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把握略读课文地位 略读课文一般文字较浅显,便于学生阅读和理解。与精读课文的教学相比,略读课文的教学对学生自学的要求有所提高,但理解的深度有所下降。新课标语文(人教版)从三年级开始安排略读课文:三年级上下册课文64篇,其中略读课文18篇;四年级上下册课文64篇,其中略读课文29篇;五年级上下册课文56篇,其中略读课文28篇;六年级上下册课文49篇,其中略读课文15篇。略读课文在语文课程中所占的比重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增大,可见略读课文在阅读教学中所占的应有地位。  相似文献   

2.
现行的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课文共有180篇,其中出现过女性形象的课文26篇,占总篇目的14.4%,而刻画、塑造了鲜明女性形象的课文就有21篇,占总篇目的11.7%;人教版高中教材中,课文共133篇,出现过女性形象的课文共45篇,占总篇目的  相似文献   

3.
中学语文课本这次修订后,增加了课文篇目,如初中由原课本每册的30篇增加到40篇,其中讲读课文每册20篇,自读课文每册20篇。新增课文大都是自读课文,以初中语文一、三、五册新增加的41篇课文来说,就有39篇是自读课文。自读课文分为课内自读课文和课外自读课文两类。“课外自读课文没有提出教学重点。”(见《初级中学语文课本修订说明》)为此,就部分新教材加以提示并配上练习题,请参考。  相似文献   

4.
现代教育对受教育者的要求已经不仅是"学到什么",而且是"学会怎样学习"。一篇篇小语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把一篇篇课文读懂不是最终目的,学会怎样学懂一篇篇课文才是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5.
《烛之武退秦师》这篇课文可以说是一篇老课文了,位于旧人教版的第一册第五单元文言文单元的第一篇,是高一新生在进入高中文言文学习阶段首先遇到的一篇课文,编者这样安排可以说是独具匠心,从中也可见这篇课文的地位和作用非同一般。在新的人教版中,这篇课文位于人教版高中语文新课标【必修一】阅读鉴赏第二单元文言文阅读鉴赏的第一篇,其作用和地位同样重要。为此,笔者是这样来设计讲授这篇课文的。  相似文献   

6.
本册共有课文26篇,其中看图学文2篇,讲读课文17篇,阅读课文7篇;保留了现行教材中的17篇课文,新选了9 篇内容丰富、时代感强的课文;它们是《中国石》、《旅行家树》、《峨眉道上》、《苦  相似文献   

7.
一初级中学语文课本这次修订,以1986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制定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数学六纲》为依据。课文除教学大纲规定的110篇外,原课本中没有列为基本篇目的70篇,抽去23篇,保留47篇。新增课文83篇。修订后的课本,共有课文40篇,每册40篇。修订本比原课本增加课文60篇,目的是增加阅读量和扩大知识面。为了不加重教学负担,课文分为讲读、课内自读、课外自读三类,讲读课文,除基本篇目外,考虑到教学的需要和可能,另安排10篇,共120篇,平均每册20篇。课内和课外自读课文各安排60篇,平均每册10篇。为了方便教学,课文分实用文章(包括现代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文学作品(包括现代散文、小说,  相似文献   

8.
一初级中学语文课本这次修订,以1986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制订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为依据。课文除教学大纲规定的110篇外,原课本中没有列为基本篇目的70篇,抽去23篇,保留47篇。新增课文83篇。修订后的课本,共有课文240篇,每册40篇。修订本比原课本增加课文60篇,目的是增加阅读量和扩大知识面。为了不加重教学负担,课文分为讲读、课内自读、课外自读三类。讲读课文,除基本篇目外,考虑到教学的需要和可能,另安排10篇,  相似文献   

9.
在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略读课与精读课并重,都是基本课型。三年级上册,32篇课文中有8篇略读课文,占总数的25%;到了四年级上册,32篇课文中有14篇略读课文,约占总数的44%;五、六年级则是五五分成,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各占50%。可见,略读课是多么重要。  相似文献   

