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7 毫秒
1.
孤独是拉美文学中一个挥之不去的主题。这孤独有什么深厚的民族文化渊源 ?拉美作家怎样解读孤独 ,又以怎样的方式表现孤独 ,使得拉美文学以锐不可当之势跃居世界文坛的前沿 ?有必要从民族文化的角度挖掘拉丁美洲孤独的根源 ,探讨拉美文学与孤独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孤独是康拉德小说深度刻画与反复表现的主题之一。康拉德短篇小说《进步前哨》对孤独主题作了深入思考和深度表述,孤独是人类生活、思考和书写关注的永恒主题,有其不同性质、状态和形态。  相似文献   

3.
浅析村上春树小说中的“孤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孤独”是日本当代作家村上春树小说中永恒的主题,笔者着重探讨作者孤独感的来源及小说中人物在努力寻找消解孤独的过程中对孤独表现出的独特态度,从而肯定了小说中孤独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4.
孤独是人类的普遍情怀,更是学家敏感的思想特征,学家为了表现孤独、消解孤独,于是铸造了他们的学丰碑。本从社会动乱、政治失意、思乡怀人三个方面探讨柳宗元在诗歌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孤独,并力图阐明柳宗元为了消除孤独而运用的意象消解法和禅理消解法,从而揭示柳宗元诗歌的思想内蕴。  相似文献   

5.
积极性孤独     
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学术研究中,人们更多关注的是孤独的消极方面,忽视了其更为重要的积极意义。然而孤独是必需的,其积极意义表现在创造思维的绝对条件是孤独;孤独是自主性的表现;孤独是取得成就的必要条件。我们应将孤独化为助力,帮助人们在事业、生活等方面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6.
孤独一直是陈染着意表达的主题之一,但她笔下的孤独主题不是心绪的直白宣泄或纯粹形而下的阐发,而是她内在想象和形而上思考的结合。陈染在创作中深刻地感受孤独,品尝忧伤,并将孤独提升至人生哲学的层面,把忧伤升华为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7.
在陶渊明的生命体验中,孤独意识是最为强烈的。孤独是对现实生活和庸凡生命的否定与抛离,代表着一种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孤独不等于孤单。孤独是深层的精神状态;孤单则是浅层的情感体验,有时可能作为孤独的一种表现方式。孤独是个体生命与群体的隔离状态,是高迈的精神追求无所寄托的虚空境界,用海德格尔的话来说,便是面对宇宙时空和社会的“茫然与无家可归之感。”  相似文献   

8.
海子  娟子 《小学生》2006,(7):28-28
一颗心是孤独的,两颗心也是孤独的,可是三颗、四颗……三百颗、四百颗孤独的心聚集在一起,彼此温暖,你不会再感到孤独——  相似文献   

9.
孤独     
“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这便是独处的妙处。”寂寞孤独的是身影,激烈奔放的是遐思。正如纷繁复杂的世事一样,凡人们聚集之处,必有孤独。孤独不是寂寞与凄凉的结晶,也不是痛苦与创伤过后的余音,更不是苦难与折磨余下的不忍目睹的残局。孤独是一种心境,一种自我感觉,它不是感伤与无奈,而是静思沉悟后的平心静气;孤独不是“超然物外”的纯粹孤立,它缘于一种爱,一种洒脱不羁、不饰雕琢的朴素之爱。爱和孤独是人生两只最为美丽的曲子,无爱的心灵不会孤独,未曾体味过孤独的人不可能懂得爱,恰如惆怅属于善良,孤独则容纳于广博的爱。生…  相似文献   

10.
唐四艳 《柳州师专学报》1995,10(4):27-30,54
魔幻现实主义是二十世纪中期起盛行于拉丁美洲的一个文学流洙。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则是该流派的代表作,它在主题、手法方面起了楷模作用。末文着重探讨孤独的成因,表达孤齄的方式和意图,以透视马尔克斯所表现的拉美人民团结向上、渴望理解的情绪。记住过去,以更好地创造未来。  相似文献   

11.
"孤独"原是一个通俗名词,指一个人主观意义上的孤单、寂寞感,但却被弗洛姆作为其社会心理学和心理分析学的对象,形成了相关理论,包括社会性格、社会无意识等。以小说文本为基础,主要以弗洛姆社会心理学理论为指导,专注于表现孤独和其原因、指出打破孤独的出路,对小说文本的主题进行了探讨。作品中的"孤独"主要表现为心灵扭曲的人格障碍、施虐与受虐倾向、落后的社会无意识三个层面。造成孤独的根源则是爱的缺失,包括畸形的情感观念、社会压力下的心理异化和异常的生存需求状态,而走出孤独迷宫的出路则在于爱与团结。  相似文献   

