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杨 《四川教育》2008,(4):32-32
分管教学的副校长认真是出了名的,每一个细节她都能注意到。本期家长开放日活动前,我把自己准备的教案拿给她看,征询她的意见。她认真看了后,开口就问:“在你的教案中有这样一个细节,当播放完一段风的影片后,你给学生准备了一个问题:你们觉得风轻柔吗?我想问你,你认为学生会怎样回答?”  相似文献   

2.
教案不能统治课堂,这是我教学《放弃射门》一课最强烈的感受。在我的教案中,这节课是这样设计的:以“福勒放弃射门,你认为他这样做对吗”为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学生会持两种意见。然后让持相同意见的同学为一组,双方进行辩论。各方都要从课文中找出支持本方观点的论据,驳倒对方。可是在课堂上,我的问题刚一出口,全班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对。”我有些慌神了,就进一步问:“想好了再回答我,你认为福勒放弃射门,对吗?”学生好像故意和我作对似的,依旧不约而同地回答:“对。”备好的教案不能用了,我不禁责备自己,怎么没想到学生会持同一种答案呢…  相似文献   

3.
<正>一次,教研员听我上三年级《北大荒的秋天》,抛出问题"北大荒的秋天美在哪些地方"后,有学生回答:"美在天空。"我正准备请另一个学生接下去回答我需要的答案"小河"还有"原野"的时候,教研员礼貌地打断了我,走到那位学生身边,微笑着说:"你回答得不错,你能把描写天空美的地方给我们读一读吗?让其他同学也从你的朗读中体会到北大荒天空的美。"于是,这个学生很高兴也很大声地朗读了课文第二自然段。他一读完,就有几个学生举起手来,他们是  相似文献   

4.
批语要具体     
在一个学校里,看到了一些作文本,有好几处的眉批或总批里,都有“语句不通”这类的话。我问一个学生:“老师给你批上‘语句不通’,你知道为什么不通吗?”回答说:“不知道。”我又问:“你打算怎么样去改正呢?”他认乎其真地说:“我以后就不写这句呗!”听了学生这样回答,我不禁想到:老师的批语这样笼统,对学生会有多大的指导作用? 我有这样的想法。一则对学生有指导作用的批语,一般应该达到以下三个要求:(一)要具体指出学生的  相似文献   

5.
有一天,一个老师和他的学生躺在大树下,他们的旁边有一大片草地。忽然,学生问老师一个问题。学生问:“老师,我想请教,如何才能找到知己?你能告诉我吗?”老师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回答,“嗯,这是个既简单又难回答的问题。”学生困惑地说:“是吗?”老师说:“看,那边有一大片绿草地,请你径直走过那片绿地,在路上,你给我找一棵葱翠的青草来,但不要在回头时找,记住只要一棵。”学生回答:“好的,我马上回来。”然后他就走向草地。过了一段时间,学生回来了。老师问:“我怎么没看见你拿着青草?”学生回答:“在我经过的路上,我发现了一些很美的青草,不过…  相似文献   

6.
理想,决定你成为什么样的人。有一天,上帝造了三个人。他问第一个人:“到了人世间,你准备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第一个人回答说:“我要充分利用生命去创造。”上帝又问第二个人:“到了人世间,你准备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第二个人回答说:“我要充分利用生命去享受。”  相似文献   

7.
1993年秋天的一个星期六的下午,我急匆匆地回到家,准备把我们家院子里的一些必须做的工作处理掉。当我正在打扫院子里的落叶时,我那五岁的儿子尼克走过来,拉了拉我的裤腿。“爸爸,我需要你帮我写一个牌子,”他说。“现在不行,尼克,我正忙着呢,”我这样回答。“可是,我需要一个牌子,”他坚持说。“干什么用的牌子,尼克?”我问。“我打算把我的一些石头卖掉,”他回答。  相似文献   

