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是相对于城镇的居住区,具有分散、以农业为主要特点的生产生活居住区,是我国主要的人口聚居地。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农村在发展基础农业的同时,轻小型工业也有所发展,在推动地方GDP增长之时,也对农村环境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当下农村存在"五小"等工业污染、村民日常生活产生的垃圾污染和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带来的污染,这些污染已成普遍问题,针对该问题,需要相应的法律和政策性治理措施,给予解决。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水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农村污水无害化排放成为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也是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环境的需要.本文在对农村污水污染现状和特点掌握的基础上,就国内外农村污水的处理技术进行总结分析,提出了农村水环境污染治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保护与治理乡村环境也自然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环节,而其中的水环境治理更是重中之重。就地下水环境来看,当下我国农村地下水资源污染现象层出不穷,过度开采、水质破坏等一系列问题更是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心健康,也使得地下水资源面临的情势愈发严峻。在当前背景下,对农村地下水资源污染进行法律规制是非常正当且必要的。本文从我国农村地下水资源污染的现状特点着手,分析其面临的困境,最后从立法角度对农村地下水资源污染的法律规制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以实现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相似文献   

4.
北京农村面源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科技奖励》2008,(10):43-44
主要项目简介 随着点源污染逐渐得到控制,农村面源污染成为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首次以北京市行政区域为对象,开展了京郊地区农业面源污染成因分析及治理对策、面源污染发生控制机理研究和控制农村面源污染技术应用与集成,经过六年(2002—2007)研究和技术工程示范,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5.
海西农村正处于社会变革时期,农村公共危机治理是推进海西城乡一体化的关键环节。基于公共治理的视角,以闽西甲行政村为例,管窥当前海西农村公共危机的表现形态及成因,分析海西城乡一体化与农村公共危机治理的互动关系。在此基础上,力图从培育多元治理主体、突破城乡二元桎梏、构建危机治理制度环境、完善危机处置机制等方面为消弭和化解农村公共危机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6.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坏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改善环境质量,笔者通过分析华龙区农村环境污染现状,提出了治理农村环境污染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城市环境治理是各级管理者依据国家和当地的环境政策、环境法律法规和标准,协调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限制人类损害城市环境质量的活动的有关行为的总称。城市环境治理包括城市大气污染治理、城市水污染治理、城市固体废物污染治理和城市噪声污染治理四类。不同类型的污染具有不同的特点,其危害也不同,对此应采取不同的治理途径。  相似文献   

8.
电器电子废弃物末端污染治理的生产商激励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电器电子废弃物的末端污染治理耦合于初始的产品设计之中,是从源头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途径.我国电器电子废弃物污染治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强调生产商责任延伸,但生产商的末端污染治理责任主要体现为经济责任,即生产商交纳废弃物回收处理基金.在我国电器电子废弃物末端污染治理中生产商实体责任延伸的制度约束缺失、企业又缺乏内在激励的背景下,政府应当引导生产商行自行回收处理,建立末端污染治理内部化的补贴与监管制度,树立企业环境形象,激励生产商积极参与废弃物的末端污染治理.  相似文献   

9.
何涛 《三明学院学报》2009,26(2):218-221
目前农村面源污染已成为影响饮用水源水质的主要因素之一.以三明市东牙溪饮用水源地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情况为例,对如何做好农村面源污染,提出了一些防治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城市环境治理是各级管理者依据国家和当地的环境政策、环境法律法规和标准,协调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限制人类损害城市环境质量的活动的有关行为的总称。城市环境治理包括城市大气污染治理、城市水污染治理、城市固体废物污染治理、城市噪声污染治理等四类。不同类型的污染具有不同的特点,其危害也不同,对此应采取不同的治理途径。  相似文献   

11.
农村生活垃圾污染已成为阻碍农村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造成污染存在着思想、经济、制度、监管等多方面因素。"美丽桂林?清洁城乡"活动打响了桂林市农村生活垃圾污染治理攻坚战,要想巩固这一活动成果,必须建立起农村环境污染防治长效机制,通过完善领导责任、扩大宣传教育、强化资金保障、实施村民自治、加强污染防治监管等方法,提升农村生活垃圾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2.
浅谈环境管制失效问题--以淮河治理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时多年、耗费巨资治理的淮河近期出现严重污染反弹,暴露出我国环境管制的失效问题。本对这一问题及其原因进行较为深入地剖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今后有效治理淮河污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污染产业转移背景下的农村环保制度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乡间产业转移对打破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意义重大.但是,产业转移尤其是污染产业转移,容易引致农村环境污染,对农民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农村社会和谐以及可持续发展提出严峻挑战.制度缺失和体制机制不健全是导致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树立整体环保观,从思想理念、投入机制、管理体制、法律制度等方面创新农村环保制度,从而实现农村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4.
对污染环境罪的理解和适用,应进一步把握“严重污染环境”的性质。学界对于“严重污染环境”的性质存在两种观点,即入罪要件说和既遂要件说。“后果特别严重”是污染环境罪的结果加重犯,也是“严重污染环境”不法程度的提升,前者与后者之间存在法条竞合关系。在结果加重犯的场合,也存在未遂与既遂的区分,对其认定,应结合基本犯既、未遂的情况具体分析。以“严重污染环境”作为既遂标准,有利于更全面、更有效地治理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农村废旧农膜污染的实际调查,揭示农膜对农村环境的污染现状,呼吁全社会重视农村问题、农民问题、农业问题,加大对农村环境治理的投入。  相似文献   

16.
受城乡二元结构和重经济、轻环保思想的影响,再加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城乡污染转移还有一定的现实需求,城乡污染转移在我国未能得到有效的法律控制。为了通过法律途径防治城乡污染转移,应以城乡污染转移成因的消除以及城乡污染转移的有效控制为目的对城乡污染转移防治的法律原则和制度予以系统设计。在将城乡环保统一原则、环保优先原则以及分类管理原则确立为我国城乡污染转移防治法律原则的同时,将源头控制制度、污染转移损益评估制度、经济调控制度等纳入我国城乡污染转移防治法律制度的范畴。  相似文献   

17.
甘肃农村环境污染普遍严重,在乡村振新战略指引下,想要保护生态就必须对现有农村环境污染进行治理,结合甘肃农村环境的现状、形成原因逐一分析,力争找到对策帮助治理甘肃农村环境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8.
当前农村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乡镇企业布局不当、治理不够产生的工业污染;农业生产造成的面源污染及土壤污染;小城镇和农村聚居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产生的生活污染。治理农村环境问题的措施:一是确立全社会的大环境意识,采取综合的生态环境整治措施;二是重点防治土壤污染;三是防治农村面源污染;四是调整工业结构,改善大气水体质量;五是调优农业结构,增加绿色产业比重  相似文献   

19.
艾巍 《鸡西大学学报》2011,11(6):150-151
分析了我国水环境现状,从城市以及农村两个角度出发,对我国水环境现状进行了分类分析,并对水环境的治理以及污染控制的方式提出了相应的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20.
环境保护与社会环境污染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环境保护往往只偏重对自然环境破坏和污染的治理,这是片面的,必须强调社会环境条件对解决环保问题的重大作用。长期以来忽视对社会环境及其污染的研究和治理,不仅对环保问题的解决,而且对社会的发展是不利的,应予重视和强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