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出版》2013,(4):56-56
晚清最后10年,在谴责小说这一主流之外,还有一部分小说是写士大夫与伶人、妓女生活的,鲁迅把这类小说叫做"狭邪小说"。早期的"狭邪小说"中最著名的是韩邦庆的《海上花列传》,成书于1894年。  相似文献   

2.
李广 《编辑之友》2011,(10):73-76
对于古代小说的阅读和研究,大多数读者都需依靠校点排印本。当代出版界排印古代小说分为两种。一是出版供大众阅读的小说名著的校注本,一是集中整理出版一些小说的善本、孤本。排印古本小说的目的不同于出版作为大众普及读物的古典名著小说。排印古本小说因其本着"补明清小说出版工作之空白,也为了保  相似文献   

3.
郑振铎先生是研究中国古代小说的著名学者.郑振铎的古代小说史料学主要体现在小说收藏、版本、目录和校勘出版等四个方面.郑振铎收藏大量小说,特别是小说版画,重视小说版本的学术价值.他考证小说版本,重点探讨小说版本和故事的源流系统,研究的最大特色是将小说文本与小说版画结合.郑振铎重视小说目录学,对小说做提要和著录,介绍版本、版画等.并且郑振铎校勘出版多部小说,并有计划地出版版画.  相似文献   

4.
尚杰丽 《大观周刊》2011,(38):18-18
晚清谴责小说是在清末特殊的社会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继承了我国古代小说的章回体形式和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同时也影响了五四时期现代小说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出版史话     
《现代出版》2013,(4):56+70
旧派小说之三:狭邪小说晚清最后10年,在谴责小说这一主流之外,还有一部分小说是写士大夫与伶人、妓女生活的,鲁迅把这类小说叫做"狭邪小说"。早期的"狭邪小说"中最著名的是韩邦庆的《海上花列传》,成书于1894年。而到20世纪初始10年,承接《海上花列传》之  相似文献   

6.
信息传播离不开媒介,更需要手段,古代小说也是如此。中国古代小说的传播手段多种多样,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这些手段的应用,不仅促进了小说在广大读者中的传播,提高了小说在文学大家庭中的地位,同时更推进了小说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范军 《出版史料》2004,(4):106-113
研究中国小说史、小说理论史,古代小说刊本中的序言和题跋等是非常重要的资料。小说序跋这一形式, 以汉代为滥觞,绵延不绝,直至明清两代则彬彬大盛。它较之小说评点、小说专论的形式,不仅时间要早,数量要大,资料要多,而且更体现了理论的实践性、丰富性,同时也葆有理论的概括性、完整性。它构成了中国古典小说理论的主体部分。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小说的研究,首先离不开文献的整理。因此近百年来的古代小说研究,文献学研究的成果占了很大比重。我在这里根据自己的了解和摸索,试作一些介绍和分析。一、关于小说的目录古代小说的概念非常宽泛,历来史志书目所著录小说的范围广狭各不相同。如郑樵所说,小说常与传记、杂家、杂史、故事相混。古人所谓的小说,我们今天很难给它定性。我们想编一部新的古代  相似文献   

9.
简要介绍了班固、刘勰、刘知几、胡应麟、纪昀等人对小说的分类著录情况,探讨了中国古代书目中小说分类著录的历史沿革。  相似文献   

10.
对明代“四大奇书”的成书探讨肖诗慧(武汉大学人防办)我国古代小说最初是史书派生出来的,所以“小说”又有“稗官野史”之称.纵观小说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魏晋南北朝时期是第一阶段,这个阶段出现不少“志怪”、“志人”小说,主要记载鬼神怪异传说和文人...  相似文献   

11.
数字技术应用日益广泛,传统出版行业受到了极大冲击。作为图书出版的重要部分,古代小说类读物的出版在多路径、新形式出版方面努力探索,并在多元化、数字化出版传播领域做了尝试,取得了成果。但是,在内容与数字技术接轨的创新出版、快速融入数字出版产业链、最大限度地传播古代优秀文化、彰显古代文学的文化价值等方面,古代小说出版的未来探索之路还很漫长。  相似文献   

12.
《禹贡》成书时代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禹贡》成书时代问题是《禹贡》研究的基础和关键所在。关于《禹贡》的成书时代,近代以来一直是中国史学界的一个极富争议的话题。本文拟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自己学习古代文献和考古材料的点滴所得,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3.
曹之 《图书馆论坛》1998,(6):68-69,23
《东观汉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官修史书。本文通过对大量史料之考证,说明该书的编撰分为初创、续修、再续、成书四个时期。对于古典文献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王猛 《兰台世界》2012,(9):35-36
造成古代小说"失名"的原因,一般认为与小说小道的观念有关,笔者认为对此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时代的小说作品"失名"的原因不尽相同,并非主要是社会轻视小说以及小说地位低下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张学谦 《图书馆杂志》2012,(6):79-83,87
《中国古代小说总目》是近年来小说研究成果的总结、集大成之作,体现了近年来小说研究的新水平。但在书名、作者、版本、引用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错漏之处。兹就所见,一一补正,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小引本师周绍良先生为当代古典文献专家,在中国古代文史等诸领域均有特出建树,蜚声学术界。先生旧藏中国古代小说、唱本等万徐册,大部分捐献天津市图书馆。近来检点书筐,偶然发现约五十年前拍摄之小说版刻插图三十六种,约三百徐帧。尚有旧日所作识语多则。以为断简残编,无所用之。又偶然以示化文。化文读而乐之,因请于先生,愿为毒理发表。先生举以界化文,由李鼎霞编一简目,粗具头绪。复蒙《中国典籍与文化》杂志采据,发刊之际,略缀片言以识由来。弟子白化文谨识。新刊校正古本大字音释三国志通俗演义十二卷二百四十则。明万历辛…  相似文献   

17.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的书目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既是一位文学家和思想家,也是一位学风严谨和成果卓著的学者。他的学术活动主要集中在具有中国学术传统特色的古典文献学领域,内容包括小说文献的辑佚、考证、校雠和整理,并利用这些文献建立内容翔实、体系完整的中国古典小说发展史。《中国小说史略》既是中国小说的发展史,也是一部考辨中国小说文献源流的学术专著,对了解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历史成就,指导古典小说文献的书目工作和文献资源建设都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穿越小说还能走多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穿越时空和古人对话、交往、斗争甚至一起生活,用现代人的思维和知识构架在古代呼风唤雨.左右逢源,成为古时代的社会精英--这便是时下流行的"时空穿越小说".这类小说以古今爱情、皇宫内斗等为主要内容,迎合了时下城市具有小布尔乔亚情调女性的口味,因而颇具市场.  相似文献   

19.
小说《西游记》中的“江流”故事主要脱胎于同题材的戏文而非杂剧,而后敷演“江流”故事的戏剧在接受此前戏剧、小说的影响时,又沿袭同题材戏文、小说的故事格局。这不但显示了戏剧与小说的相互诱发,而且表明了古代戏剧与小说共同的审美取向和创作原则:趋俗性。  相似文献   

20.
明清之际通俗小说作家在作品署名时多用别号,在现实生活中还有频繁改换姓名的风尚.这在中国古代小说史上,是一种独特现象.别号和频繁改换的姓名,都是作家心灵的外化,从中可以透露出作家的某些创作心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