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做好地方台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是提升地方台新闻栏目公信力和影响力的关键因素。本文从围绕热点进行选材,把握特点科学准确定位,精雕细琢形成看点三个方面就如何做好地方台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媒介互动是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的有效路径。作为地方台的电视新闻节目,如何立足实际发挥自身优势,在内容和渠道两个关键环节下工夫,并加快与新兴媒体的协同发展,这已成了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和需要广泛研究的理论问题。本文以绍兴台《全媒体时空》为主要案例,通过对电视新闻节目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典型做法的分析,为地方台电视媒体的融合创新作多视角探讨。  相似文献   

3.
马莎 《东南传播》2014,(11):136-137
对新闻事实进行更宽视角、更深层次的报道,是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区别于一般新闻报道的最根本特征。但地方台新闻联播中的深度报道往往与主题性报道划上等号,"高上大"有余、"接地气"不足,忽视了受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改版后的《福建新闻联播》专门开辟了"今日关注"版块,紧贴受众视角、剖析热点话题,突出了题材的重要性、评论的思辨性、报道的立体性和手段的丰富性,弥补了传统电视新闻报道的不足,有机融合了电视新闻深度与热点。  相似文献   

4.
王旭 《记者摇篮》2007,(5):65-65,80
一、当前电视新闻通联工作存在的倾向性问题(一)是动态新闻多,深度报道少。《辽宁新闻》节目是全省各台站最关注的前沿阵地,是各地方台站和行业站发稿的主要窗口,但从目前的上稿情况看,大多数稿件基本  相似文献   

5.
搞好电视新闻现场报道是当前电视新闻改革的一个突破。种种事实表明:现阶段,从中央台到各地方台,电视新闻业同仁都在下力气,想办法,研究如何抓好电视新闻报道中的现场报道。  相似文献   

6.
在新技术新机制的催生下,现代经济格局和运行模式不断变革,电视新闻节目如何反映时代绚丽多姿的景观,让生机勃勃的经济活动通过荧屏展现给观众,并引发人们对各种经济现象的思考,这检验着地方媒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检验着记者的综合能力。长期以来,在地方台的电视新闻节目中,经济报道存在空、浮、散的问题,导致观众不爱看,直接影响到节目的收视率。创新经济新闻报道方式,增强报道的贴近性和可视性,这是地方台在进行节目改革创新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7.
周水 《传媒观察》2013,(11):21-22
随着电视民生新闻的崛起,调查报道越来越成了民生新闻的重头戏。中国电视调查报道,最红火的时代莫过于上世纪90年代。1993年5月,《东方时空》问世,电视新闻改革走出了第一步。在此之后,中国的电视新闻报道进一步走向深度调查。1994年,《焦点访谈》开播,1996年《新闻调查》创办,在这以后,大量的调查和深度报道在中国大地上风起云涌。电视调查第二个高峰,是在进入新世纪后。2002年1月,《南京零距离》开播,新闻的收视率首次超过了电视剧。民生新闻的异军突起,掀起了地方台、都市媒体的调查报道热。  相似文献   

8.
编辑是媒体的"头脑",是各个关口的"守门人",编辑不但要精心做好宣传工作,还要创新宣传方式,讲述好故事,传播好声音。电视新闻编辑有其独特的工作方式,具有鲜明的政治性、高度的准确性和强烈的时效性,地方台电视新闻编辑不仅从事新闻编辑、编排,还要经常以新闻主持人身份参与前期采访并主持报道。一、电视新闻编辑应具备较强的综合素养电视新闻编辑的职责有:制定报道计划、确立报道构思、画面编辑、文字编辑和录制播出。电视新闻已经由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化,我国媒体改革步入了新的阶段,呈现出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竞相发展的态势,特别是由于新媒体的特点和优势,给传统媒体带来了一系列挑战,地方台电视新闻在新媒体冲击下面临着更大的挑战,需要地方台电视新闻积极探索改革和创新之路。本文对地方台电视新闻在新媒体冲击下如何创新突围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首先分析了新媒体对地方台电视新闻带来的冲击,在此基础上,就地方台电视新闻如何创新突围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旨在为地方台电视新闻步入创新发展的轨道、巩固和提升自身的竞争优势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当前地方台电视新闻故事化十分盛行,但在体现人文关怀方面或多或少有所缺失,影响了其传播效果。为了增强地方台电视新闻故事化的传播影响力,要规避人文关怀缺失的现象,在选题上要体现人文观照,在采制时要有平民视角,在报道中要体现人文关怀,从而推动地方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1.
用情境说话:电视新闻创新的需要当前,我国许多电视台加大了电视新闻改革力度,但在一个大范围传播网正在形成的情形下,电视新闻正遭受媒介群落围攻。相比其他下功夫抢夺受众“眼球”的媒体,电视新闻的改革步子还不那么令人满意。尤其是一些地方台,电视新闻的制作水准还处于低迷状态(如栏目分散、时间短、深度欠缺),在信息传播的广度、深度及形式等方面,仍有待拓展。电视新闻是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音、画面为传播符号,对新近或正在发生、发现的事实的报道。然而,在媒介群落构筑的“公共领域”里,在新闻传播已经达到量的爆炸的前提下…  相似文献   

