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姜颖 《上海教育》2013,(4):176-176
我们要在实践中寻找,在体验中形成适合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少先队活动评价机制,让孩子们在少先队活动评价中增长知识、提升自我、发展个性。少先队活动是培养广大少年儿童德、智、体全面发展必不可缺的一项内容,是以少先队员为主体,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群体性活动。少先队活动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少年儿童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发展。因此,正确评价少先队活动,可以提高少先队活动的水平和质量,促进少先队员的健康成长和少先队集体的建设,实现少先队教育培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准格尔旗实验小学现有少先队员2248名,少先队员是中国共产党创立和领导的少年儿童的群众性组织,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实有效地开展少先队活动,是保证队员健康成长的有力措施和有效途径,我校少先队活动深入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以求把少先队员培养成为合格的共产主义接班人。  相似文献   

3.
少先队活动是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阶段一至八年级全体少先队员必修的活动课,每周一课时。少先队活动课程资源库的开发,就是整合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作品和产品,以多种形式展现给少先队员和辅导员,让其在开展少先队活动时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4.
学校开展形形色色的少先队活动,不但培养了少先队员各方面的能力,而且也培养了少先队员的参与意识。少先队活动激发了少先队员们乐观向上的态度,培养了他们积极进取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道德品质,使每个少先队员得到健康快乐、自主和谐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自卑感是一种消极的自我评价或自我意识,是个人认为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他人而产生的消极情感。它会影响我们正常的学习、生活、工作,甚至会危害身体健康。现今的少先队员中,由于自卑而缺乏自信,从而阻碍交往,影响心理健康发展的现象较为常见。作为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少先队工作渗透在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围绕着所有的少年儿童。我们要责无旁贷地关注每一个少先队员的心理状况,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帮助队员们克服自卑感,树立自信心,促进心理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基础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是发展的规律,是时代的选择。少先队组织是中国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实践育人是少先队的优良传统和基本途径。全国第四次少代会明确提出了体验教育这一崭新的课题,成为少先队教育的新发展。近年来,河南省洛阳市实验小学以开展探究性体验教育活动为载体,努力构建少年儿童思想教育的新模式,促进了少先队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发挥了少先队组织在学校素质教育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一、家庭生活:体验教育的重要领域家庭是步入社会的起点,是少先队员生活的又一领域。少先队员在家庭中开展体验教育活动,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加强亲子两代的相互沟通,使少先队员们更加孝敬父母,热爱生活。  相似文献   

7.
燕华  燕萍 《天津教育》2002,(7):39-40
第四次全国少代会工作报告提出:"少先队实施素质教育的工作重点,是要切实加强少年儿童思想品德教育,大力培养少年儿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着重组织少年儿童在实践中体验."可见,引导少年儿童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获得体验,并启发和培养队员在实践中的创新精神尤为重要.引导少年儿童在实践中体验是少先队重要的教育思想,必须体现在少先队开展的各项教育活动中,注重突出和强调体验的环节,使少先队教育活动的目标在少先队员的主动参与下实现,并内化为自身的道德品质和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8.
少先队是少年儿童成长的第一粒组织扣子,是少先队员入队入团入党的第一个组织阶梯。强化少先队员的光荣感是深化少先队建设的重要举措。在全童入队的背景下,强化少先队员的光荣感需社会、学校、个人共同发力,创新开展少先队活动,释放少先队组织的魅力,发挥少先队独特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9.
少先队社区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补充,是少先队员成长的需要,是促进少年儿童个性全面发展的助推剂。随着时代的发展,少先队活动的社会化将成为新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少先队活动课程是以少先队组织为载体,以少先队活动为途径,以少年儿童的生活经验为教育基础,以少年儿童在组织中的自我教育为基本动力,以促进少先队员的思想意识培养和基本素质养成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相似文献   

