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功利主义的植入使我国高等教育出现了"去道德化教育"的困境,但是高尚的价值追求应该始终引领道德教育的方向。没有价值观就没有教育,更没有道德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道德教育的价值取向。当代中国道德教育中包含有思想和政治的成分主要源于现实的世界。道德教育不能脱离现实的社会条件,不同的道德教育只能在不同价值体系的引导下发展。  相似文献   

2.
"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在当今的教育界不言自明,在"就业导向"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尤为如此。大学素质教育研究与实践中,"专业教育"往往被视为"通识教育"的对立面,"专业"内涵被忽视,高等教育造就"专业人才"的使命被淡化。全面审视"专业"的内涵,建构基于专业的大学素质教育内容体系,加强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应知)、专业技能(应会)和专业伦理(应是)的培养,是引导大学素质教育走向深入和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在陆九渊道德教育理论中,"主体性"是其基本要求,他非常注重受教育者在道德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强调道德教育要注重发挥教育对象的由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他这些道德教育的思想,对于我们培养现代道德教育观念,促使教育者深入思考如何促进和发挥教育对象的主体性、能动性,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4.
知识与道德的疏离,造成了大学教育目标的偏离,由于知识教育在现代大学中所占的主导地位,使道德、道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位置日益淡化和削弱,道德教育步入困境,产生了道德教育的低效性、边缘性、虚伪性、无根性等情形.知识与道德的整合是大学教育追求的目标,实现两者整合要守护文化传统,培育民族精神,加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教育.  相似文献   

5.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是新教育实验的目标追求。基于人本理念的学理基础,新教育实验是"新"的教育,"心"的教育,"行"的教育,"幸"的教育,"星"的教育,"信"的教育;新教育实验以追求知识、生活、生命共鸣为最高境界,努力建设以"晨诵-午读-暮省"为核心的教育课程,以"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共同体"为核心的教师课程;新教育实验通过"六大"行动及新教育每月一事,实现"四个"改变,即改变教师行走方式、改变学生生存状态、改变学校发展模式、改变教育科研范式。新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在高职院校同样有可以探索的空间。  相似文献   

6.
目前的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建设偏重于外在的技术层面的要求,关注点集中在辅导员专业属性和标准的理论探讨上;在实践领域,集中在对辅导员个体的专业素质培训和培养上。但是如果不思考辅导员这一特殊群体的内在职业伦理规范要求,不去研究这一职业的"人文向度"和"精神建构"使命,那么专业化的结果是辅导员只能成为熟练的"教育技术工人"或是职业"消防队员"。辅导员职业伦理教育的缺失已经使得在专业化的进程中面临着诸多的困境,对辅导员专业化面临的困境作一伦理分析并在理论上寻找对策,不仅有助于开拓辅导员专业化的理论研究视域,而且有助于扶正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的实践坐标。  相似文献   

7.
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困境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道德教育面临着道德教育与社会现实相分离、道德教育与知识教育相分离、规范教化与德性培育相分离以及灌输教育与学生主体性相分离等四个方面的困境;导致困境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大学生道德教育理论的创新不足,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方法单一,道德教育评价方式不尽合理,以及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社会合力未能形成等。因此,需要充分认识道德教育的复杂性,实现大学生道德教育理论的多学科融合,注重大学生道德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断提升教师的道德素养和示范作用,从而不断提高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蚁族"、"候鸟族"、"啃老族"、"恐归族"等社会流行语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大学毕业生生存困境,影响到在校大学生的自我价值判断和自信培养,引发价值危机。高校教育应根据社会转型期出现的新情况调整教育策略,将大学生自信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职业教育、就业教育和学生自我教育中。  相似文献   

9.
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内涵丰富,文、行、忠、信是他的道德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其逻辑进程是:"性相近,习相远"是其道德教育思想的人性论基础,"中庸"是其道德教育思想的重要方法论原则,"内圣外王"是其道德教育思想的理想目标。  相似文献   