12.
一、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方式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经过新闻工作几十年的艰苦努力和宣传实践,基本摸索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深度报道方式。  相似文献   

13.
在求变的新闻发展浪潮中,地方台电视新闻记者面对不同的电视新闻栏目和不同的媒体,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以全新的理念,应对发展的需要.不仅要了解电视新闻生产的每一道工序,而且要熟练掌握电视新闻的编辑过程,带着编辑意识去采访报道,这是地方台电视记者从事新闻工作的必备素质,也是一个电视记者成熟的标志.  相似文献   

14.
新闻深度报道一直以来都是报纸和杂志的强项,近些年来各大电视台为了提高收视率也开始制作电视类新闻深度报道节目,这也是电视新闻改革的一个必然趋向。当前,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深受观众的喜爱,但是随着社会更加多元化,电视台的新闻深度报道也必须适时的进行改革。如果做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工作,已经成为电视台新闻记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近些年,各大电视台为了提高收视率纷纷制作出台电视新闻深度报道节目,可以说,电视新闻深度报道节目是当今各种新闻媒介激烈竞争的产物。本文从分析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特点出发,结合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现状,探讨如何搞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节目,希望对电视新闻的深化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所谓的法制电视深度报道,除了具有法制电视新闻所要求的一切特性之外,它跟正常意义上的新闻最大的区别就是能够提供更多的新闻资讯和背景信息,也有人把它形象地比喻为“新闻+背景”或“新闻+新闻”。随着电视法制栏目的纷纷涌现和法制类节日的走势红火,法制电视各种节目形态中“深度报道”在省级卫视和地方台颇受青睐。然而,深度报道这类法制电视节目目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颇值得大家深思。  相似文献   

17.
深度报道是当今各种新闻媒介激烈竞争的产物,是电视新闻面临的新的挑战,它标志着电视新闻由起步走向成熟,由浅层次报道走向深层报道的深刻变化。随着现实和形势的不断变化,电视新闻深度报道也面临着改革与创新的压力。如何做好这一领域的深度报道?如何让电视新闻的软肋变成强项?新的形势对我们从事电视新闻报道的部门和记者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视新闻工作必须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有所作为,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所谓电视新闻“会议病”,是指电视新闻中有关会议报道出现的问题。比如会议报道过多,报道时间过长,报道形式呆板陈旧,报道内容空洞等等,赘言颇多。尤其是地方台的会议新闻存在的弊病,已直接影响到电视宣传效果,日益侵蚀着“视听兼顾,声像  相似文献   

19.
电视新闻栏目一直是地方电视台自办节目的重头戏,但在新媒体以及中央台、省级台、各卫视频道的重重夹击下,地方台新闻节目观众流失严重,收视节节下滑。在新形势下,如何改进和提高地方台电视新闻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如何革新报道内容和形式,做到有声有色有看头,成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以珠海广播电视台《珠海新闻》栏目为例,从电视新闻中最常见的会议新闻、硬新闻报道和主题宣传三个方面入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鲁慧 《新闻世界》2013,(7):64-66
【摘要】主题性报道作为地方台引导社会舆论的重要载体,有较强的社会性和新闻性。本文以安徽广播电视台2013年全国“两会”报道为例,就地方台如何精心策划、采编制作有地方特色的全国“两会”新闻,探讨如何强化主题性报道的有效传播,如何提升电视新闻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