8.
“今年过年不收礼,收礼只收老母鸡。”黄鼠狼带着一份礼物,哼着歌去给老母鸡拜年。“丁冬,丁冬丁冬”门铃响了。“谁呀?”老母鸡问。“我呀!”黄鼠狼回答。“你是谁呀?”老母鸡问。黄鼠狼回答“:我是黄鼠狼呀!”老母鸡问:“你来干嘛呀?”黄鼠狼回答:“我来给你送礼呀!”老母鸡问:“你干嘛要给我送礼?”黄鼠狼(晕倒又站起来)哭笑不得,说:“今年过年流行人人送礼呀!”他边说边想,唉!今年送礼怎么都这样麻烦呀!老母鸡打开门,说:“哎呀,是黄鼠狼先生呀!大雪天还给我送礼,我真是太太太……(省略50个字)激动了,太太太……(省略100个字)高兴了,太太…  相似文献   

9.
课外功夫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一书提及一位老教师备课的事,很发人深思。事情是这样的:有一位老教师上了一堂出色的公开课,博得听课者的热烈赞扬。课后,有人问老教师:“您花了多少时间备这节课?”回答是:“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不过,直接准备只用了十五分钟。”这位老教师的回答道出了他与众不同的备课经验。他所说的“准备了一辈子”,并非说为了上这一节课,要用一辈于的时间来备课、写这节课的教案;而是说,教师平日在读书、接触学生、了解自然界和社会的过程中,要不断丰富知  相似文献   

10.
翟运胜 《山东教育》2004,(16):62-63
[案例1]一位教师在教学一年级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中“8的分合”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有8个苹果,在母亲节的时候,你准备怎样分这8个苹果呢?”生1:“母亲节到了,我准备把这8个苹果,给妈妈4个,我留4个。”“你为什么这样分呢?”教师问。生1:“我4个苹果,妈妈4个,一样多,这样谁也不吃亏。”教师未做任何评价。生2:“母亲节到了,我给妈妈5个苹果,我留3个。”“你为什么这样分呢?”教师微笑地又问。生2:“妈妈这么辛苦,在母亲节里应该多给她一些。”“你真是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教师热情地表扬了他。其他学生纷纷举手回答,要把8个苹果…  相似文献   

11.
早上,猛猛的爸爸拉着猛猛来找我:“陈老师,猛猛的长命锁是不是你收了?”我还没反应过来,他又说:“猛猛说,昨天上课时,他玩长命锁被陈老师收了。”我心里挺纳闷:“是不是另一个陈老师收的?”“不是,是你收的。”猛猛一口咬定,我又仔细问:“是什么时候收的?”“昨天上课的时  相似文献   

12.
这是一个真实的事件。学校运动会过后,发现一个学生站着上课,我惊奇地问他:“谁让你站着上课?”学生回答:“没人。”我又问他:“那你为什么不坐?”他说:“凳子没了。”我就问他丢的原因,他说,在开运动会的时候,凳子不见了,他以为别人已替他搬回了教室,于是他也没管(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又没有交代给具体的人)。我接着问他到别的班级找没找,他说:“没有。”“为什么?”“不知道怎么找?!”一个十六七岁的学生竟然不知道怎么找凳子?一不主动去找,二不告诉老师,宁愿自己站着听课。而这样的现象居然比较普遍,引人深思的同时,也在思考如何帮助学生改掉过分依赖别人、处处被动的坏习惯,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呢?  相似文献   

13.
教育文摘     
不要错过芳草◇田语编译有一天,一个老师和他的学生躺在大树下,他们的旁边有一大片草地。忽然,学生问老师一个问题。学生问:“老师,我想请教,如何才能找到自己的知己?你能告诉我吗?”老师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回答:“嗯,这是个既简单又难回答的问题。”学生困惑地说:“是吗?”老师说:“看,那边有一大片绿草地,请你径直走过那片绿地,在路上,你给我找一棵葱翠的青草来,但不要在回头时找,记住只要一棵。”学生回答:“好的,马上回来。”然后他就走向草地。过了一段时间,学生回来了。老师问:“我怎么没看见你拿着青草?”学生回答:“在我经过的路上,…  相似文献   

