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MIUSIC FANTASY     
《音乐世界》2013,(14):24-25
胡夏《傻瓜探戈》 《傻瓜探戈》是胡夏正式完全自我介绍的概念大碟。第3张专辑,第3年的个人舞台,多了些许历练,更多了独自,这一次,胡夏的音乐更加充满了奇思创想。第一波同名主打《傻瓜探戈》是一首描述一个争奇斗艳的国标舞世界里,  相似文献   

2.
当今世界上流行有十大舞曲:《探戈舞曲》、《波尔卡舞曲》、《华尔兹舞曲》、《伦巴舞曲》、《摇滚舞曲》、《玛祖卡舞曲》、《迪斯科舞曲》、《桑巴舞曲》、《波罗涅兹舞曲》、《爵士舞曲》。《探戈舞曲》探戈起源于西非,开始流行于阿根廷,1938年后传编世界各地。音乐节奏强烈,旋律活  相似文献   

3.
《自由探戈》创作伊始即被称作"迈向自由的歌曲",成为以"自由"、"和谐"为核心理念的新探戈音乐的高峰之作,流传甚广。当下,《自由探戈》以各种改编形式继续活跃于世界舞台,其音乐形态和演奏方式的成功创新是"互联网+"音乐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优秀的电影总是与好音乐如影相随。王家卫对皮亚佐拉探戈的独特应用不仅加强气氛渲染,更发挥出了电影音乐独特的美学特质。本文以《春光乍泄》为例,分析王家卫的探戈情节,在电影中王家卫剧情与探戈音乐的完美结合带给我们的视听享受。  相似文献   

5.
《菲尔探戈》(Phil Tango)是法国籍的意大利青年手风琴演奏家菲尔·布维耶(Phil Bouvier)的一首原创探戈手风琴作品。其创作手法不再是墨守成规的探戈模式,而是结合了大量的现代流行元素和不同音乐风格,使手风琴音乐听上去更加轻松、自由。因此,希望通过本文将经验和成果进行总结梳理,也将自己在演奏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心得以及处理方法进行总结和思考。  相似文献   

6.
<正>课型:音乐鉴赏课年级:高中一年级课时:1课时教学内容:欣赏彝族民间乐曲《阿细跳月》、芭蕾舞剧音乐《快乐的女战士》和古典芭蕾舞剧音乐《伎乐天》(教材选自人音2020版普通高中教科书《音乐鉴赏》第七单元第十三节《中国舞蹈音乐》)。教材分析:《阿细跳月》是彝族阿细人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民间舞蹈,源于当地的生产生活方式,3+2的五拍子律动是其舞蹈音乐的特点,旋律以domi-sol为主干音,笛子主奏前三拍旋律,大三弦等弦乐器辅助演奏第四、五拍,音乐热烈跳跃,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音乐实验教材(人音版)第四册第七课《小音乐家》——第一课时欣赏《单簧管波尔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聆听《单簧管波尔卡》,感受、体验其音乐的不同情绪、风格,认识波尔卡舞曲体裁。  相似文献   

8.
<正>课型:音乐鉴赏课年级:高中一年级教学内容:欣赏印象派作曲家德彪西的代表作《海上——从黎明到中午》《亚麻色头发的少女》《月光》(教材选自普通高中实验教科书《音乐鉴赏》第十一单元《一个人的流派——德彪西》)。教材分析:《一个人的流派——德彪西》是音乐教科书中欧洲音乐史发展七个单元中的第五块内容,即巴洛克、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民族乐派后的印象主义音乐。印象主义音乐是浪漫主义音乐向现代音乐过渡的桥梁。德彪西的音乐创作崇尚印象的瞬间交替和变幻,采用变化多端的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9.
相东 《儿童音乐》2008,(10):66-67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音乐教材二年级(下)第七单元《美丽的圆》第一课时听——《小猫的圆舞曲》;唱——《法国号》教学目标:1.感受三拍子音乐的特点,体验音乐的节奏与旋律;2.聆听《小猫的圆舞曲》,感受音乐的基本情绪,能用画图形的方式表现对乐曲情绪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欣赏《森林狂想曲》(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绿色畅想》)教学目标:1.聆听音乐,感受乐曲的情绪。2.熟悉主题,培养音乐记忆能力。3.了解乐曲的曲式结构。4.师生合作创作新的《森林狂想曲》。教学重点:1.感受乐曲,培养学生的音乐记忆力和想象力。  相似文献   

11.
年级:七年级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13册)七年级(人民音乐出版社)教学内容:第三单元欧洲风情第一课时唱歌课《桑塔露琪亚》教学目标:1、初步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及风格《桑塔露琪亚》。2、能够用圆润、激情的声音演唱《桑塔露琪亚》,并能用肢体语言进行表现;初步感受船歌这种音乐题材的特点。能与他人合作进行创编。教材分析:《桑塔露琪亚》是一首著名的意大利船歌,船歌是一种三拍子的,给人以摇晃感觉的,情绪色彩大多开朗豪放热情洋溢的音乐体裁。《桑塔露琪亚》借船歌的这些特点生动展现了美丽的海景和热情的船夫,给人  相似文献   

