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晋源 《收藏》2013,(7):84-85
中国是最早使用金属货币的国家,早在商周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青铜铸造业兴起,金属实物货币应运而生。黄河中游农业经济发达的地区开始使用不同形制的青铜农具铲作为商品交换的等价物,后又逐渐演变成最早的原始空首布。大约在春秋中期后,空首布的货币形式固定下来,主要流通于三晋和中原宗周地区。近年来的考古发掘资料中不乏商周时期青铜农具铲出土的报道,民间也时常有青铜农具  相似文献   

2.
朱凤瀚 《收藏》2013,(3):64-73
作为中国青铜器的研究者,笔者常常自问,商周青铜器究竟美在哪里呢?如果试着用一句话来概括地回答这一问题,我的感悟是,商周青铜器艺术之美最集中地表现为:在每一件堪称为艺术精品的青铜容器上,都展现了一种从表面上、从概念上看似  相似文献   

3.
考古学家按照人类使用生产工具的发展阶段,将最早的石器时代和较晚的铁器时代之间的这一历史时期,称为青铜时代。我国的青铜时代,可以上溯到公元前三千年,它起源于夏代,盛于商周,是中国青铜发展史上波澜壮阔、光彩夺目的时期。  相似文献   

4.
吴镇烽 《收藏》2010,(6):44-53
中国古代青铜器以其独特的民族风格,鲜明的时代特征,在世界文化艺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陕西在商代是商王朝版图的西域,境内分布着几个重要方国;周代是王都所在地,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春秋战国时期又是秦人的发祥地和秦文化的孕育之区。因此,陕西出土的商周青铜器数量之大,精品之多,铭文内容之丰富,居全国首位,是中国青铜艺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向为人们所瞩目。  相似文献   

5.
李树浪 《收藏》2012,(1):38-45
青铜时代是中国龙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享有使用青铜特权的王室贵族,将龙纹铸造在青铜器皿的表面。增添了器物的装饰效果,也体现了使用者的威严和权力。青铜器从商周的繁荣时期到秦汉的颓败时期,各式各样的龙纹也一直随着青铜器的发展而演变。  相似文献   

6.
《收藏》2016,(9)
正宋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大繁荣时期,各地区窑业兴旺,在釉色、造型及装饰等方面都达到了一个顶峰。而将青瓷之美发挥到极致的龙泉窑,在艺术气质和美学品质上,最能代表这一时期的审美追求。尤其在南宋时期,龙泉窑釉质莹润如玉,造型简约典雅,达到了青瓷艺术的巅峰。除了盘碗壶等大量实用器物外,还出现了觚、琮、尊、觯、簋、鬲等一大批独特的仿商周青铜礼器的瓷器,散发着深沉、凝重、高雅的品质之美。  相似文献   

7.
朱凤瀚 《收藏》2013,(2):64-73
作为中国青铜器的研究者,笔者常常自问,商周青铜器究竟美在哪里呢?如果试着用一句话来概括地回答这一问题,我的感悟是。商周青铜器艺术之美最集中地表现为:在每一件堪称为艺术精品的青铜容器上,都展现了一种从表面上、从概念上看似有矛盾,但又被高度地和谐在一起的两种要素,即在造型基调上呈现的肃穆、庄重的气质与,  相似文献   

8.
正爵是商周时期最具代表性的青铜礼器之一,明洪武年间采用瓷质礼器代替青铜礼器,使明清时期出现大量瓷爵(图1)。本文探究瓷爵的流变,根据其瓷制礼器的独特性,总结明清时期瓷爵的工艺、器形、纹饰特点,进一步分析陶瓷材质爵杯的审美特征及其被赋予的新文化内涵。瓷爵流变爵是古代用于盛酒和温酒的器皿,在祭祀时用于三献酒(李媛《明代国家祭祀体系研究》),盛行于商周时期,据出土的考古实物资料来看,其为圆腹,前有流后有尾,口沿处有两  相似文献   

9.
唐晋源 《收藏》2013,(4):84-85
中国是最早使用金属货币的国家,早在商周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青铜铸造业兴起,金属实物货币应运而生。黄河中游农业经济发达的地区开始使用不同形制的青铜农具铲作为商品交换的等价物,后又逐渐演变成最早的原始空首布。大约在春秋中期后,空首布的货币形式固定下来,主要流通于三晋和中原宗周地区。  相似文献   

10.
贺旭辉 《收藏界》2011,(6):106-110
商、西周金器的发展主要归功于商周时期青铜工艺的繁荣和发展,为金器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和技术基础,同时青铜、玉雕、漆器等工艺的发展,也促进了金器工艺的发展,尤其使金器得以在更广阔的领域中,以更多样的形式发挥其审美功能。  相似文献   