11.
潘琳 《亚太教育》2019,(8):39-39
小学少先队活动的开展对于少先队员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一定的意义。通过对少先队员有意识的培养,可以提高少先队员的社会责任感和安全防范意识,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国民综合素质的有效提高。本文阐述了小学少先队活动的一些开展策略,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少先队员的爱国意识和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12.
少先队是少年儿童的组织,是对少年儿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阵地之一,它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进行思想教育的。那么,在少先队活动中,如何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呢?笔者认为应该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一、计划性原则。我们在开展少先队活动时,不仅要做到每次活动有计划、有组织,而且还应该  相似文献   

13.
季琴芬 《成才之路》2014,(28):26-27
《少先队活动课指导纲要》指出,要增强少年儿童的审美意识,"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等是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少先队组织要有效地融合于学校课程改革之中,在少先队活动课程开展艺术教育活动,通过走班活动、挖掘资源、德美结合等方式打造少先队艺术活动课程,提升少先队员的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14.
许莉 《成才之路》2023,(10):37-40
少先队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部分,是引领广大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重要活动。“双减”政策的实施为少先队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充足的时间保障,也给予每一位少先队员公平参与的机会。学校少先队各级组织应结合“双减”精神,积极转变观念,充分利用当地文化资源,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功能,突出实效,突出实践,打造突出亮点和特色的少先队品牌活动。  相似文献   

15.
杨湾 《中国德育》2017,(21):21-24
少先队仪式教育是少先队组织以少先队仪式为载体,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少先队员的思想意识施加影响,帮助少年儿童实现政治社会化的活动。但在现实操演中,少先队工作者们多注重仪式形式美、程序美的展示,而忽略了少先队仪式真正的政治教育价值。少先队仪式应从政治知识、政治情感、政治态度、政治行为这四个方面对少先队员进行教育,帮助少先队员逐步实现政治社会化。  相似文献   

16.
对开展体验教育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体验教育活动,必须努力贴近时代脉搏,引导少先队员投入到社会生活之中去.在活动过程中,必须遵循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确立少年儿童在少先队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使他们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和各行各业的广泛体验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7.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将会肩负起建设社会主义中国的伟大任务。少先队教育是将少年儿童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政治正确、全面发展的合格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有效途径。辅导员在开展少先队活动课程实践的课程中,应注意到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做到尊重天性,寓教于乐,以玩促学,玩出名堂。使少先队活动课程更加高效,使少年儿童在党的指导下健康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18.
关注少年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培养健全人格,既是少先队教育本身的任务和必然要求,也是少先队适应时代发展的趋势,确保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的需要。因此,在贯穿《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的两条主线中,一条是发挥少先队的优势,开展少先队教育活动,提高少先队员综合素质,另一条就是关注少年儿童身心健康,培养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19.
学校的主体是学生,小学生的教育离不开少先队组织,但与城区学校相比,农村学校的少先队工作存在着活动场所不全、经费投入不足、队员素质不高、信息来源滞后等诸多问题。随着课程改革的展开,新课程标准要求少先队组织必须以切实加强少先队员的思想品德教育、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基础,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它既为我们的少先队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为我们少先队创造性地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当然也要求农村的少先队辅导员必须与时俱进,认真学习新的活动方法、新的活动思路,认真策划新的活动方案,让少先队组织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有利于少先队员的茁壮成长,有利于少先队员的全面发展,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的旗帜作用,使少先队员喜欢少先队组织,并从中获得锻炼、成长。那么,农村学校的少先队工作如何适应时代的需要,开展少先队员喜爱的朴素而有效的活动呢?  相似文献   

20.
少先队活动主要在于培养少先队员的思想意识,提高少先队组织的生命力和有效性,少先队组织应始终高举快乐的大旗,寓教于乐,寓动于乐,努力把少先队组织建设成少先队员快乐的家园。本文通过对少先队活动实施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愉快教育理念提出改进策略,促进少先队活动更好发展,更好完成少先队的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