学内容与材料、能源、环保、生命、农业等科学的联系,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并懂…  相似文献   

17.
信息时代的大浪潮下,网络生活已经走进了人们日常生活之中。而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对于网络资源的利用则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学科的时代感,贴近学生心理,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兴趣是一种心理倾向,爱好是一种行为的积极表现,而习惯则成为生活中的“自然”行为。培养人们对体育的兴趣,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是体育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国外,许多国家把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养成终生锻炼习惯,以及提高环境适应能力作为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9.
小学英语教育的目的主要是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兴趣,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一点也没有错,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的兴趣是课堂成败的关键。兴趣是人们主动去求知、去探索的心理倾向。兴趣的培养,能让学生对英语产生好奇心理。  相似文献   

20.
兴趣是人们积极认识某种事物或活动的心理倾向。学习兴趣就是学生在心理上对学习活动产生爱好、追求和向往的倾向,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直接动力。兴趣直接决定着学生大脑机器的运转,学生只有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产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