11.
刘勇先 《收藏》2008,(5):85-85
青铜兵器在商周时代,因战争的需要而大量铸造,是当时军队必不可少的装备。  相似文献   

12.
张懋镕 《收藏》2006,(7):64-65
2005年9月,上海崇源艺术拍卖有限公司和诚源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联合举办海外回流青铜器观摩会,展示了从国外购回的16件商周青铜器。其中一组器主名为“xi”青铜器(包括1件鼎、3件簋、1件盉、1件盘)尤为引人注目。近日陈全方先生东著文(《新见商周青铜器瑰宝》,《收藏》2006年4期),作了详细而富有见解的介绍。陈先生认为铭文中的“xi”,就是西周早期鲁国国君鲁侯熙,并且断定这是一组鲁国国君的铜器,它们“提供了西周早期至中期的青铜标准器,是研究周公家族史及鲁世家的重要实物资料”。在对“xi”组铜器形态、铭文作了详细观察之后,我们认为这一看法尚有值得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13.
敬平 《收藏界》2010,(2):110-111
我国铜器不仅种类丰富,而且独具艺术特色,历来被中外收藏家视为重点收藏的宝物。 清代铜器与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无论在用途上,还是性质上都截然不同。商周时期,青铜器是贵族世家的标志,贵族为了弘扬祖德、刻纪功烈,铸造铜器并记录在铭文中。  相似文献   

14.
李梅 《集邮博览》2013,(9):22-25
后母戊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母亲戊而作的祭器,是中国商周时期青铜器的代表作,原称"司母戊鼎"或"司母戊大方鼎"。出土于河南安阳,重832.84公斤,是世界迄今出土最重的青铜器,享誉"镇国之宝"的美誉。后母戊鼎通体高133厘米、口长112厘米、口宽79.2厘米,重达832.84公斤,是已发现的中国古代最重的单体青铜礼器,因鼎腹内壁上铸有"后、母、戊"三个字而得名。后母戊鼎发现于1939年,历经辗转,1959年开始作为镇馆之宝收藏于国家博物馆。这件青铜大鼎的铸造在商后期大约需要二三百名工匠的密切配合才能完成,这足以反映商朝中期青铜铸造业的宏大规模。中国邮政于1964年8月25日,发行了此图案邮票,志号:特63《殷代铜器》(8-8)。  相似文献   

15.
《收藏》2011,(6):I0021-I0024
本·詹森斯(Ben Janssens)伦敦东方艺术有限公司的主要专长是中国艺术。中国艺术被本·詹森斯在这里分为两大类:第一类包括早期陶器、青铜器、雕塑,跨越新石器时代(约公元前3000年)至明代。古董主要包括汉、唐墓葬陶器雕塑,商、周时期青铜礼器、古玉器、佛教雕塑和瓷器等。  相似文献   

16.
喻晓辉 《收藏》2023,(2):46-49
<正>一、青铜器及其发展概述青铜器在世界史上有近6000年历史,在我国有近5000年历史,相当于尧舜禹时代,相关文献中开始出现了青铜器冶铸的记载,最初出现的青铜器是小型工具或饰物。到了夏代,开始有了青铜容器和兵器。商周时期,青铜器的品种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丰富,商中期青铜器出现了铭文和精细的花纹,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哲学基础及其独特的风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的养生萌芽于商周时期,由于中国古代哲学和自然科学的不断介入,使中国传统养生不断充实和完善。中国传统养生是以增强体质、延年益寿为目的。本人运用文献法、逻辑演绎法对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哲学基础以其独特风格进行研讨。  相似文献   

18.
《收藏》2016,(3)
正2014年6月,湖南民国初年出土的商末周初青铜重器皿方罍经过近一个世纪的盖身分离、流离颠沛之后,器身终自海外回归故乡湖南,这件盛事成为2014年社会关注的文博界热点之一。湖南是我国南方地区出土商周青铜器最多的省份,曾出土过商代四羊方尊、人面纹大禾鼎等青铜重器,其造型和纹饰既有中原风格,也有地域特色,很多造型奇巧独特。湖南发现古代青铜器的历史可追溯到南宋时期,历年来湖南出土商代青铜器数量巳达300余  相似文献   

19.
王长启  王蔚华 《收藏》2007,(3):90-92
商周时期是中国的一段辉煌历史,文明的历史,陕西是当时的重要地区,发现的玉器很丰富,现选介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武化”与“文化”──中国体育的土壤特征与气候流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武化”与“文化”──中国体育的土壤特征与气候流变李力研(国家体委科研所)中国文化,滥觞于商周,成型于先秦。作为文化之一种的中国体育,亦复如此。先秦时期,通常是指著名的“春秋战国”时期。这是一个特别的历史时期,它与同时期希腊的鼎盛时期──即罗素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