12.
课型:音乐欣赏课年级:三年级教学内容:欣赏口琴曲《男生贾里新传》主题曲、手风琴独奏《进行曲》(教材选自人音版《音乐》第六册第五课)教材分析:影片《男生贾里新传》的主题曲由口琴独奏,是带再现的单三段体结构。第一段主题节奏舒展,速度较慢,一开始的旋律平稳级进,娓娓道来,音乐显得抒情、温暖;第二段音乐在音区上移高了六度,节奏也稍作变化,出现了一些切分音节奏,旋律仍以平稳的级进为主,但感情变得更加深情、真切;第三段再现第一段,最后的收尾做变化重复,余音袅袅。  相似文献   

13.
<正>课型:欣赏课年级:二年级教学内容:欣赏管弦乐《森林中的铁匠》(教材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音乐》上册第三单元《劳动最光荣》)教材分析:《森林中的铁匠》是德国作曲家米夏埃利斯创作的管弦乐作品。乐曲分为五段,第一段《夜晚》、第二段《早晨》、第三段《小溪》、第四段《早晨的祷告》、第五段《铁匠》。第一段《夜晚》,G大调,四四拍。  相似文献   

14.
课型;欣赏课年级:三年级教学内容:欣赏管弦乐曲《威风凛凛进行曲》(教材选自上海音乐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小学音乐教材三年级第二学期第四单元)教学目标:1.了解进行曲的风格特点,能用律动表达《威风凛凛进行曲》威武而雄壮、庄严而肃穆的情绪。2.能听辨管弦乐曲《威风凛凛进行曲》的不同主题,并能哼唱第二主题。  相似文献   

15.
皮亚佐拉是阿根廷著名的作曲家和手风琴演奏家,他的一生中创作了无数探戈乐曲,被称为"探戈之父"。皮亚佐拉的探戈音乐具有动感的旋律,丰富的和声,很受人们的欢迎,为后期探戈音乐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主要介绍了皮亚佐拉的音乐生平以及他的探戈音乐。  相似文献   

16.
[课例] 小学音乐第三册《大鹿》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课件1--早晨画面和配有音乐的画外音:清晨,天空晴朗,太阳公公露出了笑脸。) 师:红红起床后,看到这么好的天,非常高兴,禁不住唱起了歌。(师生问好) 师:红红和许多小动物是好朋友,她正向小鸡唱歌呢(学生演唱并表演动作《我的小鸡》)。  相似文献   

17.
毛翰 《教学随笔》2013,(Z1):81-84
<正>《何日君再来》是刘雪庵先生的传世之作。据说,1936年7月,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在送别毕业班同学的茶话会上,有人提议毕业班每人创作一首音乐作品留念,刘雪庵依依惜别,情动于中,当场写成探戈舞曲《何日君再来》。此曲不胫而走,迅速流传开来。关于此歌,潘孑农先生写道,1936年艺华影业公司拍摄《三星伴月》,"导演方沛霖请刘雪庵写一首当时盛行的‘探戈’舞曲,刘将曲写成后,方沛霖忽又心血来潮(这个心血来潮可害苦了刘雪庵),  相似文献   

18.
<正>课型:以歌唱为主的综合课年级:三年级上册教学内容:学唱《钟声叮叮当》,领会音乐与文化的关系(教材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钟声》)教材分析:《钟声叮叮当》曲调短小精悍,是一首旋律优美的二声部合唱歌曲。6/8拍,D大调式。在旋律方面,歌曲共有四个乐句,第三句是第一句下方二度的模进,第二句和第四乐句有一个四度的音程跳进,在平稳中呈现起伏,仿佛动听的钟声在不断地敲打着。歌曲的低声部,  相似文献   

19.
【设计提要】1.导入设计:以名曲《二泉映月》导入。2.感悟设计:选朗诵程度好的六位学生现场配乐(《高山流水》)朗诵,整体感知课文。3.品析设计(背景音乐《春江花月夜》):教师点拨,学生品析。抓住文章描写音乐的优美词语,理解作者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4.积累设计(背景音乐《渔舟唱晚》):学生积累描写音乐的优美语句,完成课堂作业。【设计实施】一、音乐导入欣赏《二泉映月》。乐起,稍后教师解说:夜深人静,清冷的月光映照着清澈的泉水,一个民间艺人正用音乐倾吐着他的悲伤和忧愁。用音乐抒发他对美好生活的热爱,用音乐表达他对旧社会的愤慨。…  相似文献   

20.
<正>课型:歌唱课年级:高中课时:一课时教学内容:二声部合唱《只要我有了音乐》(选自湖南文艺出版社高中音乐教材《歌唱》第四单元“芬芳馥郁的合唱艺术”第二节)学情分析:教学班级为自然班,学生的歌唱水平与音乐素养水平参差不齐,对合唱的认知程度也各不相同,在教学演唱过程中两个声部的声音在音色、音量、音准统一上会有所失衡。但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