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思想政治学科就其本质而言,是一门智育与德育内在统一显性的德育课程。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思想政治课所传授的德育知识和有关的社会科学知识,是人类知识的组成部分。传播这些知识的过程,是从一个侧面启迪学生思路,增长学生见识,提高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能力的德育过程。思想政治课内容体现了对学生比较系统的德育知识的教育,其直接的功能是要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和思想政治觉悟。思想政治课德育功能和智育功能是内在统一于教学过程之中的。那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发挥其德育功能呢?一、课堂教学是思想…  相似文献   

2.
文章在论述新技术革命、经济全球化和社会潜意识即社会心理现象对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影响基础上,总结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偏差,探讨了如何建立中国特色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指出,过去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偏差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把德育等同于政治教育,窄化了德育的功能;二是把德育等同于理想教育,排斥了德育的现实取向,使德育脱离了社会生活实际;三是把德育等同于集体主义教育、忽视了学生个性发展;四是把德育等同于知识教育,只注重理论知识,忽视了思想和行为的养成。  相似文献   

3.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德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德育功能的科学定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德育功能期望中的泛化与现实中的窄化之现状,认为正确认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德育功能需要克服急功近利的心态并且考虑到课程自身的特点,使其回归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4.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思想政治>是以德育为根本目的,而如今德育功能往往被单纯地传授社会科学知识所代替,存在着与实际相脱离、与学校日常思想教育相分割的倾向,这种现状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课在学校德育中的优势作用的发挥,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邹长青  刘娟 《考试周刊》2008,(18):166-167
在我国,学校不仅是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圆地,更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场所.学校德育是学生道德水平提升的重要方式,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程是中学德育的主要途径.思想政治课自身的责任以及社会、家长时课程的期望,使得中学思想政治课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针对当代中学生的思想特点,强化学校思想政治课的地位,增强政治课的实效性,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框架模式是加强青少年德育建设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6.
语文是一门融合工具性、思想性与人文性的特殊学科.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在传授人文知识的同时将德育渗透其中,"传道授业解惑也".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也明确指出,书本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两者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因此,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本文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主要通过例证,对德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形式进行相关阐述.  相似文献   

7.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肩负着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艰巨任务,目的是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将"德育"放在首位,对于国家培养人才尤为重要.本文就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落实"德育首位"情况测评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学校先进德育文化是指在学校积极引导和教育下,培养学生政治修养、思想修养、道德修养和心理修养的一切文化的总称.先进德育文化是在对传统德育文化的继承和外来文化的借鉴基础上,创新重塑而成的.德育文化的建构应确立知识、能力、精神融合渗透的教学体系,并开展信念、情感、行为有机结合的德育实践.  相似文献   

9.
德育实施的重要途径就是思想品德课,它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正确的人生观和思想方法,培养良好的品德起着导向作用.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思想品德课与德育的实施却出现了严重脱节的现象,教师只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对题目的迁移运用,而没有将知识内化为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今中国,时代的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构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实施生态德育的必要性.生态德育是学生全面发展和提升道德修养的客观要求.从构建和谐社会、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方面来阐释生态德育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德育渗透是高中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如何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是思想政治教师一直关注的重点。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德育与教学的内在关系、知识教育与现实教育的结合方法、教学的情感投入等方面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2.
杜庆梅 《文教资料》2011,(19):156-157
在应试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一些政治教师把思想品德课看做是单纯的课本知识传授,教学就是为了应试,忽视了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没有发挥思想品德课作为提高学生道德水平的主渠道作用。因此政治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并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努力还原思想品德课的德育本色,提高思品课的德育实效。那么,如何提高思品课的德育实效呢?本文作者认为:一是政治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二是充分发挥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三是思想品德课教学要坚持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相似文献   

13.
德育不仅是思想道德教育,它应是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诸要素的有机统一。其中,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是方向,是灵魂,道德教育、法纪教育是重点,心理健康教育是基础。这五方面不可割裂,更不能互相取代。职校“法律基础课”,既是一门法律知识课,又是一门德育基础课,它在给学生传授法律知识的同时,也发挥着独特的德育功能:  相似文献   

14.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教育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分析德育与中学思想政治课教育的相互关系,指出思想政治课德育建设当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得出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是当今学校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和重要载体,发挥好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德育功能,是不断提高新时期公民道德素质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5.
加强和改进北京市中小学各学科德育,落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新课程背景下解决中小学教学中德育首位与德育无位现象的重要举措与重要途径,更是唤起全体教师学科德育意识、增强学科德育实施能力的教学研究成果. 厘清学科德育的几个问题 1.关于课程德育与学科德育的范畴 课程德育是指教育行政部门根据社会需要和学生实际,通过各类课程有目标、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以及法制教育,包括地方和校本课程和学科德育.课程德育在教学目标上,不是简单地传授某一方面的知识或知识体系,它的目标在于价值观念的建立、态度的改变以及正确的道德信念和行为方式的形成;在教学内容上,是依据社会需要和学生思想实际,内容要求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而不是依据学科知识体系本身的逻辑顺序;在教学方法上,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6.
高校开设的思想政治教育课是德育的主渠道.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要把德育放在首位”.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挑战,应该采取哪些有效举措来确保“德育首位”的落实和德育目标的实现,使人才培养上质量、水水平.这是目前高校所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一、具有高级职称的党务政工干部,应担当都分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学任务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质量的高低,关健在于教师的自身素贫.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师资力量较弱.有的高校还让上一些阅历很浅、专业功底不厚,教学经验不足的政治辅导员做思想政治教育课的主讲教师.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大学生在思想、道德、心理等方面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等特征,这对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从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武器、科学文化知识教育的德育功能、“学生党员班主任“创新管理模式等方面探索了新形势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什么是德育?从字源上分析:“德”,心地正直,人人为之;“育”,养子使作善也.在古代,“教育”一词主要是指德育.现在,德育就是学校中主要以培养学生政治思想,道德品质为目的的教育.实际上,德育是政治思想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心理教育和行为习惯训练的总和,广义的德育应包括政治理论教育、世界观人生观教育、道德法制教育、个性心理素质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等一切教育活动.再者,德育从内涵上分析,即道德教育;从外延上分析:①政治态度,②思想观念,③个性心理品质,④世界观,⑤自我教育等德育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完成学校基本任务的根本保证,并居于首位,它与智育、体育、美育与劳动教育有密切联系,德育寓于智、体、美、劳诸育之中,德育有赖于各种知识作载体来使之实现,锻炼身体需要动力、意志力和纪律性,德育同样含有浓厚的美学因素,所以离开智体美劳的德育是不存在的.因此,德育对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一、政治思想品德素质素质教育的首要内容是德育。历史课中的德育包括爱国主义教育、国情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国际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等内容。因为每一节课都有德育因素,所以历史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中德育因素,从具体史实出发,通过具体的历史知识教育来完成德育的任务,实现历史知识教学与德育的互相渗透。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历史叙述法应当始终用丰富的鲜明生动的事实来揭示政治思想和道德思想。”以1929年~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为例,可确…  相似文献   

20.
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全面详细地了解我国的一些政治策略,掌握一些相关的知识和能力,另一方面是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来培养学生的素质和道德,让学生形成高尚的、健康的道德素质能力,从而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众多教学科目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德育能力,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有着明显且有效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教育工作者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看成是培养学生德育能力的重要阵地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