10.
胡德海教授在教育学基本理论的研究方面造诣精深,成就卓著。在长期的教育研究实践中,他形成并提出了"先立乎其大者"的治学原则论,"功夫在诗外"的治学基础论,"先沉思而后言说"的治学路径论,"辩证统一"的治学思维论,"被社会、教育事业所需要"的治学目的论等一系列治学思想。梳理和挖掘其治学思想,对教育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纽曼大学理想"重在强调高校教育教学,"洪堡大学理念"意在引领高校科学研究,"威斯康辛思想"旨在推动高校服务社会。结合高校职能的不同侧重面、准确把握高校社会职能,对我国地方院校如何进行职能定位具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12.
通识教育的动力与阻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识教育作为一个美好的教育理想,尽管在实践中面临重重困境,但依然充满希望.它既是人类自身全面和谐发展的需要,同时又受到种种现实条件的制约;既是事物的整体性、知识综合化的要求,同时也遭遇学科知识分化与大学教育专业化特性的种种阻力;既是社会发展对大学生全面素质提出的要求,又受到功利主义等不良社会风气的严重影响.但不论怎样,以培养“健全之人”为终极目的的通识教育是人类美好的教育理想,也是人们追求自由全面和谐发展的美好愿望,因而必然成为大学教育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启发思维、形成品格、成就德性的系列课程,德性创新教育的基本任务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培养学生"坚守式"立场教育,二是培养学生"超越式"创新教育。长期以来,大学思政课只注重前者,忽略了启思睿智,难以造就"超越式"创新教育,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失去了活力,不能满足创新时代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品格和能力的要求。要消除这一困境,大学思政课应从培养学生的问题素养教育入手,进行开发学生的德性主体素养和德性能力的教育改革和创新。  相似文献   

14.
赵珊娜 《考试周刊》2011,(56):26-26
在人才高消费、普高扩招、高校扩张的社会大背景下,原本就被些许人认为是"二等教育"、"末流教育"、"终结教育"的中等职业教育的生存空间受到严重的"挤压"。尤其近几年,中职招生录取的最低门槛已不复存在,"开闸"之后,"泥沙俱下",  相似文献   

15.
人类道德生活中出现过如下几种主要的道德知识生产方式:"神定型""、圣定型""、权定型"以及"外推型"。这几种道德知识的生产方式都对人类的道德生活和道德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当代民主多元社会中,"内生型"和"价值商谈型"应是民主多元社会中合理的道德知识生产机制,并应在此基础上建构学校道德教育的路径。  相似文献   

16.
现代大学在由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由精英走向大众化的过程中,如何在这急剧变化的洪流中自我生存,自我实现,就是要去重新认识大学教育的双重特征—"象牙塔"精神与"经世致用",如何做到使其"边缘"不断拓展,"核心"不断巩固,其内部主题就是研究两者在现代大学中的地位与影响,这对矛盾的解决将有利于大学做出明智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自由教育、通识教育、人文素质教育是人文主义思想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表现。通识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在现实中面临困境,是科学主义占主导社会的必然现象。面对困境,我国的人文素质教育应该有必要的坚守,要充分体现对"全面发展的人"的人格理想追求;要重视专业教育的人文价值,由"专业"达至"人文"。  相似文献   

18.
现代社会生活中,道德教育往往被简化为道德规范的接受和行为训练,而对道德选择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导致学生在面临生活中真正的两难选择时不能或不会作出自己的价值判断和选择。文章从道德选择的含义出发,分析了道德选择面临的困境及其原因,阐述了道德教育要走出这样的困境需要改变知识灌输的道德教育模式;采用道德两难问题激发认知冲突;实现规范约束和教会选择的同步共进。  相似文献   

19.
分析卢梭的道德教育思想,能够得出其在自然教育与公民教育选择的困境、教育分期理论在儿童成长现实中实施的困境以及高尚的教育与教师何以产生的困境,这些困境的产生是卢梭理想的道德教育与当时社会现实矛盾的体现,但这并不否定卢梭道德教育思想的重要意义,相反,对其道德教育思想困境实质的分析,可以为我国当前未成年人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当前道德教育陷入了困境:一方面,传统的规训式道德教育和道德理想主义使当前学校德育流于低效;另一方面,在物质主义和技术理性占统治地位的当代社会,道德虚无和价值多元使德育面临新的困境。生活是人的存在方式,道德是生活的构成性因素,幸福是人人追求的,道德是通达幸福的手段,道德教育回归生活意味着回到生活本身,引导人过幸福生活。德育回归生活,是对当前道德教育困境的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