12.
感悟孤独     
孤独是夜幕下的秉烛夜游,孤独是霏霏细雨中的漫漫长行。孤独是一种美丽的思恋,孤独的时候思恋才显得特别美丽。孤独可以使人心静如水,抛却无聊世俗,流淌真诚的感念。司马迁40年的孤独,成就了辉煌史书;越王勾践孤独的卧薪尝胆辉煌了他东山再起的豪举。孤独是一种温馨的苦痛,孤独是一种甜密的惆怅,孤独是一种愉悦的忧伤。当轮船的汽笛长鸣,当亲人月台上挥臂,孤独便开始了。也正因为有了这份孤独,才有了久别重逢的相拥,才有了新朋相聚的举杯。孤独折磨人,孤独锻炼人。孤独让你流泪,孤独让你含笑。月儿弯,孤独也弯;月儿圆,孤…  相似文献   

13.
在陈染作品中,孤独体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它根源于与生俱来的“父亲情结“;文本中多表现为对原始欲望的关注;而在深层的哲理思辨上,则充满了存在主义的影子.对孤独体验的思索和阐发,是陈染探求女性乃至整个人类存在状态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陈杰 《文教资料》2014,(20):15-17
J.D.塞林格的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文学中最具争议性的一部小说,被美国文学界公认为美国文学中的“现代经典”之一。该小说通过讲述霍尔顿离开潘西中学后在纽约的游荡经历,深刻地揭示了现代社会中人的心灵的极度孤独。本文着重探讨作品的孤独主题,挖掘孤独的根源及摆脱孤独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张益荣 《文教资料》2008,(16):34-36
<伤心咖啡馆之歌>(1943)是美国南方作家卡森·麦卡勒斯的代表作,小说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小镇上的三角畸恋的故事,表现了作家在作品当中一贯的孤独主题,本文通过分析孤独在小说中的表现方式及影响,探究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6.
整个20世纪,由于人类物质家园的毁坏和精神家园的失落,孤独几乎成了新时期以来小说中的一个主题。王安忆是关注、探讨孤独主题的作家之一,从"生存的孤独"、"情感的孤独"、和"困惑中的探索"三个方面进入王安忆的小说世界,王安忆笔下的孤独是对普遍生态的感悟,其中饱含着理解与悲悯,在孤独的表现和探讨中对人的生存环境、传统文化进行了重新审视和批判,对人性本质做了深入的挖掘和剖析,对人的生存状态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7.
卡森·麦卡勒斯的长篇小说《心是孤独的猎手》,所关注的是“我们在真实世界中明显视而不见的东西”,即始终萦绕现代社会的孤独形态。她认为,现代文明中“孤独是绝对的,最深切的爱也无法改变人类最终极的孤独”。卡森式的孤独主题之所以备受作者及现代人关注,这其中既有卡森个人创作及情感经历的影响,也有更为复杂的社会原因使然。  相似文献   

18.
在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中",孤独"是小说的主题之一,也是小说惟一的主人公"。孤独"不仅是一个家族的孤独,而且是整个拉丁美洲乃至全世界人类的孤独。这也是一部描写死亡的佳作,"死亡"也是小说的重大主题之一。死亡的气息贯穿全书,在对死亡的叙述中透露出对死亡的哲思。死亡是这个家族不可改变的命运,孤独是这个家族始终不变的情感。孤独与死亡是紧密相连的,孤独必然导致死亡,孤独的过程就是死亡的过程",孤独即死亡"。  相似文献   

19.
智者的孤独     
郭映雄 《成才之路》2011,(19):100-I0017
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我们每个人也都独一无二,不可复制。这就是说,人人都具备孤独的潜质。所不同的是.在后天的成长过程中,这种因素或者得到了助长,或者得到了抑制。于是因人而异,孤独的程度也就有高有低。需要说明的是。孤独与寂寞不同,它属于心理层面的东西。  相似文献   

20.
《百年孤独》是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杰出的代表作品。研究《百年孤独》,"孤独"无疑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课题。文章试图从欲望、思维、革命、暴力四个层面,深入分析小说的"孤独"主题,以期能剥离笼罩在小说之上的魔幻面纱,揭揭示小说超越时空的"孤独"意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