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今的天津滨海新区正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变革新时代。“新滨海.新建筑.新环境”主题之外,其建设离不开第四个“新”———就是建筑师们对“新技术”的开发与运用。2008年北京倡导的“绿色奥运”建设已经给了我们一些启示,生态、环保、节能、节地的创新设计是时代赋予滨海新区建设者们的历史使命。当今全球经济建设最迅猛的发展中国家是中国,而在中国则是80年代看深圳,90年代看浦东,21世纪的中国看天津滨海新区。我们不仅要运用新技术建设新滨海,还要将新滨海建设成为一个运用建筑新技术的示范型区域,带动全社会在未来几十年内走出一…  相似文献   

2.
滨海新区位于天津市区东部,面积2270平方公里,153公里海岸线,常住人口135万;主要包括天津港、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保税区三个功能区,塘沽、汉沽、大港三个行政区以及东丽、津南二区的部分区域。《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对滨海新区的定位是:立足天津,依托京冀,服务环渤海,辐射“三北”,面向东北亚,努力建设成为高水平的现代制造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逐步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宜居生态型新城区。十几年来,滨海新区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可以说是建…  相似文献   

3.
2006年初,天津市被国家环保总局命名为环保模范城市.全市制定了生态市建设规划纲要,已经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启动了生态市建设,阶段目标是至2010年,市中心区和滨海新区核心区率先建成生态城区.2006年5月,国务院下发《关于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要求将滨海新区逐步建成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宜居生态型新城区,均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任务.2006年7月,国务院批复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年-2020年)修编,要求将天津市逐步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科教发达、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  相似文献   

4.
滨海新区国际物流人才培养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流人才的培养和开发是天津滨海新区发展现代物流服务业面临的一大课题,应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放在战略地位来考虑.在天津滨海新区发展方向上,可以把滨海新区国际物流中心建设成为我国和东北亚地区重要的国际性物流人才中心,制定相关的战略实施对策,更好推动天津物流人才培养与开发.  相似文献   

5.
天津滨海新区作为国家首批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之一,一直是我国重要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基地。目前,电子信息产业已呈现出产业链创新趋势,天津滨海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应积极发挥产业链创新规律的作用,积极推动产业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已列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这是天津发展难得的历史机遇.作为地处天津的高等学校,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在融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中发挥作用,是摆在天津高等学校面前的紧迫任务.而作为高校各级工会组织要选好定位,找准角度,坚持服从服务于学校工作大局,本文从多个方面具体地阐述了如何发挥工会组织的优势和特色,在融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中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中新建交后的20多年中,双方关系日趋牢固。牢固的经济关系广泛地支撑着双方贸易、对外直接投资和频繁的高层交流。这种双边关系,如果不能正式宣布具有"特殊性",通常被冠以"独一无二"的特性。过去,历史、地理、移民和文化亲和性在推进双边关系紧密的发展中都起着重要作用。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对新加坡有利的言辞无疑为这种关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就新加坡一方来说,能够主动建立两国政府间标杆项目——新加坡-苏州工业园区和新中天津生态城,进一步加强了这种独特双边关系的政治和经济基础,这在双方看来是双赢的。任何特殊关系都不可能永远保持这种特殊性,国家之间的关系通常受到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力量持续动态变化的影响。很明显,中新关系的紧密性和稳固性面临着即将到来的挑战,包括中国的崛起、由中国南海领土争端引起的东南亚国家联盟和中国关系的地缘政治转变以及美国在奥巴马所谓重返亚洲政策影响下返回亚洲地区这一战略举措。展望未来,两国应当继续做出努力来确保双方的紧密关系,但是,作为实力更为弱小的一方,新加坡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商艳旭 《考试周刊》2011,(36):235-236
本文从中新生态城落户天津入手,分析天津吸引生态城的区位优势,着重从绝对位置、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三大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与论证。  相似文献   