10.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义第十一册八个主题单元共有课文28篇,其中精读课文17篇,略渎课文11篇。安排略读课文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把从精读课文学习中学到的语文基本功,用于阅读实践,培养独立阅读能力,逐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1.
一、关于课文1.本册有18篇课文,其中看图学文2篇,讲读课文11篇,阅读课文5篇。这些课文内容丰富,富有教育意义,体裁也多样,有记叙文、说明文、简单议论文,还有新诗和古典诗词。2.在18篇课文中,新选课文有5篇,分别是《马踏飞燕》《闻军官收河南河北》...  相似文献   

12.
人教版教材从三年级上册开始安排略读课文。三至六年级共有233篇课文,略读课文有98篇,约占课文总数的42%。不难看出,略读课文在小学阅读教学中的作用不容小觑。  相似文献   

13.
人教版教材中有精读、略读和选读三类课文。三年级开始就有略读课文,三年级上册的32篇课文中有8篇是略读,占总数的25%;四年级上册的32篇课文中有14篇是略读课文,约占总数的44%;五六年级则占到了50%左右,略读的篇目逐年增高。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编者的用心,旨在让学生大量阅读,但是教学中很多教师对略读课文把握不准,略读课文的教学出现了偏差。因此,对略读课文教学的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4.
《我的家在哪里?》是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①的一篇课文,反复研读这篇课文,总觉得这篇课文有三处语言表达有问题。此感觉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相似文献   

15.
本册供三年级实验班第二学期使用,现就教材的基本结构、教材特点、单元教学提示等方面做点介绍。一、教材的基本结构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此外,教材后面还编排有8篇选读课文和附录。每组教材包括导语、课文和语文园地三  相似文献   

16.
一、让课文撞击课文教学单篇课文时,利用撞击效应就是有意把同一册教材或不同册教材中的某一篇甚至几篇同该课文结合起来,就其中的一个或几个问题,让学生分析、比较、辨识,从而得出更深、更全面的认识。例如,我在教高一课文《石钟山记》时,就注意把该篇同本册教材的另一篇课文《游褒禅山记》结合在一起“撞击”。两篇课文,虽然同属于游记,但是它们在  相似文献   

17.
对于《水》这样一篇课文,如何确定合宜的教学内容呢?我以为,确定教学内容的依据是:语文课程标准、单元目标和具体课文三者的结合。确定教学内容时,特别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课文的主要特征。一篇课文的内容是极为庞杂的,我们应该选择最能体现这篇课文  相似文献   

18.
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编者将几篇文章组合为一个单元,意图非常明显,是想让学生通过几篇课文的学习,达到一个或几个知识点训练的目的。首篇(前两篇)课文为讲读课文,起着领航作用,后面的课文为略读课文,每个单元中的一组课文之间都有相关的联系。其训练的步骤是首先师生精学首篇课文,教师引导学生领悟知识要点;然后学生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学习略读课文,教师检查学生是否运用所学的知识学习课文,并作适当的引导。然而,有些教师不  相似文献   

19.
人教版教材中有精读、略读和选读三类课文.三年级开始就有略读课文,三年级上册的32篇课文中有8篇是略读,占总数的25%;四年级上册的32篇课文中有14篇是略读课文,约占总数的44%;五六年级则占到了50%左右,略读的篇目逐年增高.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编者的用心,旨在让学生大量阅读,但是教学中很多教师对略读课文把握不准,略读课文的教学出现了偏差.因此,对略读课文教学的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0.
本册教材共二十八篇课文,分现代文(二十一篇)和文言文(七篇)两大部分,分别编为七个单元,其中记叙文三个单元共十篇课文(散文六篇,小说四篇);议论文两个单元共八篇课文;诗词(包括散文诗)一个单元共三篇课文,古文一个单元,共七篇课文,另外还有知识短文六篇。从这一编排中,可以看出本册教材的重点是在记叙文和议论文的阅读和写作上。备课前,教师必须对全册教材的总要求做到心中有数,以此来指导每一单元的教学。本册教材的总要求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