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同属高等教育范畴;同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但又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前者基本上是学科教育,按学科设专业,以该学科的理论体系为框架设置课程,组织教学,强调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要求培养的学生有“后劲”,对工作有较高的适应性.后者则基本上是职业岗位教育,以该岗位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能力为依据来设置课程,进行教学和实际训练.  相似文献   

2.
余建英 《考试周刊》2009,(26):12-12
新颁布的课程标准力图在“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等方面全面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从而促进学校教育重心的转移,使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体现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打破单纯地强调学科自身的系统性、逻辑性的局限,尽可能体现义务教育阶段学科课程应首先服务于学习发展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我们在美术、音乐教学中只强调对知识技能的掌握,只是传授单一的美术或音乐各学科的内容,在分科课程教学中,美术音乐各自领域中知识体系的“完整性”、“系统性”、“逻辑性”容易导致轻视学生的需要,容易导致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割裂,从而限制了学生的视野,束缚了学生广度和创造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课程应由“蜂窝煤”走向“井水” 蜂窝煤式的课程指只管自己管道的通畅,而“互不往来”;“井水”则不同,井自身越往下挖掘,水则从四面八方渗透进来.学校的课程应像“井水”,相互“渗透”,而不应像“蜂窝煤”,“互不相干”. 学习,原本是在自然混沌的状态下进行的,而并非严格按学科的知识逻辑来进行.现行的分科教学,人为地将知识割裂,是工业化时代为了提高学习效率的产物,“批量生产”在降低成本的同时,自然会以牺牲个性化为代价.  相似文献   

5.
在近现代教育史上,出现过多种课程理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学科课程论、活动课程论和综合课程论,它们直接影响着学校的课程设置与改革。-。学科课程论学科课程论,也叫分科课程论。它主张课程分科设置,分别从有关科学中选择主要的知识内容,组成不同学科,分科进行教学,每门学科的教材要依据科学的系统性、连贯性进行编制。学科课程论,源于中国古代的“六艺书L、乐、射、御、书、数)和古希腊的“三科”(文法、修辞、辨证法)“四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在近代,以赫尔巴特(177ffe-1841)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派,在夸美纽…  相似文献   

6.
我国中学语文教学长期强调知识性、工具性,在教学中习惯于将文学作品划分为若干段落,然后分析“段意”、综合“段意”而形成“主题思想”。这种分析/综合的机械式语文教学模式,已招致社会各界的强烈不满。如果追根溯源,不难发现,现行中学语文教学弊端,相当程度上肇始于既有的高校文学教育理念。由于追求学科的理论性、系统性,我国高校文学教育体系主要是由“文学史”课程作为主干支撑起来的。然而“文学史”本质上是历史课程,在历史学框架中“,文学史”必然会追求学科的科学性,它所建构的知识体系会不自觉地带上某种独断论色彩。在这种文学…  相似文献   

7.
“课程目标”是“一。定教育价值观(教育目的、教育宗旨)在课程领域的具体化,指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它体现了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中的教育价值,包括不同学科的目标、具体教学过程的目标,并融于“课程论”与“教学论”的概念系统中。  相似文献   

8.
科学课程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是学科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教育,是科学教学渗透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要内容,文章从科学教学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关系,科学课程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教学中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几个原则等问题展开探讨并提出学科教学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渗透性、实践性、系统性原则。  相似文献   

9.
初中教育,主要实行分科教学,学科界限清晰,各科教师在教学中致力于自己所教学科的研究,促进了学生对本学科知识的综合。但过分强调学科知识,反而使学生对事物的认知产生了片面性,使学生不仅忽略了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而且影响了他们思维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寻找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和融合,注重相关知识跨学科的内在联系。一、初中生物教学渗透物理知识生物知识与物理知识之间的交叉和渗透是非常广泛  相似文献   

10.
教育资讯     
★到2005年中小学国家教育课程将有重大改革。国家教育课程重大改革的初步改革的基本框架思路也已确定,即小学及初中教学强调学科综合,而高中教学则为分学科进行。国家课程改革后,小学的地理、生物知识课程由自然课一门课包容代替,思想品德及政治常识课程统称为社会课,同时一、二年级开有生活实践课程。与小学课程设置合并科目色彩较浓的特点相比,初中课程则更体现出大综合的趋势,尽管科目知识综合原则适用于初中及小学教育,但专家指出:从学习上看,综合未必一定就比分科效果好。今后的高中课程中分学科教学就“大有市场”。由…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私塾中的先生是独立完成自己的教学的。洋务运动后,随着教育的近代化,教育方式逐渐走向标准化的分科教学。这一教育史上的巨大进步,也给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弊端:它造成了严重的学科分离,使拥有不同专业知识的人们缺乏“共同语言”。分科课程难以吸取和包容其他学科的知识内容,难以在实际生活中与人们运用多种知识、技能的要求“接轨”。更有  相似文献   