9.
为加快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提供理论支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继续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的作用,推进天津滨海新区等条件较好地区的开发开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今年初召开的全国十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了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其中也明确规定要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前不久,国务院正式颁发了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明确了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和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作用。这些都表明,天津滨海新区已正式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布局。加快推进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不仅对于天津长远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于促进环渤海区域的国际竞争力、实施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探索新时期区域发展新模式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天津滨海新区在国家发展布局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和技术原始创新基地,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天津滨海新区的产业结构和企业特点,提出高校融入滨海新区建设的一些举措,即革新教育教学体制,培养适合滨海新区产业需求的合格人才,同时加强产学研结合,促进企业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11.
任何一种经济形态都需要动力机制、运行机制和约束机制的协调作用才能得以有效运行,循环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形态能否持续发展,必须依靠持久的动力支持.针对天津滨海新区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指出天津滨海新区的循环经济必须建立利益驱动、政令推动和社会心理推动的动力机制才能持续发展,提出天津滨海新区进一步发展循环经济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辟建投资与服务贸易便利化综合改革创新区,是中央对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提出的最新要求,也是滨海新区发挥中国特色经济增长极的重要条件。投资与服务贸易便利化是建设自由贸易区的核心内容,是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领域,天津滨海新区作为带动区域发展的经济增长极和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应当肩负起建设投资和服务贸易便利化综合改革创新区的新使命,更好地发挥增长极辐射带动功能。依据投资和服务贸易便利化的特定内涵,滨海新区应从转变政府职能、金融开放、投资开放、贸易方式改革、财税政策、法律制度六个方面深化改革,创新体制。  相似文献   

13.
伊东 《现代企业教育》2009,(18):114-115
将天津滨海新区建设成为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是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整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对当前天津滨海新区港口经济现状进行综合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发展港口经济助力整体区域发展的几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2006年5月,国务院批准天津滨海新区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我们大港区作为滨海新区的重要行政区域,经济发展态势直接影响着滨海新区的发展。而教育作为人才培养和智力支撑的平台,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适应滨海新区的发展需求,把大港区教育办成"特色彰显、质量优异、人民满意、全市乃至全国一流的教育",大港区教育局大力推行"科教强区"、"人才强区"战略,立足区域经济发展,构建教师培训体系,致力造就一支名优教师领军、  相似文献   

15.
一、基本情况:(一)天津是我国四大直辖市之一,位于国土的北部,海河流域的下游入海处,东临渤海、北枕燕山,西距北京120公里,是连接华北、西北、东北的交通枢纽。2006年6月,国务院决定,把天津滨海新区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布局,使天津滨海新区成为了"北方的浦东"。目前,天津正朝着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这个国家规划的发展目标,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6.
天津滨海新区的发展与崛起将为山东省经济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重视加强山东省与滨海新区区域合作发展的驱动力机制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山东省与滨海新区区域经济合作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山东省与天津滨海新区区域合作的驱动力,并为促进两地区域合作发展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7.
各位来宾,各位学长: 新年伊始,我们在天津滨海新区隆重召开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首届年会。首先,我代表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向出席年会的各位专家学者、各位嘉宾和各位留学人员表示热烈的欢迎!向给予本届年会大力支持的天津市委、市政府,以及天津市委统战部、天津滨海新区政府、  相似文献   

18.
会展行业是天津滨海新区发展的代表性行业之一。天津滨海新区应利用和把握会展产业协同发展的历史机遇,构建起点轴经济空间开发的双核结构动力体系,以完善的会展产业链为纽带,以行业协会自组织为协调机制,以市场为主体的产业经营模式,全面推进天津滨海新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考试》2009,(3)
从2009年起,天津科技大学将依据滨海特色,在把天津港、临港工业区、东疆保税区等各大功能区产业发展作为依据重点的前提下,调整学科专业设置及发展方向,与滨海新区的支柱产业紧  相似文献   

20.
以《2009-2012天津滨海新区统计年鉴》等大量的统计数据为依据,分析了天津滨海新区2008年-2012年近5年的产业结构发展特征,并重点对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内部特征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