14.
<正>一、对准备教案的认识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教了30多年课的教师上了一堂精采的观摩课。课后有人问他:"您花了多少时间准备了这堂课?"他笑着回答:"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其实,现场准备只花了15分钟。"为此,我们还是要先解决对准备教案的认识问题。  相似文献   

15.
早在六十年代初期,语言学家王力同志就指出:“‘咬文嚼字’,原是用于贬义的,但是我想把它用于褒义,在语文教学中,应当咬文嚼字,要一字不苟地讲给学生听。为什么学生会写错别字,会念错别字,会用词不当呢?主要是由于不肯咬文嚼字,而老师们也很少引导他们去咬文嚼字……”(原载一九六一年十二月四日《文汇报》)怎样引导学生咬文嚼字呢?我在教学实践中归纳了以下几点。(一)讲清词素,建字推敲。我曾问一个学生:“‘优异’怎样解释?”他回答说:“很优良,非常优良。”我又问:“‘奇异’怎样解释?”他回答说:“很奇怪,非常奇  相似文献   

16.
乞丐的想法     
上帝想改变一个乞丐的命运,就化作一个老翁前来点化他。他问乞丐:“假如我给你1000元钱,你如何用它?”乞丐回答说:“这太好了,我就可以买一部手机呀!”上帝不解,问他为什么。“我可以用手机同城市的各个地区联系,哪里人多我就可以到哪里去乞讨。”乞丐回答说。上帝很失望,又问:  相似文献   

17.
幽默     
买球一个吝啬出了名的人,到商店里给儿子买乒乓球。他一连挑了十几个都不满意。售货员惊奇地问:“先生,你要挑什么样的?”那人回答说:“花钱买东西嘛,我当然要挑个大点的!”鼠的寿命“你说,老鼠的寿命有多长?”老师问。  相似文献   

18.
毛主席教导我们,不打无准备的仗。因此,我在向学生提问之前,总要想一想学生能不能回答这个问题。不能回答,宁可不提,先出个准备题,让学生想想,等他们具备了条件后再来。如《金色的鱼钩》一课中有一句,“这个碗好像有千万斤重”,本来想直接问,为什么这个碗好像有千万斤重?后来一想,觉得这样问显得突兀,就用了一个准备题:你见过千万斤重的碗吗?学生说没有。接着再问:为什么小梁觉得这个碗有千万斤重呢?这样,学生就容易回答了。  相似文献   

19.
一天,我像往常一样来到教室,准备通过点名把学生叫到跟前当面批改作业。这时,前排一个平常不爱讲话,学习成绩较差的男生走到我的面前,轻声对我说:“老师,您可以先给我批改作业吗?”我说:“可以呀!”他红着脸,用低得只有我能听得见的声音怯怯地说:“老师,给个‘优’吧!”我抬起头来,惊讶地看着他,问道:“为什么要老师给你批个‘优’呢?”他腼腆地回答说:“我每次写作  相似文献   

20.
幽默甜甜果     
●单数和复数数学老师问杰克:“你现在理解了什么是单数和复数吗?”“理解了。”杰克回答。“那么一条裤子是单数还是复数呢?”老师又问。“很简单,”杰克回答,“上面是单数,下面是复数。”●没穿木拖鞋约翰爸爸给他买了一只花猫,他非常喜欢。约翰也常抱着它到教室里,和同学们一起玩。一天,动物课老师问他:“猫走路的时候,为什么不发出声音呢?”约翰立刻回答:“这不明摆着吗?猫又没有穿木拖鞋。”●龙龙买瓜人们都说龙龙这孩子聪明,在他刚满7岁的那年秋天,自己上瓜地去买瓜,挑了一个又大又好的瓜问价钱。“那要五角钱。”卖瓜人说。“我现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