12.
科学教育课程的跨学科价值体现在社会价值、知识价值和个人价值等方面.课程内容体现出整体性、跨学科或超学科性特点;课程结构采取融合的形式,强调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强调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体现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均居科学教育课程的跨学科建构特征.而师资队伍、思想观念与理论基础、课程建构与分科教育的关系、课程的评估和逻辑体系等问题是科学教育课程建构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小学教育专业教育类课程的整合与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师范院校中的教育类课程是分科设立的。由于各科都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因而不可避免的存在着彼此脱节、盲目重复、理论与实践严重脱离的弊端。以小学教育实务为线索,打破分科课程的学科界限,对教育类课程加以整合,构建综合教育课程,可以使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密切结合,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提高小学教育专业毕业生的从教能力,奠定学生专业发展的基础并使小学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具有较为深厚的发展潜能。  相似文献   

14.
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要开展创新教育,首先必须在课程设计上创新,使课程设计达到“结构合理化,内容立体化。形式多样化”的要求。一、更新课程观念。优化课程设计,首先涉及的是课程观念问题。现今在我国占主要地位的仍然是强调学科教学的系统性、严密性的学术性中心课程观念。这种课程现强调学科的系统性,却相对地忽视了课程结构的科学性,课程形式的多样性,课程内容社会性、实践性与活动性,使得学习与社会生活脱离、学与用分离。这有碍于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的实现,尤其难以培养出知识经济所需要的善于学习、具有多种知识…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教学强调学科的系统性和独立性,往往割裂了学科之间的有机联系。现代教学论强调知识与技能的迁移。国外一些教育家甚至提出“为迁移而教”的口号。由于科学的发展,各科知识的相互渗透更显得重要。  相似文献   

16.
课程综合化是当前继续教育课程改革的热门话题。实施综合课程的关键是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继续教育师资队伍.教师的知能结构和思想观念能胜任综合课程的教学,才能保证综合课程从形式到内涵全面实现“综合”之目的。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继续教育实施的是分科课程,其师资是按分科教学的要求培养的。要从传统的分科教学一下子转到综合课程的教学。就不仅仅是转变思想的问题了.它涉及到继续教育教师知识的重组和能力的重构。  相似文献   

17.
综合课程述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我国 ,综合课程早已存在。例如 ,我国小学阶段的“自然常识” ,就是一门包括了天文、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知识的综合课程 ;生物学是一门包括了植物学和动物学的综合课程。综合课程又称为“广域课程”、“统合课程”或“合成课程” ,其根本目的是要克服学科课程分科过细的缺点。于是 ,采取合并相关学科的办法 ,以减少教学科目 ,把几门学科的教学内容组织在一门综合学科之中。一、综合课程的理论基础  综合课程是以认识论、方法论、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为理论基础的。综合课程坚持知识统一性的观点。综合课程倡导者认为 ,科学是一个统…  相似文献   

18.
陈军 《教学随笔》2007,(4):22-23
《新课程(试行版)》在“加强课程的综合性”论述中,明确提出要“注重学生经验,加强学科渗透。各门学科都应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现象”。让数学与其它学科“联姻”是新课程的要求,它意味着在数学学科教学中,学生可以吸收其它学科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教师则可以运用相关学科知识加强数学的有效教学。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其它学科知识充实数学课堂,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各学科知识的整合。  相似文献   

19.
李国金 《湖北教育》2004,(11):13-13
新课程改变过去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和学科之间缺乏整合的现状,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体现了课程结构的综合性。这样,让学科教学渗透其它学科的知识,融进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将激活的知识种子在一种情感氛围下,播种在学生大脑的“沃土”里,实现学生生命活力与教师生命活力的对接,形成具有教师个性教学特征  相似文献   

20.
<正>全学科阅读是近年来不断升温的教育热点话题,但目前教育理论方面的研究还不足,其内涵、外延等一些关键问题还需不断辨析,比如其内涵是什么、为什么要开展、如何开展、效果如何评价等等。全学科阅读强调的“育人方式改革”极为重要,具有超前的现实意义。由于现代教育实行分科课程,学科按照自己的逻辑来组合知识,形成一个知识网络,学生在学校进行学习就是依照学科分门别类地学知识。许多教师、家长都认为阅读是语文学科的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